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OYO
编辑 | 子木
春日短暂,芳菲已尽,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告别春日,迎来的初夏,又是繁茂有力的新生活的开始。
初夏,布满生机与明亮,目光所及,都是热烈的生命气息:
花有牡丹、蔷薇;果有樱桃、梅子;景有雨打芭蕉、浮翠新荷、扇里麦香、槐香暗渡,青草池塘处处鸣蛙……
五月初夏的风光,再好不过,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所有的美好都在悄然酝酿中。
在这个时节,万物已经没了在春天刚萌生时的婉约,也还没有到秋天收获后的萧瑟,更没有寒冬里需要躲藏的冷峻。
夏虫初鸣忙栽秧,槐花新绽柳成荫,阳光与热闹交织的夏天一点点来到了眼前。
夏日的清风拂过,绿意隆盛,蛙声蝉鸣,绿肥红瘦,伴着麦香,伴着莺鸣,是这般的缤纷着绚丽,灿烂着热情。
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向来被认为是世间万物蓄满能量、即将加速生长的季节。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绿荫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
春天正在进行着一场华丽的谢幕,夏天的味道开始越发浓了,所以有些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
根据资料显示,“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在周代,身为一国之主的周天子需要亲自主持祭祀大礼,《礼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会举行迎夏仪式,南方民间还有用各种时令果蔬祭祀先祖的习俗。
嘉庆时期的《余杭县志》记载“立夏之日,以樱桃、新茶荐祖庙,杂以诸果各相馈遗,谓之立夏茶,乞邻麦为饭,云解疰夏之疾。”
立夏天方霁,熏风初夏长,闲情喜暂舒。
夏天是一个个性张扬、色彩斑斓的季节,绿阴铺野换新光,目光所及都是热烈的生命气息。
《清嘉录》中记载道:“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初夏是酸酸甜甜的,樱桃红,梅子青,枇杷黄,还有杏子、杨梅、芒果……五彩缤纷的夏果,彰显着生命最大的赤诚。
樱桃初醒,缀满枝头,果实殷红如玛瑙,酸甜滋味在心里流淌。“浅笑樱桃破,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青梅味酸而脆,以青梅入酒,是迎接夏天的绝好方式。
初夏饮青梅,人生快意时。饱满的梅子酸与酒甜香撩拨舌尖,小酌一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都染上了梅酒的香气。
满树枇杷在春风中孕育,在夏日下成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轻咬一下,满口生津,甘甜的滋味浸润入心中,于是便成了岁岁惦念的甜。
初夏,一个充满欢喜的时节,是经历过的春天最美的馈赠,和最好的答案。仿佛成了世上最好的等待,似乎是在盼望里长来的一份欣喜。
正如顾城的那首《初夏》:“所有早起的小女孩/都会到田野上去/去采春天留下的红樱桃/并且微笑”。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日子宛如也重新翻新了一般。
立夏,给予了天地一抹热意,也给予了万物生长的环境,让天地万物都充满了肆意生长的力量。
蓬勃的清新气息萦绕在鼻尖,荷塘里的尖尖小荷清新自然,雏蝉的鸣声也不觉烦躁。
步入初夏后,我们将进入长长的夏天,去看那些在春天错过的美景,去继续春天布下的耕耘和希望。
初夏的阳光拂过,风吹稻浪,蝉鸣于林,凉风拂面,萤虫掠野,蛙鸣宁夜,独看朗月……
夏天的风,抚过白日街头的光灿,裹着夜晚植物的芬芳,有着不为人知的心动。
好像所有的情绪都会在夏天的夜晚发酵,但晚风吹过又只剩下温柔。
凉凉的风飘动着裙摆顺风滑过,像巧克力般细腻,丝滑。只有远处的星星,近处的灯火,树叶的婆娑,霓虹路灯下的影子,和初夏宁静的夜晚相配。
世间有千万种精彩,比起春天的短暂,夏天更适合做一个长长的美梦。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
和娇弱难经风雨的春花相比,夏花绚丽而坚韧:既能受得住最热烈的阳光,又能经得起最狂暴的骤雨迎来丰硕的秋天。
所有的过程,都是在时光的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初夏的到来,不止是一个季节,它更像是一个隐喻,繁华中隐含着凋谢,也承载着欣欣向荣的梦想与希望。
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有些抛在了春天,有些珍藏至夏日。而在这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人才更容易活得热烈、活得自由。
只要胸中满怀激情地迎接过这个绚烂直白的人间,就胜过所有。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在盛夏的暖风中静待佳音。
光阴细碎,烟火流年,愿一切安好,不止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