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去美国修铁路的百姓很惨?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不会同情他们了

小窦扯淡 2025-01-31 22:49:23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也不想背井离乡。

美国铁路的崛起,要从南北战争说起。

当年内战结束后,美国快速的从农业国家转变为了工业国家。

但是碍于交通的原因,整个国家并不能对棉花进行高效的运输。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于是,美国发展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就计划修筑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

蒸汽火车

修铁路首先得招人,本地人工资给的高,而且还不好管理。

于是美铁公司就想到了去招聘华工,一来成本低,二来华工有刻苦耐劳的优点。

终于在1869年5月10日,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正式通车了,

在此期间,数千名华工因各种疾病、工程事故、恶劣环境、种族仇杀而死亡。

那么读者可能想问了,当时百姓在家乡活活得好好的,干嘛冒着生命危险飘洋过海去一个未知的国度打工?

我想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也不想背井离乡。

华工

当时大清,正是内忧外患不断。

自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国门之后,周边的列强全都虎视眈眈。

本土的起义更是接连不断,太平天国更是消耗清朝大量的军力。

大清百姓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百姓的生活状况可以说简直是惨不忍睹,能吃饱饭都成了一种奢望。

所以在五邑地区的百姓听说美国铁路公司要招员工修铁路的消息,就立刻决定去美国了。

五邑地区:今广东省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

大清百姓

清朝末年的时候,一个普通百姓劳作一年的总收入大约是9两白银,这个维持温饱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知七品知县一年的养廉银有1200两白银左右,是年俸的将近27倍。

贪官和珅被抄家得八亿两白银。

上面收入对比,可见等级差距之大。

19世纪太平洋轮渡上的华工,船上拥挤简陋。

那些去美国修铁路的百姓,他们的平均工资每个月为33美元。

按照当时美元和白银的兑比,也就是说那些修铁路的百姓一个月就能拿到50两白银,一年也就差不多600两白银。

美国梦

正是这样在国内都吃不饱饭的百姓,在美国通过了自己辛苦努力,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回报。

还有一些更加聪明的华人,也是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真的是让人不禁感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 阅读:46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0

用户10xxx00

2025-02-02 07:02

大概每根枕木下铺的都是银子,不是我那苦难同胞的尸骨。

小窦扯淡

小窦扯淡

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