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情缘:山茶园与杜鹃园——走进华南植物园之三

花木花木 2025-04-17 06:32:33

景观园路的终点与继续向南的山茶路相接,相接处有向东的杜鹃路。在这个路口附近,种植了不少桃金娘。这种灌木不耐寒,在北方很少见到。它的花5瓣,白色或粉红色,蕊粉色,密密麻麻的,蕊尖上还有一个小金球,看上去像花上洒满金粒,我猜它名中的“金”字可能与此有关。但华南植物园网站说,是因为桃金娘的果实稔子可以充饥,被称为“逃饥粮”、“逃军粮”,才被叫了“桃金娘”的。桃金娘常见于岭南山野,它的果实是孩子们的最爱。但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便秘。

在景观园路与杜鹃路的夹角是温室群景区,进入温室群景区要另外购票。温室群景区包括热带雨林室(含多个分区)、沙漠植物室、高山/极地植物室、奇异植物室,游览需要较长时间,我准备以后专程游览。在山茶路与杜鹃路的夹角是杜鹃园。山茶路的西边是山茶园。

来自网络

据华南植物园网站介绍,他们从1996年才引进山茶花,目前已种植山茶花300多种(含品种)。山茶园占地60亩,分为茶梅区、金花茶区和山茶区。我沿路观看,看到的有木荷、东京油楠、红皮糙果茶、石笔木。

据华南植物园网站介绍,木荷又名荷木,俗称小叶蚁木。它树冠优美,叶色四季葱绿,花多,素雅芳香。鲜叶含水量高不易燃烧,有防火作用,南方常用作防火林带。也是家具的优质材料之一。木荷的汁液会使人的皮肤瘙痒难忍。是亚热带常绿林中的优势树种。

东京油楠又名柴油树,其树干木质部内含有丰富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气味清香,颜色如同煤油,用棉花蘸上一点火就着,可燃性能与柴油相似,经过滤后可直接供柴油机使用,可作为柴油的代用品,因此也被称为“柴油树”。它树冠大,树形优美,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它原产于中南半岛,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和泰国、我国海南岛等地。

红皮糙果茶又称克氏茶,由香港前林务监督于1903年在香港柏架山首次发现。花大,白色;蒴果巨大,直径可达10厘米,球形,红褐色,果皮粗糙,且十分坚硬,成熟时厚达2厘米的果皮会裂开,露出9-15粒如栗子般的种子。种子含油丰富,产油率达17%,是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和油料植物。树皮红色,触摸后手上留下铁锈色的粉末;果实表面粗糙,故得名。 它是我国特有种,分布于香港、广西(南部)、福建、江西及浙江(南部),由于野生资源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石笔木,长得有些像木荷。我能发现的差别有:木荷的花瓣有点儿像荷花,石笔木不像;木荷的花苞包裹得紧致光滑,石笔木的花苞包裹得松散有明显缝隙。

在山茶园的林下,我还发现了玉叶金花。后来在能源植物园的林下也见到不少。这样花在北方也很少见。它的古怪之处在于花萼中的一个萼片变成了雪白的叶子,如同玉叶,当然远看更像花瓣,而五星花则小多了,金黄色,因此被人称为“玉叶金花”。

山茶路的东边是杜鹃园。据说华南植物园的杜鹃花有150多个种(含品种),但我在园边只见到了开粉花,花上带深粉色斑点的那种,它的商品名应该叫“锦绣杜鹃”。

在园边,我还见到了巴西鸢尾。它的花外轮有三个平展的花瓣,主体为白色,基部有黄褐色斑纹,内轮有三个外卷的花瓣,上部布满蓝紫色斑纹,下部布满黄褐色斑纹。内轮花瓣的蓝紫色充满神秘感,有人因此称它“魅蓝”。它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地,故名“巴西鸢尾”。巴西鸢尾能够“胎生”,它的花鞘里长着小苗,小苗长大后就压弯了花莛,花莛弯倒落地,小苗就落地生根了。由于来时在华南植物园园附近的绿地中也见到了巴西鸢尾,我觉得它不是珍稀植物。一般能快速繁殖的,都不珍稀。

0 阅读:1
花木花木

花木花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