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看看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19 16:51:53

聊起历史上的大好人官,大伙儿脑袋里蹦出来的准是包拯。这家伙主持公道,啥都能搞定,简直就是专制社会里老百姓心里那碗清澈的泉水,满足了大家对好官、对公正社会的念想。所以,他在民间那可是名声在外,人人都知道。

包拯手下有几个特别能干的助手,他们经常帮包拯解开各种离奇案子。说起来,最让人记住的就是南侠展昭了,这家伙武功厉害得很,脑子也特别灵光。

包拯离世之后,展昭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人晓得他跑哪儿去了。大家就纳闷了,包拯生前到底跟他嘀咕了啥,咋就让他一夜之间没了踪影呢?

展昭原先是龙虎山脚下一个穷村子里的年轻人,他打小就没了爹娘,只能靠山里的猎物过日子。可这家伙,愣是凭着一股子惊人的胆量和死磕精神,硬生生练出了一身了不得的武功。

他的剑术高超得不得了,射箭也是百发百中,轻功更是练得出神入化。在江湖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南侠”。

那一年,包拯正往京城赶考的路上走。他和随从包兴一路急急忙忙,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客栈停了下来。他俩饿得不行,就赶紧找了家小饭馆,随便点了几个菜填饱肚子。

就在这时候,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壮汉迈着大步走进了店里。他腰上挂着一把蓝色的宝剑,一举一动都带着股帅气劲儿。这人就是展昭,这些年他在江湖上闯荡,也算有了点名头。展昭径直走到包拯旁边坐下,包拯一看他长得帅气,猜想他肯定是个侠客,于是很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饭聊天。

他俩很快就变得亲近,聊得热火朝天。包拯讲起了自己苦读十年书的事情,展昭则分享了他在江湖上的所见所闻。等到夜深了,四周都安静下来,他们俩已经成了好朋友。第二天一早,展昭就出发往西边走了,而包拯和他的兄弟则继续往北,去参加考试。

过了几天,包拯走到一个破破烂烂叫金龙寺的庙门口,天已经黑了,就打算在这里住一晚。可没想到,这庙里已经被两个坏蛋给霸占了,原来的和尚都被他们害了。

寺庙里有个小和尚逃出来找人帮忙,结果却被官府的人狠狠打了三十大板,还被赶出了地界。小和尚觉得活不下去了,就想自杀,好在被碰巧路过的展昭给拦下了。展昭一打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马决定去金龙寺,把那两个坏蛋给收拾了,救出包拯。

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后,他俩成了铁哥们儿。展昭劝包拯别太纠结那些功名利禄,想开点。包拯也反过来跟展昭说,希望他多干点实事,为老百姓谋福利,别光嘴上说侠义。

他们俩虽然从小生活环境大不一样,但却在外地意外碰面,聊得很投机,成了好朋友。展昭开始关心起老百姓的生活,包拯也懂得了别太看重官位,开始淡定地面对人生。

这次相遇,为两人之后的联手打下了根基。展昭进了包拯管的刑部,他俩一起努力,让国家安稳下来。

过了好些年,包拯靠科举考试当上了官,最后做到了开封府的老大。他办了不少难缠的案子,觉得身边得有个既聪明又能打的帮手,这时候,他就想起了以前救过自己命的展昭。

包拯觉得展昭武功厉害,心眼也好,是个难得的能人,所以就向皇上提议,想让展昭来朝廷帮忙。皇上听了包拯的话,对这位还没见过的江湖好汉挺感兴趣,就答应了包拯的请求。

展昭心里其实有点不太乐意,他过惯了江湖上那种自由自在的日子,不想被朝廷的那些规矩给框住。不过,他对包拯的做官方式和为人清廉十分佩服,所以最后还是打算到京城去,成为开封府的一员。

在皇宫里头给皇上露一手武艺时,展昭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事。他舞剑时剑气逼人,挥箭时快如闪电,轻功施展起来就跟飘在空中一样,把全场的人都看呆了。皇上一看,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封他做了御前侍卫,还给了他一个“御猫”的外号。

展昭后来就开始协助包拯管理开封府,帮他解决各种难题。展昭凭借高超的武功和聪明的头脑,帮包拯侦破了许多重大案件,让开封府的治安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安稳日子。在这过程中,他们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可惜好时光匆匆,包拯办完差事后没多久就因病离世了。展昭没了这个知心朋友,心里头闷闷不乐,之后就离开了开封府,跑到连绵起伏的大山里,再也没露面。

其实,包拯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是一位有名的官员。因为《三侠五义》这本书里把他描绘成了一个特别正义的人,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他在当官的时候,经常动手除掉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给被冤枉的人平反,这样一来,在朝廷里就得罪了不少人。那些被他查办过的官员,心里都憋着气,想找机会报仇。另外,还有些同样做坏事的官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也被包拯给揪出来,所以他们也都恨包拯恨得要命。

包拯快不行那会儿,把家里人还有朋友都叫到跟前,说最后的心里话。他最惦记的,就是跟他一起干了三十多年活儿的好哥们儿展昭。

现在,包拯已经离世,展昭成了孤家寡人。包拯一走,展昭可就麻烦了,很可能会被仇家找上门来。为了展昭的安全着想,他认真地告诉展昭,赶紧离开开封,躲得远远的,找个深山老林隐居起来。

展昭对包拯的话那是言从计听,他早就烦透了朝廷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包拯一走,他立马就辞了官,头也不回地隐居去了,皇家的那些是是非非,他再也不想去管。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包拯这样交代,主要是心里挂念着展昭。他明白展昭孤军奋战,少了自己这个靠山,在那复杂的朝廷里很难混下去。让展昭别掺和权力斗争,是最能保证他安全的方法。

他们俩心里都装着国家和百姓,追求的都是公平正义。包拯快不行的时候,跟展昭交代了一些话,展昭听得特别认真,这事儿能看出他们关系有多铁。

包拯的事迹家喻户晓,后人对他十分敬仰。他从来不收受贿赂,为官清廉,这种精神一直给后人带来力量和启发。不论展昭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这都不妨碍我们去学习包拯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说来说去,这段真挚的情谊早已成了流传千古的好故事,被人们代代相传,鼓励着后人要有仁爱、正义、忠诚和友善的品质。那种不顾生死的友情,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继续传扬下去。

0 阅读:20
星河滚烫是光芒

星河滚烫是光芒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