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内心五味杂陈

聊聊历史 2023-10-05 08:40:54

1859年,陈玉成册封英王,李秀成心灰意冷,因为他什么也得不到,内心五味杂陈。李秀成不能封王,这是天王的策略,却让李秀成、陈玉成陷入纷争,双雄明争暗斗。

罗大纲夺取永安,太平军在这里停留9个月,并招收附近民众。陈玉成、李秀成都在这个时候参军,开始并肩作战。

李秀成、陈玉成都是广西藤县人,两家距离很近。根据李秀成自述:他们从小一起玩耍,友谊深厚,却未必可信。因为,李秀成比陈玉成大14岁,属于父亲辈人物,岂能一起玩耍呢?

从现有史料中,李秀成、陈玉成关系比较复杂,他们第一次有交集,应该是1856年的“五丞相东征”。

1856年,杨秀清为了打破“红单船”水师封锁,解除镇江之围,从安徽战场抽调兵马,以燕王秦日纲为主帅,带着李秀成、陈玉成、周胜坤、涂镇兴、陈仕章等“五丞相”东征。

“五丞相”是太平天国的后起之秀,也是杨秀清栽培对象。此次行动,他们不但解除了镇江之围,还连续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极盛时期。

对于这次合作,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陈玉成敬佩不已:“陈玉成少年锐气,独自驾驭孤舟,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冲破清军水师封锁,进入镇江与吴如孝汇合,商议破敌之策。”

“五丞相东征”不久,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等“首义五王”出局,陈玉成、李秀成则在丹阳、金坛前线与张国梁对峙,并未参与事变。

局势造英雄,“首义五王”时代结束了,李秀成、陈玉成崛起,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是天国的“双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清军。

桐城之战、浦口之战、江浦之战、三河之战,李秀成、陈玉成都是一起商议作战计划,密切配合,将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嗷嗷大叫。

友谊的小船,并未能持续多久,因为洪秀全的原因,李秀成、陈玉成之间出现了矛盾。两人暗中较劲,后则干脆自立山头,无法拧成一股绳,被清军各个击破。

1859年,洪秀全册封陈玉成为英王,负责安徽战场。李秀成得到消息,万念俱灰,心灰意冷,因为他啥也没有,失落感油然而生。

洪秀全册封陈玉成,是一种策略。这一年,洪仁玕来到南京,为立寸功,仅仅15天就受封为“干王”,众将非常不满意,尤其是陈玉成。

为了安抚众将,洪秀全打破“不再封王”的誓言,封陈玉成为英王。但是,李秀成却未能封王,仅仅是“合天义”,跟王爵没有可比性。

从战功上看,李秀成、陈玉成差不多,此时陈玉成稍微显赫一点,却不至于不封李秀成为王。要知道,李秀成是负责天京战场,拱卫京师,位置非常关键。

洪秀全赏赐不公,李秀成充满怨言,对陈玉成也有意见。陈玉成能封王,意味着可以招收更多兵马,得到更多资源;李秀成级别低,名义上被陈玉成管,他岂能受得了。

李秀成闷闷不乐,恰好他拉拢过来的薛之元又叛投清朝,把江浦献出去,天京北面门户洞开。如此,洪秀全更加恼火,不但严厉斥责李秀成,还封锁长江,不让他回京师。

李秀成的遭遇,连李昭寿都看不下去了。李昭寿,清朝名将,在太平军、捻军、清军之间来回改换门庭,名声非常差。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没兵可用,李秀成去皖北拉拢李昭寿,带来6万兵马。

李昭寿跟陈玉成关系不好,平时又不约束部下,经常出现扰民现象。陈玉成无法容忍李昭寿在安徽的做法,多次要处死他;李昭寿见势不妙,再次投奔清朝。

李秀成在浦口,抵御数万清军进攻,却没有粮草,因为洪秀全不给。李昭寿打抱不平,多次书信李秀成,说洪秀全并非王者,你应该早日认清局势,我可以作为担保人,让你荣华富贵。

李昭寿的书信被太平军截获,洪秀全更加恼火。但是,李秀成坚守城池,拒绝投降清朝,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如此,洪秀全才改变看法,又担心李秀成会投降清朝,便册封忠王,寓意“万古忠义”。

李秀成在自述中,对他受封忠王一事有详细说明,洪秀全是害怕他投降,才不得已而为之。与此同时,蒙得恩、林绍璋、洪仁发、洪仁达也封王,后面两位则是第二次封王,更加让李秀成不满意,他不愿与后面的人为伍。

陈玉成、李秀成册封王爵,中间隔了一年,这是洪秀全的策略。洪秀全希望陈玉成、李秀成能相互制衡,并出现矛盾,而不是团结一致,对自己构成挑战。

如果不是李昭寿、薛之元的原因,也许李秀成封王还要往后延迟。如此,李秀成与陈玉成出现了矛盾,李秀成不愿屈居陈玉成之下,便不断扩充兵马,经常暗中掰手腕。

安庆之战,李秀成坐视陈玉成败亡,而专心经营江浙,打造自己的基地。陈玉成败退庐州,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李秀成则第二次东征,也没想着去救援困守庐州的老乡。

陈玉成死后,李秀成虽说东征获胜,但孤掌难鸣,回天乏术。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李秀成被俘虏,太平天国灭亡。

9 阅读:1385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