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邵雍的《小人吟》这首诗仅仅16个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从古至今的小人,都如其所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之间,根本的关键就在于思想道德的不一样,世界观不同,价值观各异,人生观自然是天差地别。
“节”可以理解为气节、节操,它们是做人的大原则。换句话说,君子有做人做事的标准,而小人则无所谓标准,完全是跟着利益和欲望走,变色龙一样。
邵雍说小人没有气节,可谓一针见血,直指本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d1c4a8545fe17e00e77f7d53a37a93.jpg)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什么叫大丈夫?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小人而言,这样的道理,无论怎么跟他说,他也不会明白。人生在世,要紧是能够以此来区分君子和小人。
要么是站在君子一边,要么是站在小人一边,在根本问题上,双方没有妥协的余地。当然人性是复杂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时候君子有时候小人,但如果自己不知道修炼自己,那注定是沦为小人的结果。
在君子心中,志向、节操都是最重要的东西,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甚至比生命都重要,因此有舍生取义的选择。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君子有信念,自然高风亮节,而小人的特点就是舍本逐末,见利忘义,最终是因小失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85106b4d4b60524f92e14ff40eeec7.jpg)
急功近利与长期主义。
小人唯利是图,因此受制于眼前的利益的诱惑,急不可耐,为了一点好处就不惜损害别人,甚至是损害自己的未来。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他们不知道做事就是要首尾不懈,善始善终,否则容易前功尽弃。或者说他们知道但顾不上,对他们来说唯有吃到肚子里才算数。
小人也知道不应该一曝十寒,做事应该长久,但他们缺乏耐心和定力,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聪明,从而一辈子急急忙忙,四处投机取巧,结果却是碌碌无为,劳而无功,一无所得。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巨大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没有长期主义,不能心系一处,又谈何成功?
小人的本质就决定了小人悲剧的结果,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c0a8f33cde38e5b9d68d5af35d5519.png)
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认识一个老人,他从年轻时候就自诩聪明,精明过人,不肯吃亏,骗了很多人,占了很多便宜,结果如何呢?最终是吃了大亏,一事无成,到老了后还自欺欺人。
小人从来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喜欢得到,厌恶一切损失。
他们不明白的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个世界上有得失的平衡。反者道之动,你想要得到就必须失去,付出才有收获。
所以一味地去算计别人,实际上是损害了自己的福运,很多时候貌似是占了便宜,实则是吃了大亏。
懂得了小人的最大特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驾驭小人,反正他们是鼠目寸光,最在乎的就是眼前的一点好处,如果再对他们态度好一点,那小人就容易为你所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3413f790ea4b78a19b51f0005548be.gif)
大智若愚,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小人中不乏聪明的人,他们有心机,会算计,但为什么还一事无成呢?不是别人阻碍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限制了自己。
就拿算计来说吧,真正的高手都是计较长久的利益和巨大的利益,但小人的思想和性格就决定了他们是“因为看见才相信”,他们被拴在了鸡毛蒜皮和三瓜俩枣上了。
邵雍用“怒思其夺”来形容小人的心态,真的是犀利的洞察。小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小人的行为模式,他们认为好处都是来自别人的损失,一旦自己有了损失,就必然会妄想抢夺别人的好处。
从整体看,从利益看,小人永远不如君子。吃亏是福,君子不计较吃小亏,结果就是不吃大亏,最后获利反而更多。
所谓大智若愚,最大的利己是利他,最大的自私是无私,人生在世,做君子不仅仅是道德修养上的要求,也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小人吟》这首诗既值得君子警醒,也值得小人用心体悟,如果小人想要改变自己失败和悲剧的结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