鲁肃,始终给东吴的稳定贡献力量,为何会有某些著作低估他呢

现今如日中天 2024-09-11 11:50:44

某些历史性质的小说,为了哗众取宠、吸引观众眼球,往往会偏离一些历史事实、歪曲某些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鲁肃,就是这样一位被后世著作边缘化或低估了的智者。

鲁肃画像

事实真相是:鲁肃曾以其深远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以及对东吴政权坚定不移的忠诚,默默地为东吴的稳定与发展贡献着不可磨灭的力量。本文就来佐证这一事实。

一、初露锋芒:识时务者为俊杰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出身巨富之家,性格豪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他深受周边乡民拥戴。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还在为袁术做事,他接到筹集军粮的指令后,听闻鲁肃之名,便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

周瑜剧照

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于是主动与他相交,两人从此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两人一见如故,共论天下大势,鲁肃的见解往往让周瑜赞叹不已。当孙权初掌江东,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周瑜力荐鲁肃,称其“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是辅佐江东的不二人选。

鲁肃初见孙权,便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他深刻分析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实力对比,预测了北方局势的走向,并指出江东应趁北方混战之际,稳固基业,徐图发展,最终成就帝业。

这一策略不仅为孙权指明了方向,也奠定了东吴日后三分天下的基础。鲁肃“榻上策”出台的时间早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内容与见解,不仅展现了他对时局的精准把握,更彰显了他作为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孙权剧照

二、联刘抗曹:赤壁之战的幕后推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决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役中,鲁肃不仅是促成孙刘联盟的关键人物,更是整个战略部署的重要参与者。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江东内部主战、主和之声不绝于耳,鲁肃力排众议,坚持联刘抗曹,他深知仅凭江东之力难以抗衡曹操,唯有联合刘备,方能有一线生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促成了孙刘两家的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在赤壁之战的筹备阶段,鲁肃不仅积极参与了战船的改造、水军的训练等具体事务,还多次与周瑜、诸葛亮等人商讨作战策略,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没有鲁肃的坚持与努力,就没有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就没有后来东吴的稳固与发展。

鲁肃与诸葛亮影视形象

三、力主和谈:维护东吴和平的智者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暂时退出荆州,刘备趁机占据荆州大部,东吴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此时,鲁肃再次展现出他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力主与刘备保持和谈,共同对抗曹操。他深知,东吴与刘备之间虽有利益冲突,但更大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只有保持联盟的稳定,才能确保江东的安宁与发展。

在鲁肃的努力下,东吴与刘备之间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上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持,为东吴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也为孙权日后称帝奠定了基础。而鲁肃本人,也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孙权及江东士民的尊敬与爱戴。

如成语故事“单刀赴会”,大多数人只佩服其中的关羽勇敢、威力无比,却忽略了此次赴会其实是由鲁肃提出来的,而且在鲁肃的精心筹划与组织下,最终会议的效果,也实现了双方继续维持联盟的初衷。

四、忠诚不渝:始终为东吴的稳定贡献力量

鲁肃的一生,是忠诚于东吴、致力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一生。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更在政治上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不计个人得失,为东吴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忠诚与奉献,不仅赢得了孙权的信任与重用,也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与怀念。

然而,在某些历史著作中,鲁肃的形象却被有意无意地低估或边缘化。这或许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没有像关羽、张飞那样英勇善战;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般的机智勇敢;或许是因为他在政治斗争中不够狠辣决绝,从而给人以软弱、过分稳重的印象。但正是这份看似“平庸”的忠诚与智慧,让鲁肃在三国历史中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记。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智者,不在于一时的显赫与张扬,而在于能否对国家和民族的突出贡献与不朽功勋。

综上所述,鲁肃作为东吴的重要谋士和政治家,以其深远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以及对东吴政权坚定不移的忠诚,为东吴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他不平凡的一生,是忠诚与智慧并重的典范,也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榜样。

鲁肃剧照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0 阅读:4

现今如日中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