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是一个小时前的你”、“我是一个小时后的你”类似表达开场后,你在不到一分钟的视频时长里,就能收获瞬间理解视频下的高赞评论:人居然无法共情几个小时前的自己,你甚至可以在抖音看见“自己霸凌自己”的魔幻世界,一个巴掌真能拍响、毕竟人都可以神奇和自己吵起来……
“和一小时前的自己对话”系列视频中的高赞评论
在这其中,有懊悔的情绪,还有事件想象与落地后的落差细节,主打的就是的想象丰满与现实骨感的赤裸对比。而在这种高度凝练的反差下的戏谑表达,引人发笑的同时,又令人深思:
和自己为何能够吵起来?因为自我和解真的是一件特别需要智慧和能量的事情,正如网友评价,“人时常因无法扇自己耳光而困扰”,人也时常因某一刻的表现反刍而厌恶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懊悔情绪里。
而“和一小时前的自己对话”系列视频,不过是“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写给十年前的自己”等自我和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媒介叙事之下,我们应该看到那份无法共情下的自我疗愈,更看见对比强烈下的戏剧化表达之外的情感释放。
一、自我疗愈的训练:从想象放大到生活细节人们常说,时间是一味良药。只要时间拉得足够长,很多事情就会慢慢沉淀为你此刻能量的一部分。然,这一表达中忽视了情绪冲突,以及其带来的心理防御机制影响。即人类对于情绪的敏感度与留存时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久远。
正因如此,心理上的自我疗愈中,才会有这样的解读:小时候妈妈打你的一个巴掌,成年后的你或许早已忘记,但那一巴掌给你带来的冲击与解读,或许是“也许不被爱”、“有条件的爱”、“要乖一点”,这样的条件反射,将在很长的时间段维持。而这,正是“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作用,让你一点点地从创伤应激中挣脱出来。
显然,相比于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刻度,“一个小时”、乃至于“几个小时”能够容纳产生影响和解读的事件很有限。因此,这种复杂场景下的情绪冲突,在“和一小时前的自己对话”主题下慢慢落地,不再是繁复无边的自我想象场景,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
比如,赶一趟车却没来得及,放假回家却遭遇高铁晚点,想要去游泳努力健身却发现自己根本起不来,上班前积极昂扬规划下班后的计划、却发现需要加班……诸如此类的“事与愿违”,凝结成了一个个自我抽离、事件再解读的情感表达。
在抖音平台搜索“和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对话”跳出的相关视频
只是,一如开头所言,“人甚至不能共情三个小时之前的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现实里的一地鸡毛的矛盾,在这类视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对比,不过是进一步证明,自我接纳是多么恒久的人生主题。
将想象的瑰丽,放置于极短时间里的生活琐事,那种或懊悔、或气不打一处来的情绪简单而直白,通过叙事过程中的情绪宣泄,与传播过程中的他人共鸣而慢慢消化。这种自我疗愈的共情之路,纵然少不了极具反差性的剧本设计,却也训练了个体面对想象破灭之事如何消化情绪、获得内心的自洽与平静。
二、时间秩序的转变:媒介呈现的不同焦点相比于童年阴影创伤机制形成的复杂,年中、年终总结回望的事件摘录则会清晰很多。事实上,相比于以年、月为时间节点的信息损耗,一小时、甚至一日之内发生的事情,常常会因为过分清晰而形成完成的场景细节。
正因如此,“和一小时前的自己对话”系列才能与短视频生态如此契合。视频天然具备着更丰富的人物表现力、较低的信息密度以及极具感染力的声音与画面优势。相比于用图片裁剪做一个人心路历程的表达,纵然有实感,却不如文字表达所承载的信息量与逻辑性,毕竟图片与视频素材在较长时间里的留存度有限。
如抖音博主“落魄张总”在“和一小时前的自己对话”这一主题下的表达,事件其实很简单:去谈合同忘记带合同,且因为预期过分美好而提前清空了购物车,“三个小时后的自己”对“三个小时前自己”的行为表示无语,有了那句“有你我能成功吗?”
抖音博主“落魄张总”39秒视频文案与截图
相比于其他情绪激烈、搞笑、无厘头乃至于吵得歇斯底里的视频,“与三个小时前的自己对话”的相对克制,看起来正常多了。正是这样的正常,反倒令人在这39秒的时间里,有了别样的感知:站在他人的视角来评价自己的行动,原来是这种感觉呀!
当你细细扒这一视频的细节,就能发现更有意思的细节:人是如何在预期美好之下开始得意的,虽然合同还没签、但已经确定必须要签了,所以可以先奖励自己“清空购物车”;人又是如何在得意满满中忽视项目推进的,咱已经想好了庆功宴、但不把焦点放在如何必须签下合同上;人又是如何在自我想象中满足、与现实中遭遇挫折心力交瘁中自如切换的,赚大钱就给员工整福利、这样的老板多么令人羡慕,然钱没赚到已经花出去了、“坐二路汽车都费劲”、我这老板可真落魄。
这样的细节,是一年这样长维度记录无法一一呈现的,也是文字媒介难以承载的场景、人物神态、声音等多种信息融入的语境勾勒。如,因视频媒介将“三个小时前的我”与“三个小时后的我”分割成交往互动的两方,他们同属于我本人,却也不仅仅是我,而是不同立场的我。
三个小时前的自己,满怀期待鼓舞士气,做的一些冲动选择,符合“我”的特点;三个小时后的自己,期待落空是因为合同忘带的重要事务,指责此前的自己做事不谨慎、冲动,也符合“我”此刻立场的需要。正是这种本质相同、立场不同且短时间内的时空交互,形成的巨大张力,产生了诙谐幽默感。而这种媒介呈现,恰恰是“给一年前的自己写一封信”难以实现的聚焦,时间拉长下场景细节无法完全复制描绘、只有大体如何的概述。
三、结语:戏谑之外的情感释放“和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对话”视频的有趣,就在于“过去自我立场”与“此刻自我立场”的在媒介场域中交织。这种交织,曾经是“写给未来/过去自己的”书信,是给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发心情,是朋友圈“仅自己可见”的动态……但这份交织,要想链接“此刻自我立场”需要等待岁月发酵,在未来某个时刻有了同样的心态,才会去回顾、反思,获得共情下的力量支持。
而“和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对话”视频并不需要,它将“过去自我立场”与“此刻自我立场”在一个小小的窗口中实现对话,一个表达、一个反馈。“霸凌自己”、“和自己吵起来”的感知,意味着这类表达像极了情绪宣泄,“你甚至无法共情几个小时前的自己”则声明了立场的差异、哪怕你们是同一个人,不同时空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阿曼达·拉格奎斯特的思考正在成为一种现实,“我们的传播文化既提供了新的生存预言,也为探索生存主题和生命的深刻性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对话的方式,从口语传播阶段只能与他人对话,到文字媒介阶段借用书信的形式、与过去/未来的自己对话,而今的视频乃至智媒时代,我们学会了自我交互,挖掘和探索“自我接纳”“观察情绪产生与消化”等生存主题。
可以说,“和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对话”的媒介呈现,有戏谑表达的风格,有情感释放的需要,更有传播文化在当代发展延展的全新生命体验叙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拖鞋哥新传考研”(ID:XCKY01),作者: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