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治理最好最稳定,本最有希望统一天下,为何在三国中最早灭亡

江樵品史本人 2024-12-24 14:41:31

三国之中,蜀汉相对偏僻弱小一些,但在历来的史学家眼中,蜀国是三国中治理最好、最稳定的国家,因而也应该是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

可出人意料的是,蜀汉立国仅四十三年,偏偏是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对这个结果,连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王夫之也疑惑不解。

对蜀汉灭亡原因,人们有过诸多探讨。

其中包括国力说,认为蜀国先天不足,国力有限;北伐说,认为多年穷兵黩武,导致蜀国比魏吴更早衰败;后主昏庸说,认为刘禅无能,黄皓擅权,导致朝局失控;蜀中无人说,认为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后继无人。

归纳各方观点,就如尹韵公先生所说:“是政治、经济、外交、人力资源(主客矛盾)、人心变化等路线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我们不妨从内部着手,尝试梳理一下蜀汉内部的矛盾:

为何益州势力在初期诸如刘备入川、汉中之战等重大事件中会极力配合刘备集团?

而中期特别是刘备死后反抗却此起彼伏?

到了蜀汉末期益州投降势力为何能得以控制整个朝局,并竭尽全力要将蜀汉推向灭亡?

蜀汉为何早早灭亡?

在蜀汉的灭亡过程中,益州势力可以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打压排挤姜维,到破坏“敛兵聚谷”防御计划,直至最后迫使刘禅开城投降。益州势力可以说是招招致命。

益州势力在刘备诸葛亮时代都是被限制性任用,在蜀汉末期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实施一系列灭蜀的措施,是因为其利用了姜维与诸葛瞻的矛盾,从而渔翁得利。

姜维在洮西之战中歼灭魏军数万,取得了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战绩。这在荆州派领袖诸葛瞻看来是不利于原有的平衡。

因为姜维代表的是新兴的凉州派,诸葛瞻不允许其动摇荆州派的统领地位。

于是荆州派将领胡济在战场上给姜维挖了坑。

256年春,姜维试图扩大洮西之战的战果,他整顿兵马出兵天水,并与镇西大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秋八月,姜维到上邽,胡济失约不至,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死伤甚多,“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瞻便取得了扳倒姜维的口实。诸葛瞻等人试图推举荆州派将领、永安都督阎宇替换掉姜维,如果此举成功,荆州派势力将重回巅峰。

但当时荆州派已经没那个实力了,换帅行动迟迟没有成功。反而荆州派还遭受了姜维的报复,胡济后来被彻底架空,由汉中被调往后方,退居了二线。

眼看荆州派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益州派站出来“帮”了一把。

益州派的代表人物谯周写下了著名的《仇国论》,通过广泛散播反对姜维北伐的言论,荆州派、益州士族、宦官势力都将姜维视为共同的敌人。

在益州派的舆论压力和宦官势力的排挤下,姜维毫无招架之力。262年,姜维厌恶黄皓专擅,向刘禅请求将他处死。但这种毫无力度的威胁被刘禅轻松否决。

姜维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重围,为了自保他不得不离开成都,屯兵沓中。

费祎死后,蜀汉本是诸葛瞻、董厥、陈袛、姜维四人共同执政。但陈袛死亡、姜维退出后,便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空间,统统被益州士族和宦官势力所瓜分。

荆州派因为实力不济,与姜维斗得两败俱伤,而益州派瞅准时机介入,从而渔翁得利,进入了蜀汉权力中枢。谯周不仅没有因《仇国论》受到惩处,反而被提拔为光禄大夫。

此后蜀汉朝堂便渐渐被益州势力完全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无论在战场上怎么浴血奋战,都已阻止不了益州派的投降行为了。

刘禅控局失败,成为压垮蜀汉的最后一根稻草

益州势力为何非要导演这么一出灭蜀的大戏?既是如此,当初他们又何苦费心费力地支持刘备入蜀?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些益州豪强们只是将外来势力当作促进自身发展的工具而已。

当初益州局势动荡时,他们将刘备请进来维护秩序。而在他们支持下,刘备治蜀营造了良好环境后,他们实现了快速发展。蜀汉在中后期实力开始衰弱,再也无法为他们提供稳定环境后,这些豪强们又蠢蠢欲动,试图将蜀汉的这些外来势力统统赶出去,实现“蜀人治蜀”的目标。

在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为了平定局势,不得不将兵权下放给地方豪强。地方豪强趁机扩充武装并割据一方。

随后这些豪强们以地域、宗族、乡党为纽带,形成了庞大的区域性豪强集团。比如颍川集团、荆襄集团,当然也包括益州集团。

这些区域性豪强集团如果再继续发展,便是足以影响一国格局的超级豪强集团,如曹魏的汝颍集团。而汝颍集团的领袖司马氏则直接篡权成为国君。

益州集团的实力当然不差,益州在东汉末年以568万人口在天下十三州中位列第三,仅次于荆州和冀州。

但益州情况又很复杂,因为地形多山川,地势复杂,这使得当地很难建立统一的军队和政权。因为易守难攻,外部势力又很难染指益州。

所以在东汉末年,益州基本处于单机状态,中原的战火及瘟疫都很难波及过去,而其内部则窝里斗得不亦乐乎。这就注定了益州一盘散沙且排外的特质。

所以我们会发现,益州势力更热衷于出世而非入世,比起积极与中原融合,他们更喜欢偏安一隅。当益州豪强势力尚未发展起来时,他们不得不屈从于外来势力。当他们得以发展壮大后,便又会追求独立自主起来。

这便决定了刘焉以及刘备建立的政权,注定只是阶段性的过客而已。

汉末十三州

要弄清益州势力推动蜀汉灭亡的动机,得从刘焉开始说起。

虽然刘焉刘璋父子治理益州被认为是“宽严皆误”,但刘焉入川初期,还是与益州士族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一部分益州势力是坚定支持刘焉的。

因为刘焉进入益州前,当地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动荡。

是时益州贼马相亦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先杀绵竹令,进攻雒县,杀郗俭,又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马相自称“天子”,众至十余万人,遣兵破巴郡,杀郡守赵部。

这显然是黄巾起义的余波。马相带着数千人,就能聚集十余万人,先后杀了绵竹令李升、益州刺史郤俭、巴郡太守赵部。他们声势浩大,将朝廷命官全给定点清除,可见当时益州内部矛盾之激烈。

但令人疑惑的是,干完所有的这一切,所花费的时间仅仅是“旬月之间”,也就是说仅在十天到一个月之间。一个普通人,仅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直接破坏了益州三个主要郡县,让地方负责人全领了盒饭。这对于几个没啥军事经验的平民来说,是不是有点太过于高效了?

更诡异的还在后头。

州从事贾龙,先领兵数百人在犍为,遂纠合吏人攻相,破之,龙乃遣吏卒迎焉。

州从事,相当于是死去的益州刺史郤俭的属官。按照《百官志》的说法,司隶校尉有从事史十二人。所以这位州从事贾龙,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人物。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官吏,竟然领着数百人,带着一帮衙役,就一下击溃了马相的十余万大军。

这种情节,连爽文都不敢写。你要说贾龙能力出众、衙役素质极高,那么之前刺史郡守被杀时,他们干啥去了?

数千人用了十来天变成了十余万的大军,攻破了三个主要郡县,然后又被几百上千个官吏衙役给彻底击溃了。这场所谓的“黄巾起义”,怎么看怎么像演戏。

但无论怎么演,绵竹令李升、益州刺史郤俭、巴郡太守赵部死了是真的。综合此前郤俭大肆聚敛、贪婪成风的表现,似乎可以认为这是益州势力对于朝廷命官的反抗。

因为这些朝廷委派的主官,横征暴敛,已经严重损害了益州士族的利益,不得不除之。

因为当时益州势力能力有限,不足以拥兵自重、对抗朝廷。所以为了获得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大家都盼望一位贤良领导者的到来。

在这种背景下,益州的豪强们向刘焉伸出了橄榄枝:“龙乃遣吏卒迎焉。”

所以在入川的初期,刘焉可谓是众望所归。

刘焉很快发现这些益州人虽然表面上毕恭毕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们杀死朝廷官员,攻破郡县,如清理门户一般将外来势力一扫而空。这样刘焉这个空降兵到了之后,手头没有资源,跟光杆司令无异。这是要迫使刘焉当傀儡的节奏啊。

但刘焉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他采取了两个措施:

1、远离益州势力的老巢,将益州治所移到绵竹。

焉既到州,移治绵竹。

在绵竹,刘焉就能够重新组建自己的体系,丝毫不受益州势力的影响。

2、打造自己的队伍。

抚纳离叛,务行宽惠,而阴图异计。

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将他们收至自己麾下。这些外地人逃难到了益州,无亲无故的,为了生存就只能一心跟着刘焉干。这些人便形成了早期的“东州派”。

拥有了自己的势力,站稳脚跟后,刘焉便开始在益州树威,连杀了十几个益州豪强。

又讬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

这下益州人不干了:我们欢迎你来益州,是想和你建立合作关系,你当你的官,我们发展我们的势力,大家各得其所。现在你这么干,不是要将我们当牛马驱使,和前面的郤俭又有多大区别?于是益州势力开始反抗了,当初欢迎刘焉的贾龙开始动真格反抗了。

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可无奈益州势力太弱,刘焉轻松将其击败,从此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

刘焉进益州这件事,应该辩证地看。虽然刘焉用铁血手段打压了益州士族,侵犯了一部分益州豪强的权益。但是这个强势的官府却给益州人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环境,不会动不动就遭受外来的侵扰。比如董卓曾经命令赵谦进攻刘焉,但很快就被刘焉击退。

同时在刘焉的打压下,益州人空前团结,这样也有利于益州本土势力的抱团融合,发展壮大。

所以刘焉入川,对益州势力实则有利,并因此得到了一部分益州豪强的拥护和支持。

铁腕刘焉一度得到益州势力的支持

刘焉得益于其强势。但“暗弱”的刘璋恰恰缺乏这种特质。

益州,对于刘璋而言,就好比是意外之财。

194年靠益州帐下司马赵韪等人的推举,刘璋才拿到益州的军政大权。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200年,赵韪这个益州派竟然想自己上位当老大,带兵一度打到了成都城下。在东州派的支持下,刘璋才击败了赵韪。

赵韪的反抗,也证明了益州势力在刘焉高压治理下,通过抱团发展已经具有了可观的实力。

刘璋性情柔弱宽容,肯定难以像其父那样强硬地将益州派打压下去。他只好反其道而行之,改用宽容的方法,试图通过重用益州势力来求得其支持。

但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如果没有实力,你所有的跪舔讨好都毫无价值。

益州豪强们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先说稳定。东州派仗着保护过刘璋而居功自傲,“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他们侵凌横暴,不断侵占益州豪强们的利益。可刘璋却根本没有约束他们的办法。

再说安全。为了得到汉中,刘璋曾派和德中郎将庞羲与李思等人攻击张鲁,但他们反而多次被张鲁击败。连小小的汉中都拿不下,益州豪强还能指望刘璋怎么保护他们的安全呢?

刘璋内外都摆不平,益州势力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支持他呢?

益州势力开始改弦更张,谋求新的明主。

因为曹操的势力太过于强大,一旦降魏,那么谯沛、汝颍集团将会对益州集团形成压倒性优势,实力还不够强大的益州集团搞不好会被一口吞下。

而刘备麾下的荆襄集团和益州集团可谓是难兄难弟,双方半斤八两,勉强还能保持微弱的平衡,这样益州集团才能够得到一线生机。

益州势力最终选择了刘备,与其背后的荆襄势力合作共赢。

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最先欢迎他的必然是东州派。因为东州派在益州缺乏根基,只有讨好了新领导,才能得以继续维持其地位。益州派经历了前面多位空降兵后,其心态已经变得波澜不惊,只要不像曹操那样要搞兼并,谁来都行,爱咋咋地。

刘备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他明白,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保障安全和维持秩序。

1、保障安全

刘备在215年率领张飞抵达瓦口关,在那里击溃了离成都只有咫尺之遥的张郃军,几乎将其全歼。

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

通过这漂亮的一仗,刘备初步向益州势力初步证明了自己保境安民的能力。

不少益州豪强由此转而鼎力支持刘备。正是有了这些支持,才让刘备有底气在汉中与曹操展开了决战。

在战役最为危急的关头,益州派、蜀郡从事杨洪提议:“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正是靠着益州势力的全力支持,刘备才在汉中战场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一举取得了定军山之战和汉水之战的胜利,将强大的曹操赶出了汉中。

汉中之战一胜利,刘备在益州的支持率飙升,大家都十分看好这位强势人物。

汉中之战

2、维持秩序

之前刘璋采取怀柔政策反倒两头不讨好,益州派认为其对东州派约束无方,而东州派认为其对益州派缺乏强硬态度,两派混战导致益州“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人心散乱、经济凋敝,社会处在崩溃的边缘。

为此刘备的对治之策是遵循法家,从严治蜀。他下车伊始,提出“八务、八戒、六恐、五惧”的威刑重典。

刘备和诸葛亮认为,只有威之以法,用法治让人们明得失;限之以爵,量才使用,让大臣们珍惜荣誉。虽然是律法严明,但这样恩威并用,才能制约大臣百姓,让人们客观地去对待人事物,从而营造理性的社会氛围。蜀地才能真正地迎来希望。

通过律法约束,缓和了东州派和益州派之间的矛盾,从而营造了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刘备诸葛亮还给了益州势力充分的发展空间。

1、战略空间

刘备打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帜。

不要小看这面旗帜,它相当于是为各方势力作出了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只要跟着刘备好好干,那么大家早晚有一天就能够重新匡扶汉室,并且占领凉州、关中,直至进军中原,占领旧都洛阳。

从曹魏夺取的大片土地和大把资源,都是谁的?还不是荆州派、益州派、东州派等势力的,大家一起排排坐分果果,岂不妙哉?

2、大体公平

对益州士族,刘备做到了恩威并济、赏罚并用。

在任用的益州人士中,有秦宓、杜微、五梁等“妙简旧德”的学者,也有以“儒行见称”的尹默、谯周等道德标杆,以及杨洪、马忠、王平、张嶷等军政人才。连抵抗过刘备入川的益州派人士,如吴懿、黄权、李恢、李严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重用。

对这些益州地方大姓代表人物的任用,保证了益州士族的上升空间,充分维护了其利益,“是以西土咸服亮之能揽拔英秀也”。

3、搞活经济

刘备入川后,益州百废待兴,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带兵打仗都是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的。

刘备并没有将压力全转嫁给益州百姓,而是想办法另辟蹊径。

蜀地素产盐铁,自古以来煮盐、冶铁业都很发达。此外蜀人善织,创造了蜀锦这一知名特产。这两个领域成为蜀汉新的收入来源。

诸葛亮重新恢复盐铁官营制度,“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他十分重视盐的生产,为提高盐产量,他改进技术,用火井煮盐。此外他也很重视冶铁,四川许多地方都留有他当年冶铁的遗址。盐铁生产成为蜀汉重要的收入支柱:“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此外在朝廷助推下,蜀锦生产规模得到空前发展,蜀地呈现出“阛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的景象。优质的蜀锦,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蜀锦在魏、吴十分畅销,甚至远销东南亚以及西亚国家。

诸葛亮发展手工业、商业的政策措施,促进了蜀汉生产技术进步,商业也随之快速繁荣起来。蜀地出现了“田畴辟、仓裹器械利、蓄积饶”的繁荣的景象。

据统计,从建安元年到西晋灭吴这85年间,曹魏地域内发生了24次农民起义,东吴地域内发生了23次农民起义,而蜀汉境内仅有3次。

如此稳定的环境,显然极大地促进了益州势力的发展。蜀汉起初无疑在益州豪强中拥有较高的支持率。

刘备治蜀

虽然蜀汉朝廷在维持核心力量即荆州派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还是得罪了一批人。那就是追求“蜀人治蜀”的益州人士。

刘备诸葛亮治蜀,促进了地方发展,但同时也让益州势力实力大增。

这的确是个很矛盾的事情:为赢得益州势力支持,蜀汉将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得到充分发展、实力大增的益州豪强们,却又不满于现状,极力想争取更高的地位,将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赶出去。

所以在接连荆州之战、夷陵之战两个重大失败,刘备病逝于永安宫后,益州豪强黄元、朱褒便起义,巴不得蜀汉早点灭亡。

一连串的失败,让益州人开始怀疑“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可能性,羽翼渐丰的他们认为自己干或许会更好,于是益州豪强们开始谋求反抗。

诸葛亮发起北伐,正是为了维护蜀汉旗帜,展示朝廷强大实力,巩固荆州派优势地位的重大举措。

北伐行为肯定是利大于弊,延续了蜀汉国运。但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加大了益州势力的负担,他们被迫出钱出力,但功劳却被荆州派占去,明显是投入大产出低。比如李严就是被派到北伐前线承担保障军粮供应的职责,他不仅难以获得战功,反而因为卤城之战中军粮供应不及时而被废为平民。

于是越来越多的益州势力不愿意参与这桩赔本买卖,他们渐渐站到了蜀汉朝廷的对立面。

益州派李邈在诸葛亮去世后的葬礼上,向刘禅上疏对其诋毁:

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认为大家应该庆祝其去世,因为这让益州人的宗族得以保全,西部边疆的战事可以停止。

这无疑便是益州豪强们的反扑。

此后蒋琬、费祎,一再限制北伐规模。没有了北伐,使荆州派失去了立军功和占据资源的机会,其实力大为缩水,到后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力,蜀汉的根基因此被严重动摇。而益州投降派却休养生息快速崛起。这,才是蜀汉早早灭亡的根本原因。

此外,费祎不顾朝臣反对,在246年秋宣布大赦。

这让不少坚持“蜀人治蜀”目标的益州势力得以摆脱了束缚。

反对北伐,动摇了蜀汉根基;反常大赦,颠覆了过去的治蜀理念。

这意味着蜀汉正日益失去掌控力。益州的秩序开始走向混乱。

越来越多的益州人士认为蜀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其功能,对内不能维护稳定、对外不足以防御魏吴,不再能给益州势力带来更多价值,将之抛弃也成为理所当然。

而只有投降曹魏,才能保全益州豪强们的利益,最终达成“蜀人治蜀”的目标。

所以这样看来,也不难理解益州投降派代表人物谯周的行为。谯周在蜀汉极盛之时出仕,诸葛亮去世后他千里奔丧,刘禅刚即位时他还在劝谏其要继承“先帝之志”“修德爱民、中兴汉家”。

但当意识到刘禅软弱无能,蜀汉朝廷日薄西山后,为了益州势力的利益,他毅然决然地宣扬起了投降论调。

姜维北伐是最后的抗争

在蜀汉提供的温室里经过多年野蛮生长,益州势力已经由小苗变成了大树,完全具备摧毁蜀汉朝廷的实力。

益州投降势力的决胜之战,便是《仇国论》的推出。

通过《仇国论》,谯周成功地挑拨起了蜀汉的两大柱石荆州派和凉州派之间的矛盾,最终以姜维为代表的凉州派被排挤出朝堂,荆州派则日益势单力孤。此时益州势力便得以渔翁得利,占据了姜维出走后朝堂上的权力真空,从而一举打入蜀汉中枢,完全掌控了已经风雨飘摇的蜀汉朝廷。

紧接着益州势力在蜀汉大肆宣传投降论调,阻挠破坏姜维的“敛兵聚谷”防守战略,并在邓艾兵临成都后胁迫刘禅开城投降。

此时的益州投降派才彻底抛弃了什么北伐战争导致“国贫民弱”,反对对魏用兵的观点,真正露出了其本来面目:

在益州投降势力的建议下,司马氏将蜀汉的军政实力派人物和有声望的士人,一律迁往中原。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随后主刘禅迁往北方的就有三万家之多。

这也意味着,所有的荆州派、东州派等外来势力,全部驱逐到益州之外。

原来益州势力要的不是什么百姓安乐,而是反对危及其利益的外来势力,即使这些外来势力曾经帮助过他们。

没有忠诚,只有利益。益州势力终于实现其“蜀人治蜀”的梦想。

无论是刘璋势力,还是刘备势力,在为益州奋斗数十载后,都被强大起来的益州派弃之如敝履,湮没在历史烟尘中。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4-12-25 23:16

    三国里,蜀是唯一一个没有史官的“国家”,你敢说他治理的好?蜀从几百万人到后面的不足百万。也没用百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