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身上有这四种表现,说明他在慢慢变自卑,请多关注他!

凌晨妈妈说说事 2024-03-15 06:39:19

有次跟朋友吃饭,她带着女儿一起,饭菜还没上来,孩子们在一起嬉笑打闹。生怕磕到谁,我起身查看,发现朋友家女儿缩在凳子上,直勾勾看着几个孩子一起玩,却没有上前。

“你不舒服吗?”

“没有,阿姨!”

“那怎么不加入进来,跟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

“不了,他们可能会不喜欢我。”

说着,下意识摸了一下手背,我发现那上面有个很大的疤痕,要盖住整个手背了。后来听朋友说,小时候带孩子不注意,让她自己摸到了热水壶,烫的,一直都有疤,想着等她长大一些,再去做美容 手 术。

我是有些诧异,疤痕虽然有些大,但应该不至于影响跟小伙伴一起玩。或许,她是被嘲笑过好多次,才这么胆怯吧?

疤痕,不在她的手上,在心里

自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一个自卑的人。从小就是,妈妈经常说我,什么事情做的不够好,都会挨训。即使考试得了第一名,也会说,别骄傲,下次不一定什么样。

即使现在成年,面对很多事情,我也是如此,经常会很敏感,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那不是严谨的表现,我深刻知道。

刚离开学校不久,我就在本地的一家贸易公司上班,连续上班一年多,还听说老板说要提拔我,一切都很顺利,那些自卑的情绪,好像也在慢慢消退,我似乎没刚进公司时那么怕了。

但有次跟一位工作伙伴交接事情,我生怕自己出了错,全身的神经都绷紧了,一字一句的跟她说着。忽然,她眉头紧锁,问我:“那这个问题呢?你确定看清楚了吗?”

我看都没看她在说什么,直接站起来情绪激动得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觉得我不行?我没你懂得多是吗?”

一边说,眼泪也跟着下来了。同事被我吓到了,赶紧倒杯咖啡,让我停下来休息下,并连连道歉。

我知道,自卑的情绪出来了。我自己的问题,是我不够自信,没办法接受哪怕一丁点的异议。

和上文中的小女孩一样,疤痕并不是在手上,在她的心里。我也一样,心底的自卑,即使躲在角落里,也会有这样的悲观,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自卑孩子的四种表现,对照看看吧!

阿德勒曾说:婴儿从刚出生开始,就是弱小无助的,他们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他们意识到父母力量的强大。

很多孩子的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和父母有很大关系。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显现。

表现一:喜欢跟别人比较

当发现别人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就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觉得:“怎么回事?我怎么这么差劲?”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比赛,或者同伴之间的游戏,都可能让他们内心纠结无比,甚至产生抑郁的情绪。

还有的父母,喜欢拿“别人家孩子”跟自己的娃做对比,把“别人家孩子”挂嘴边。孩子一旦成绩有下滑,或者出了点差错,就会抓住狠狠的训斥。导致孩子的好胜心越来越强烈,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内心就不平衡,觉得自己“很差”。

心理学家认为,有比较行为的孩子,往往很自卑,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需要外界的“成绩”来获取别人的认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表现二:总觉得自己“不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很优秀,但却总爱说“我不行”。有些可能是谦虚的说辞,更多是自卑的表现。比如《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明明长的好看,乖巧懂事,还是学霸,但却总爱说:“我真的什么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错误。”

即使有男生喜欢她,她也断然否决,认为自己没什么可喜欢的,也不优秀。把自己禁锢起来,不允许别人靠近。

这背后,和父母有关系。齐明月的妈妈对她很严格,甚至有人说齐明月是“分数控”,考了第二还想要第一。是啊,考第二回家就会被质问,为什么没考第一?即使跟妈妈出门点菜,都会被嫌弃,你只会点“老三样”。

父母的极力否定下,孩子也会有“我不行”的强烈自卑感。我也是这样,在妈妈的教育下,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中考拿到了全校第五的成绩,回家也是被妈妈一句“才第五啊”顶了回去。

表现三:乖巧懂事,让人心疼

有次带Tim去超市买东西,他看上了一个乐高,在货架前徘徊了很久。我问他是很想要吗?他摇了摇头,说爸爸不让买这么贵的,我一点都不喜欢。挤出来一点微笑,就转身离开了。

晚上跟娃爹说了这件事,第二天他去超市买了回来,并跟Tim道歉。两个人商议,接下来的一个月,不买玩具了,因为这个乐高,就够玩好一阵子了。

其实,那晚我只是跟娃爹讲了,我小时候跟妈妈上街,想买花裙子,却被妈妈斥责:“才多大,就喜欢臭美?”

那以后,我再也没穿过裙子的故事。娃爹联想到白天发生的事情,才有了第二天的做法。

心理学家认为,讨好型人格,往往源于童年的创伤。

我是如此,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能力范围内,给孩子足够的爱,是每位家长,都该做到的。孩子,不必太懂事,他只是孩子,该有这个年纪的样子。

李瑞雪老师说过,3-6岁是儿童安全感的形成阶段,此时给予足够的爱和陪伴,能满足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需求。

表现四:敏感、多疑

性格敏感,看起来好像是性格的问题。但事实上,心理学有个词叫“高敏感”,说的是人的感受能力强,能敏锐的感受到,身边人的情绪,并跟自己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我说错了话?是不是我哪里不对?)

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迅速陷入自卑的情绪旋涡里,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使委曲求全,也希望别人能开心。

从不喝啤酒,朋友聚会喝的烂醉;从小恐高,跟朋友走玻璃栈道。这些都是我做过的事情,因为希望身边人都满意,都开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凌晨妈妈来叨叨:

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评论区骂声一片,大家觉得我太片面。而这篇文章,又是针对母婴关系、儿童心理成长的话题。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继续在评论区开战。但我想说:“被父母用爱滋养的孩子,一生都可以远离自卑的魔障,请每位家长多‘看见’你身边的孩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30

凌晨妈妈说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