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庄子: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

禅道国学 2025-04-03 00:13:28

《周易》有云:“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

人生之旅,恰似逆水行舟,困境如影随形。当此之时,若执念于外界之不变,无异于画地为牢。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之时,就要学会改变。

改变,会突破,不变,则出局。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古兰经》中讲了一个关于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

一天,先知穆罕默德在山谷中讲道,他的门徒们让师父演示一下移山绝技。

先知便对山大声喊道:“山,你过来。”

山谷里只有“过来,过来…”的回音,不久又恢复了宁静。

先知于是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便朝山走去。

智者,都不会坐等他人改变,而是先改变自己,以变应变,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现实的天地里,事业的瓶颈、人际的纠葛、生活的困境,诸般“大山”横亘眼前,难以撼动。当外力难改现状,何妨转睛内视,从自我的改变中寻突破之机。

庄子的《疱丁解牛》,大家耳熟能详,庖丁解牛数千而刀刃如新,因其深知牛之肌理,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是对规律的精准把握,是做事的至高境界。

人生亦如解牛,若一味使蛮力强攻,往往事倍功半,伤痕累累;依循规律行事,则可事半功倍,从容自在。

恰似古人治水,鲧堙洪水,九年未息,大禹治水,疏川导滞,因势利导而功成。

面对生活难题,与其盲目冲撞,不如沉心探寻其中规律脉络,顺其走势而为,方能四两拨千斤,轻巧化解困厄。

切换视角,开辟新径

庄子曾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意思是:万事万物皆有两面,若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便易陷入局限,如同我们被生活的定式思维围困时,换个角度,便能邂逅“柳暗花明”。

现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在那个特殊的动荡年代,艺术创作环境艰难,外界的禁锢犹如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许多艺术家被迫搁笔,陷入绝望。

但黄永玉没有坐等环境改善,他另辟蹊径,以民俗、版画等多元艺术形式为突破口,将生活中的苦难与对美好的憧憬融入其中。他在狭小的居所中,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灵动的创意,画出了一幅幅别具一格的作品。

即便身处困境,也不被外界的“大山” 所束缚,主动改变策略,走向艺术表达的新境地,让自己的才华得以绽放光芒。

科技和商业领域亦不乏这样的例子。

柯达曾凭胶片辉煌一时,但是因攥着利润沉醉过往,无视数码曙光,终被时代抛下。反观苹果,在手机同质化困境中突围,大胆革新,触屏交互开启智能时代新纪元,一跃成为全球风尚引领者,重塑世人对电子产品的认知与体验。

当旧途荆棘满布,困于执念,莫若转换视角,以灵变之思开拓新径。

我们的命运,从来都不是由外界事物来决定的,而是由自我意识掌控的。

固化思维就如寒冷的坚冰,不仅禁锢了我们的灵魂,还阻绝了新机。

破冰之锐,便在一念之转。

愿你我在这烟火人间,遇困境时翩然转身,逢新机时果敢奋进。

当生活的“山”矗立眼前,以从容之姿走向它的另一侧,那里,或许就是梦想的通途。

2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