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老人:三个女婿都是开国将军,大外孙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

兰台说历史 2024-08-02 00:07:59

从左至右:范景阳(三妹)、范景新(大姐)、范景明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号称“全军最幸福的老丈人”的老先生。

之所以说老先生是“全军最幸福的老丈人”,这是因为老先生的两个亲女儿和一个干女儿(侄女)都嫁给了解放军开国将军。

当然,这还不是最幸福的。

这位老先生最幸福的是大外孙(第一个外孙)还随了母亲姓,也就是跟着这位老先生姓;而且这位外孙还继承了父辈的光荣传统,不仅自己也成了一名将军,而且还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英雄,是震后第一位赶到汶川灾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

这位老先生就是开国上将王平、开国中将王宗槐、开国少将易耀彩的老丈人、前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的外公——范成儿老人。

接下来,兰台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全军最幸福的老丈人”范成儿以及河北阜平县王林口镇樊家公村具有传奇色彩的范家。

王平与妻子范景新

01、

河北省阜平县,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为了防备辽军南下,北宋设立了行唐北寨;在宋朝,所谓的“寨”多数指的是军管的镇,比如《水浒传》里“小李广”花荣最初的职务就是“知清风寨”。

金国灭掉辽以及北宋之后,觉得没必要在维持一个军管的镇子,于是公元1193年,也就是金章宗明昌四年,行唐北寨被撤销,设立阜平县,属河北西路真定府,目前阜平县归属于河北省保定市管辖。

在近代,阜平是华北地区一个革命传统非常悠久的县。

1931年7月26日,华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就是在阜平县城建立的;当时红军第二十四军攻占了阜平,并在阜平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也正是因为阜平有革命传统,因此,对范氏家族在抗战时期选择自己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范家是阜平县王林口镇樊家公村的大户,范成儿不仅为人忠厚,而且受革命影响,思想非常开明,一点儿也不重男轻女,还把大女儿范景新送到县城的阜平师范学校读书。

现在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农村家庭,能把女儿送到县城读书,这不仅代表着这家人的财力,也代表着这家人绝对是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

为什么说范成儿为人忠厚呢?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战士

这是因为当他得知自己堂弟经济困难时,主动提出由自己资助堂弟抚养女儿,帮堂弟减轻负担。这位堂侄女就是后来范成儿的干女儿范景阳。

1937年,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主动进行了分兵;一部分南下创建晋西南根据地,一部分则留在五台山、阜平一带开辟晋察冀根据地。

1938年1月,晋察冀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这也宣告了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成立;之后,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也驻扎在阜平,阜平成了晋察冀边区的中心。

樊家公村的范成儿以及范氏家族不仅是村里第一个站出来响应革命号召的,而且范成儿还成了村委会主任;范成儿的二弟范茂如还担任了地下交通站站长;五弟范颖高是地下党员。

此时,范成儿的大女儿范景新正好从阜平师范学校毕业,她主动报名参加革命,成为了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

而范成儿的二女儿范景明看自己大姐整天忙个不停,于是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帮大姐分担一些工作,并且表示“哪个村的军鞋军服不够,我去催;哪个女人拖后腿不让男人参军,我去动员;哪儿扫盲不上心,我去当教员!”

抗战时期的妇女会

就这样,范景明也成为了一区妇救会成员,之后更是考上了三分区冲锋剧社,成了115师的文艺战士。

而从小与两个堂姐一块长大的范景阳,此时只有15岁,但是她看到两个姐姐都参加革命后,也要求参加革命,两个姐姐答应了她的要求。没多久,范景阳也成功通过了唐县史家沟村三分区冲锋剧社的面试。

而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范景新、范景明和范景阳三姐妹结下的三段烽火情缘,她们的丈夫王平、王宗槐、易耀彩后来都成为开国将军。

王平将军夫妇

02、

大姐范景新与丈夫王平,是标准的自由恋爱。

当时王平正好被任命为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部长兼阜平县动委会主任、县长;当时王平的任务是在阜平组织并发展抗日义勇军。

而要做好这项工作,自然离不开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的配合。

一来二去,王平和范景新就在工作中产生了感情,两人也就顺理成章的结为了夫妻。

1955年,王平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从1939年结婚,到1998年王平去世,王平和范景新携手走过了59年的风雨历程。2015年,范景新去世,享年96岁。

王宗槐将军与夫人范景明

二姐范景明与丈夫王宗槐则是在姐夫王平的介绍下结为夫妻的。

1941年,王宗槐正好担任三分区政治部主任,他刚到分区报到没多久,他的上级,也就是分区政委王平谈完工作就靠上前神秘地说:“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我妻子范景新有个妹妹,叫范景明,是党员,19岁,人很聪明,长得也好看,原来是分区冲锋剧社演员,现在白求恩医科学校学习,你们抽空认识认识吧?”

原来这个时候,范景明已经不在三分区冲锋剧社,已经考上了白求恩医科学校。

就这样,在王平的介绍下,王宗槐与还在读书的范景明正式认识了。

范氏三姐妹

王宗槐不仅是一员虎将,他也曾经做过文艺工作,还曾经在小歌剧《红军义务劳动日》里扮演过红军战士、在《小放牛》里男扮女装演过小姑娘…身上的文艺细胞不少,一来二去,两人就建立了恋爱关系。

而王平之所以着急忙慌的为王宗槐介绍对象,也是受了王宗槐的老上级、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托付。

王宗槐与范景明虽然1941年就建立了恋爱关系,但是两人一直到1944年才在延安结婚;原因除了范景明要完成学业之外,也和王宗槐1942年调任四分区副政委,和范景明成了异地恋也有关系。

1955年,王宗槐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1998年,王宗槐因病逝世,享年83岁;2016年,范景明逝世,享年94岁。

1984年老战士新春茶话会上,范景明曾经笑谈自己与丈夫王宗槐是按照邓颖超大姐所说的那样,“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地生活了40年。

易耀彩将军与夫人范景阳

三妹范景阳虽然年纪小,但是结婚却在二姐范景明前面。

她在1940年就与丈夫易耀彩结婚了。

当时在晋察冀第五军分区司令部门诊部下设的休养一连当实习司药的范景阳本来是陪同休养一连的张医生去和第五军分区参谋长易耀彩相亲的,没想到易耀彩没要相中张医生,相中了陪同张医生的范景阳。

就这样,范景阳与易耀彩没多久就结婚了。

1955年,易耀彩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1990年10月3日,易耀彩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和范景阳的婚龄为49年半,以虚岁计,也是一对金婚夫妇。如今,范景阳女士依然健在。

范晓光将军

03、

范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大多都有一个“军人梦”。

王平将军和范景新的7个子女中,5人都有从军经历;王宗槐将军和范景明有6个子女,全部都是军人出身。

其中属王平将军的长子范晓光的经历最具有传奇色彩。

范晓光出生于1945年,之所以取名“晓光”,就是寓意为破晓的光明即将到来。为什么要跟着母亲姓?按照后来范晓光将军的说法,是他自己要求改的。

1949年初,范晓光与父母住在张家口,那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解放城市的消息,每次得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庆贺,只有4岁的范晓光急得大哭:“今天解放这个,明天解放那个,全国都解放了,我长大了解放什么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64年,范晓光考上了南京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原本以为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没想到即将毕业的时候,南京炮兵工程学院(今南京理工大学)和其他两所军事院校改为地方院校,学校全体教员和学员集体脱军装转业。

就这样,“军旅梦”似乎已经距离范晓光越来越远了。

1978年,已经回到南京理工大学当老师五年的范晓光实在放不下自己的“军旅梦”,于当年第二次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军委炮兵科研处工作。

2008年抗震救灾中的范晓光将军

2003年,范晓光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2005年,范晓光晋升为中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当晚,军区副司令员、中将范晓光下达命令:四川辖区内5万民兵,包括预备役,集中起来到灾区去!而他本人,也是第一时间赶往救灾抢险现场,成为震后赶赴灾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而在面临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时,范晓光将军曾表示:“大坝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部队,部队中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我就是那最后一个!”

在整个救援行动中,范晓光在前线足足坚持了28天,转移受灾群众133万多人。

然而后来当记者要采访范晓光将军时,将军却摆摆手说:“都不记得了。”

2009年,64岁的范晓光中将退出现役,

以上就是范氏家族的一些简单介绍,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参考资料:

《从常州到汶川——记“5·12”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范晓光中将》,潘振,《常州日报》2009年5月9日刊;

《开国将领的奇婚奇缘》,李伶,长征出版社出版;

《王宗槐中将与夫人范景明的爱恋欢歌》,章慕荣,《党史纵览》2008年第9期;

《红色珍藏展易耀彩遗物 儿子追忆父亲传奇事》,易海江/口述,闵妤/文,《青岛早报》2006年10月18日刊;

0 阅读:74

兰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