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濂与莆田金幢教

夏天文化 2024-05-30 05:16:17

金幢教,又叫金堂教、经堂教、金童教,始创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日本人将此教与龙华教、先天教统称为“斋教”(又叫吃菜教、持斋宗),认为是一个宗教里面的三个流派之一。相传,该教自其创立之后,恰好有一个莆田县涵江宁海桥孝户人蔡文举(号华宇)在浙江温州平阳县经商,遂受王三老师化度,持斋受戒,皈依金幢教。天启二年(1622年),蔡文举到义乌县,同王三老师一道进京朝拜董应亮,并请求将金幢教传入福建。当时,董应亮见蔡文举心诚,便同意他的请求,且叫他立刻回乡开荒立教,劝化度人,此为金幢教传入福建之始也。由于蔡文举是莆田人,他先开教之初,就选在自己家乡涵江上俞(即今上梧村)开堂倡教,此为树德堂之由来,亦属福建境内首座金幢教佛堂。

自从树德堂(改称树德祠)建立后,金幢教就在莆田境内迅速传播,从而衍生出“三陈”“四蔡”流派,影响较大。到了清光绪年间,该教早年传播至壶公山脚三十六乡境内,培育出不少信徒,尤以“十六叔”黄濂为最著。黄濂(1862-1913年),清同治元年(1862)生,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硋灶村人。在家排行十六,因加入金幢教(又称经堂教),遂被村里人敬称为“十六叔”。这金幢教的教阶有6级,分别为上恩、叔公、管前、首领、护法、会众(众生),其中,上恩就是金幢教的总教主,拥有该教的最高权力;叔公是金幢教在某一地区的总负责人,负责某一地区传教度人的事务。如此说来,黄濂加入金幢教后,勤学苦练,进境颇高,虽为“十六叔”,其实应该有达到“叔公”级别,难怪他振臂一呼,能够应者云集,从而敢造反革命。

清光绪二十八、九年间(1902-1903年),黄濂见清政府苛捐杂税太重,百姓不堪重负,就大胆带头组织乡民抗粮抗捐。该次行动虽然失败,但它使黄濂名声大震,被地方百姓推为英雄。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黄濂以为时久事息,公然入城消费,因有案底,就被逮捕下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黄濂机敏,与自己的教徒约好,以吃麻醉药装死骗过牢头,他的同党趁看守人不在,背着他连夜逃出城去,躲在壶公山雷音寺中,从而顺利逃过一劫。

后来,黄濂加入中国同盟会,因反对袁世凯,又聚众革命,曾先后两次率众围攻仙游,甚至有一次顺利得手,在仙游城内坐镇多日,赢得“仁义之师”称号。然而,一来寡不敌众,二来义军是乌合之众,终究不能成其大事。因此,该支起义队伍随着黄濂病故而犹如昙花一现,再无更多活力了,这也成了金幢教武装革命的一个典型案例。

摄影:郭宇峰

0 阅读:13

夏天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