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周总理一辈子都在为人民忙活,他的好品质大家都看在眼里。不管是中央的大领导,还是打仗的将军,甚至是普通的老百姓,都特别尊敬他。
1957年,有件事把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展现得明明白白。那时候,周总理正在招待外国客人吃饭,结果他在吃的丸子里面,意外发现了一块金属。
可到最后,周总理竟然给厨师说了声对不起,这到底是咋一回事呢?
【一、有一块金属】
新中国一成立,周总理就被派去当外交官了。这十几年里,他搞外交那是一绝,凭着自己的本事和聪明头脑,赢得了好多人的尊敬。
1957年那会儿,周总理带着咱们国家在外交上迈出了新的一步。那时候,咱们中国和苏联关系好得跟蜜里调油似的,咱们都亲切地叫苏联“老大哥”,而他们对咱们这个小兄弟也是特别关照。
两个国家不仅在政治上,在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交流。那时候,不少西方国家对咱们中国都不太瞧得上眼。
美国带着一帮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这些领域对我们国家进行了打压和限制。
但好在有苏联帮着我们,那时候,我们跟苏联走得特别近。经常邀请苏联的客人来吃饭聚会。
那时候,咱们国家外交部的人手还不够齐全,所以接待外国贵宾这样的事儿,基本都是落在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周总理肩上。
1957年,苏联的一帮高层领导来我们这儿串门了。那时候,为了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好好瞧瞧咱们国家的美丽风景,我们有个老规矩,就是陪着他们到处逛逛。
周总理常常亲自陪着苏联的客人们到处逛逛,好好招待他们。而那些苏联的朋友们,对中国也是爱得不得了。
这批朋友挑了个好时候来,正好是春天,周总理就琢磨着带他们去杭州逛逛。毕竟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天的杭州,那简直是春游的最佳选择。
到了杭州,有个景点你肯定得去一趟,没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西湖。看着那些苏联官员一个劲儿地赞美西湖的美景,周总理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随行的人员个个满面自豪,转眼间就到了晌午。这时,周总理提议,要带大家去品一品杭州的地道风味。
大家跟着周总理一块儿到了楼外楼,都说“要问西湖醋鱼哪儿最香,还得是杭州的楼外楼”。那时候在杭州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朋友要是来杭州玩,
逛完西湖,肯定得带他们去楼外楼尝尝正宗的杭州菜。连周总理都跟着习惯,带着苏联的朋友一起来到楼外楼享受美食。
楼外楼一接到这消息,从厨房里的大厨到外面跑腿的小传菜员,全都精神抖擞起来。这次接待的不只是周总理,还有苏联来的客人呢。
这可是关乎国家颜面的大事,万一有啥闪失,那就是给国家抹黑。所以,厨师们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就为了让苏联人第一口尝了就赞不绝口!
后来又有件事儿,大伙儿琢磨着怎么让周总理能更好地招待苏联朋友,就商量着那天干脆把大门一关,就只招待周总理他们那一桌客人。
可当周总理听到这话时,他一脸认真地回绝了:“别搞那些特殊的!咱们就跟老百姓待在一块儿,人间这些热闹事儿,少了人哪成啊?”
周总理带着大家坐下没多久,餐桌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这些菜还没开动呢,就已经让苏联的朋友们赞不绝口了。
他们在苏联时尝过这类菜肴。周总理知识渊博,他逐一给大家讲解每道菜和它的来历。大家听周总理讲得头头是道,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咬了一口后,餐桌上有人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夸赞道:“味道真棒!”周总理听到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瞧着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周总理也拿起了筷子,夹了个丸子放进嘴里。可嚼着嚼着,周总理突然感觉牙齿被啥东西硌了一下。
接着,在大家都没留意的时候,周总理悄悄把嘴里咬着的一块硬东西给吐了出来,仔细一看,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块金属。
【二、特意道歉】
周总理心里头猛地一惊,但随即又暗暗松了口气。还好是自己尝到了,要是让苏联的客人尝到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影响可不好。
这顿饭看似简单,但其实跟两个国家都有关系。万一处理不好,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关系,那可就是吃了大亏,划不来了。
但周总理还是面带和煦笑容,热情款待苏联客人,有啥事儿都打算等他们离开后,再私下里处理。这时,服务员进来准备上菜,周总理轻轻招手,把服务员叫到了身边。
“把那个丸子端走吧!”周总理轻声吩咐,接着给服务员亮了下手里的金属片。服务员一看那金属片,脸色立马就变了,二话不说就把那道菜给撤了。
服务员一回后厨,就赶紧跟大家说了周总理在丸子里吃到金属的事儿。做丸子那位厨师一听,吓得立马头上冒汗了。
“这可咋解决?丸子里咋会有金属呢?”厨师着急地说。接着,大伙儿都七嘴八舌地琢磨起来,想弄清楚到底是哪个环节搞错了,让金属混进了丸子里。
大家在后厨聊着天的时候,前头周总理他们那边午饭也吃完了。因为下午还有事儿要做,所以周总理就带着苏联的客人先走了。
不过周总理离开后,楼外楼的厨师们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他们找来找去,愣是没找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那位上了年纪的厨师突然开了口:“你们瞅瞅,那玩意儿像不像假牙上的金属片?”他这么一说,大伙儿都赶紧围上去仔细看了起来。
不过做丸子的大厨自个儿没装假牙,所以这假牙肯定是周总理的。之后,管事的人就把这事儿跟周总理的秘书说了。
下午时候,周总理知道了这事儿,他瞅了瞅自己的假牙,发现真缺了一角。送走了苏联客人,周总理回家的头一件事儿,就是直奔牙科诊所。
检查后发现牙齿上确实少了一块金属,周总理立马给杭州那边管事的人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去楼外楼道个歉。
【三、再次道歉】
那时候,大伙儿一听说是市委的同志亲自上门,是替周总理来道歉的,全都惊讶得不行。他们压根儿没想过,周总理居然会对这么点小事儿上心。
后来,大家伙儿都觉得那事儿已经翻篇儿了,但实际上,周总理心里头还惦记着呢。他没能亲自去一趟,心里头总觉得是个疙瘩,挺不是滋味的。
过了好几个月,周总理终于抽空又去了趟杭州。这回,他直奔的地方就是楼外楼。
一到地方,我就赶紧让司机拉我去楼外楼。听说周总理要来,大家都乐开了花。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总理一到,就说想见见做丸子的那位大厨。
碰到那位厨师,周总理立马走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真心实意地跟他说了对不起。到了中午,周总理还特地安排了一桌简单的饭菜请大家吃。吃饭那会儿,周总理挨着个儿地向大家道谢,还再次表达了歉意。
瞧着周总理那般和蔼可亲,大伙儿心里头都觉得暖洋洋的。
结束语到这里,咱们就聊得差不多了。总结一下,希望刚才说的那些内容能给你带来点启发和帮助。咱们聊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更有意思。好了,就先到这儿吧,期待下次还能和你一块儿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
周总理历来都特别低调、和蔼,对他来说,人民始终是最重要的,他自己不过就是帮大家管管事的大管家罢了。
按照周总理的意思来说:咱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老百姓给的!要是离开了老百姓,那咱们就啥也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