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青衣谢虹雯,一嫁英年早逝杨宝森,44岁二嫁张君秋相伴终生

云端之上轻武 2024-12-09 19:37:13

梨园的春秋

1930年,谢虹雯降生于北京一个充斥着京剧梨园氛围的家庭。她的母亲,碧云霞,是那个时代闻名遐迩的坤旦,以其精湛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赢得了众多戏剧爱好者的心。

谢虹雯从小就跟随着母亲学习基本的京剧动作和唱腔。每当母亲练习,小小的谢虹雯便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尽管还小,她已能模仿出几分样子来。她的母亲也乐于教授她一些简单的手势和步伐,使得谢虹雯对京剧的热爱与日俱增。

家中还常常来往着各种戏剧人士,包括名角、戏剧评论家以及其他梨园子弟。这些人带来了关于京剧的各种话题和讨论,谢虹雯经常悄悄地坐在一旁,聆听这些大人们讨论角色的扮演、剧目的改编以及戏曲的未来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谢虹雯的戏曲技艺日渐成熟。她学会了坤旦的基本功,还开始尝试学习其他角色类型的表演技巧。每当母亲或是其他老师讲解新的技巧时,她都会认真听讲,之后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师从名家

16岁那年,谢虹雯决定停下学业,专心投入到京剧的学习中。当时,她的这个决定在家里引起了一些争论,尤其是父亲对她放弃学业有些担忧,但母亲碧云霞却非常支持她走上梨园之路。母亲亲自为她联系了王瑶卿先生,希望这位戏曲界的权威能为谢虹雯指点迷津。

初次见到王瑶卿时,谢虹雯显得有些拘谨,但很快被王先生和蔼的态度打消了紧张情绪。王瑶卿用他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对她说:“学戏,先学规矩。京剧不是喊嗓子,是做学问。”从那天起,谢虹雯开始了严格的学习过程。每天早晨,她都要跟着王瑶卿练习发声,先生还特别要求她在每次开嗓之前认真练习呼吸调控,反复调整气息,以确保嗓音纯净圆润。

在学艺的日子里,王瑶卿除了指导她的唱腔,还特别注重她身段和神态的训练。为了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他常常亲自上台示范,一步步讲解如何转身、如何定点,以及如何用最小的动作传递角色的情感。在这些训练中,谢虹雯展现出了极高的悟性,每次听完讲解后,她总能迅速做出标准的动作,让王先生露出满意的神情。

几年后,谢虹雯又有幸接触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母亲碧云霞的帮助下,她拜访了这位戏曲大家。第一次见到梅兰芳时,谢虹雯恭恭敬敬地磕了头,梅先生扶起她后仔细打量了一番,随后点头说道:“有戏曲人的样子。”梅兰芳接纳她为弟子,开始系统地指导她。

在跟随梅兰芳学习的日子里,谢虹雯的京剧功底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梅先生特别重视细节,他要求谢虹雯把每一个手势、眼神和步伐都练到极致。他经常对谢虹雯说:“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否则观众就会感到戏是假的。”

在这些学习过程中,谢虹雯深刻理解了京剧中的艺术处理方式。梅兰芳特别强调“以静制动”的表演理念,即演员的表演不一定要大开大合,而是需要通过细腻的动作和神态表达角色的内在情感。几年间,谢虹雯的进步非常明显,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台风,都有了质的飞跃。

宝华社的舞台

1949年,19岁的谢虹雯已经在梨园界小有名气。王瑶卿深知她的潜力,向当时京剧界的名家杨宝森推荐了她。不久之后,谢虹雯正式加入杨宝森领衔的“宝华社”,担任二牌旦角。

谢虹雯初到“宝华社”时,整个剧团的成员都对这位年轻的新旦角抱有好奇。杨宝森作为领衔主演,对她格外重视。在排练第一出戏《失空斩》时,杨宝森亲自指导她的台步和唱腔。他在排练场中向谢虹雯讲解如何通过细腻的表演表现出角色的矛盾心理,同时在唱腔中保持情绪的张力。谢虹雯认真地听取指导,并一遍遍地试演。她的声音甜美、扮相大方,很快得到了剧团其他成员的认可。

正式演出当天,谢虹雯的表现出乎众人意料。她的嗓音在剧场中清脆回荡,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她长期训练的扎实功底。当她与杨宝森同台时,谢虹雯的音色与杨宝森的浑厚男腔形成鲜明对比,完美地展现了剧目中的情感冲突。

“宝华社”中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幕后工作人员。在排练和演出间隙,谢虹雯经常向这些老师傅请教化妆、服饰搭配以及如何在舞台灯光下展现最好的状态。一次排练中,她因头饰重量过大导致动作不够灵活,后台的师傅为她调整了发髻,并重新设计了饰品的佩戴方式,使她的表演更加流畅。

在“宝华社”期间,谢虹雯与杨宝森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坐宫》《锁麟囊》等经典剧目。杨宝森作为团里的台柱子,常常在演出前与谢虹雯对戏,为她调整唱腔和台词的节奏。有一次,他们在演《锁麟囊》时,杨宝森特意增加了一段折子戏,为谢虹雯的角色增添了更多亮点。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谢虹雯的表演愈发成熟,观众对她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

人生的另一幕

1953年,谢虹雯与杨宝森的婚礼在戏曲圈内备受瞩目。杨宝森的朋友们纷纷到场祝贺,而谢虹雯的母亲碧云霞也亲自操办了许多婚礼细节,场面既温馨又热闹。婚后,谢虹雯搬进了杨家的宅院,与杨宝森的养女杨文蕙一起生活。

婚后,谢虹雯迅速融入了这个新家庭。虽然杨文蕙是杨宝森与前妻收养的女儿,但谢虹雯对她毫无隔阂。这种相处方式让她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邻里间都称赞谢虹雯是“贤妻良母”。

婚后不久,谢虹雯为杨宝森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杨珉。杨宝森在外演出时,谢虹雯既要照顾新生儿,又要兼顾杨文蕙的日常生活。每当杨宝森从外地演出回家,谢虹雯总会提前准备好家中一切,把杨文蕙和杨珉打理得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谢虹雯没有放下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家庭事务之余,她仍然坚持参与京剧的排练和演出。每次杨宝森演出时,她都会在台下仔细观察,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完善细节。

然而,这段幸福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1958年,杨宝森因病突然去世,年仅49岁。她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当时杨珉还不到四岁,而杨文蕙正值青春期,面对失去父亲的悲痛,谢虹雯尽可能安抚她的情绪,同时一手抚养年幼的儿子。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谢虹雯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她带着两个孩子努力生活,尽管压力重重,却从未放弃对家庭的责任。为了维持生活,她在各类京剧活动中继续登台演出,不仅要承受艺术上的挑战,还要兼顾家庭的琐事。

与张君秋的再婚

1966年后,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艺术家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天,碧云霞到珠市口的一家油盐店买东西时,意外看到了张君秋。他穿着简单,手里提着一个小袋子,正在柜台前结账。碧云霞仔细一看,那袋子里装的竟是几块咸菜。回到家中,碧云霞把这件事告诉了谢虹雯。听到后,谢虹雯放下手中的针线,立刻决定要去看看张君秋的情况。当天晚上,她们母女带着一些米面油和新鲜蔬菜,敲开了张君秋的家门。门开后,眼前的景象让她们大吃一惊:房间昏暗狭小,家具陈旧,屋角摆放着几个空米袋,炕上只有一张薄薄的棉被,显然生活非常拮据。

张君秋看到谢虹雯母女,赶忙请她们进屋。张君秋叹了一口气,提到母亲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平日里需要人照料,但自己实在有些力不从心。谢虹雯听后,第二天就再次登门,并提议将张君秋的母亲接到自己家旁边的红土店地下室居住,这样方便照顾。张君秋起初有些犹豫,但在谢虹雯的坚持下,同意了这件事。

几年后,张君秋的母亲在红土店地下室安详离世。谢虹雯和薛亚萍忙前忙后,为老人安排后事。葬礼那天,张君秋在亲友面前动情地说道:“是谢虹雯救了我母亲的命,也救了我这个人!”

1974年,经过人生的诸多波折,44岁的谢虹雯与54岁的张君秋步入婚姻。婚后,谢虹雯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她并没有因为婚姻放松对艺术的追求,而是与张君秋一起投入到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中。

他们积极参与录制“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这项工作旨在保存传统京剧的经典唱段和表演,让后人能够通过影像和音频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京剧艺术。在录制过程中,谢虹雯担任了许多幕后工作,包括策划和审校剧目内容。

晚年的谢虹雯更加专注于京剧艺术的研究与推广。每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她总是耐心解答,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她特别关注年轻人对京剧兴趣的培养,认为传统艺术需要通过代代相传才能焕发新的活力。2023年4月,谢虹雯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参考资料:[1]赵寻.张君秋的艺术道路——在欢迎张君秋同志访美载誉归来座谈会上的开场白[J].中国戏剧,1990,0(8):5-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