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责任居然在大清,只因其不遵守《南京条约》

小窦扯淡 2024-08-22 13:09:19

1840年,大清和英国在广东打了一仗,这一仗打的大清国颜面全无。

最后签订了那份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

没过多久,第二次鸦片战争就爆发了。

历史课本上也是简单的写道:“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但是实际上这其中有一个离谱的故事,且听小编慢慢讲来。

《南京条约》中有一条是这么个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南京条约

英国人也是根据这个条约的内容,表示要进驻广州。

但清朝的官员却一拖再拖,直接从1842年拖到了1857年。

上世纪广州

英国人表示对此强烈的不满,便伙着法国人去攻打天津的大沽口炮台。

咸丰皇帝一看,英法列强来势汹汹。

打又打不过,只好派出了议和团去谈判。

议和的过程也是相当顺利,毕竟都有前车之鉴了,无非还是割地赔款。

谈判

不过没过多久,大清就反悔了,被派去签字的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自然就成了替罪羊。

大清表示《天津条约》是大臣清政府桂良、花沙纳的个人决定,跟大清一点关系都没有。

英国人和法国人一看不行啊,你这怎么白纸黑字的都不认呢?

于是,英法联军便决定继续开打吧,很快天津就被占领了。

桂良

大清这个时候又想来议和了,但是英法联军这边吃一堑长一智,直接给拒绝了。

还是继续浩浩荡荡地朝着北京进发,大清也是毫无抵抗之力。

眼看着都城不保,大清又提出谈判了。

英法联军看大清这次是不想谈也得谈,那既然能谈就别打了,就派了39个人前去跟大清谈判。

圆明园

大清皇帝见到谈判的人,便命令他们下跪。

但是这群人也不傻,要跪也只跪英吉利国王,大清的皇帝凭什么跪?

也不知道咸丰是怎么想的,就直接把这39个人直接给扣了,当成了人质。

中国有句古话:“双方开战,不斩来使。”

大清完全反方向操作了一番,不仅斩了来使,还给这些使臣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罪名——叛国罪。

小编这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叛了哪个国?

圆明园

这39名人质也是下场凄惨,当英法联军来解救的时候,已经被杀了21个人。

并且里面有七名还是泰晤士报的记者,更甚至有几名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虐待。

包括肢解和酷刑,还有人直接被拉去喂狗了。

英法联军知道了这件事后也是怒不可遏,直接马不停蹄的攻击大清首都。

咸丰看着不对劲,只好暂时逃往河北。

大清版图

很快,英法联军很快就占领了北京城,然而京城里面的当权者早已经望风而逃,走得一干二净。

英法联军一见大清也是这个阵势,表示自己也不能白来一趟啊。

于是就开始在圆明园开始大肆抢劫,抢完之后干脆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咸丰

大清也从此在丧权辱国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0 阅读:85

小窦扯淡

简介: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