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二战那会儿,苏联军工厂给士兵们配备的枪械里,还真有那么一款,深得苏军士兵的心,大家都觉得挺不错的。
这款受到苏军士兵广泛好评的武器,大家习惯称它为“波波斯”,其实就是PPS-43冲锋枪。
说实话,“波波斯”冲锋枪,也就是PPS-43,并不是苏德战争开打前就有的家伙。它是在列宁格勒被围困那会儿才蹦出来的,还在战场上经过了真刀真枪的考验。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的军工厂大概造了100万把这种枪。虽然比起苏联的泼泼沙-41冲锋枪,它的产量少了点,但比起美国的M3“盖徳”那可是多多了。那么,为啥苏联士兵会对这把枪这么满意呢?
可以说,苏军士兵之所以对波波斯-43感到满意,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之前的泼泼沙-41冲锋枪存在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大家老说泼泼沙-41笨重,但这个问题在波波斯-43上真的改善了不少。波波斯-43用了折叠金属枪托,取代了泼泼沙-41那固定的木制枪托,确实让人感觉轻巧多了。
没错,啥事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波波斯-43用了折叠金属枪托后,确实是轻便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它没了泼泼沙-41那种能参加肉搏战的优势。不过话说回来,拿着冲锋枪去肉搏也不是常有的事儿,所以波波斯-43这个短板,其实也不算是啥大问题。
再者,因为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制造波波斯-43冲锋枪所需的金属材料大幅减少了,从原来的14公斤降到了6公斤。不过,这种变化可能更让苏联的军事工业人员高兴,而不是苏军士兵。实际上,苏军士兵对波波斯-43满意的地方主要在于,它比之前的泼泼沙-41轻了不少。波波斯-43的重量从3.63公斤减轻到了3.3公斤,这样一来,使用波波斯-43的士兵在体力上就能少消耗些,这也是苏军士兵对这款枪满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波波斯-43相较于泼泼沙-41,其零件数量从原先的87个缩减到了73个。零件数量的减少,首先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零件丢失的风险降低了,修理维护起来也更加迅速。再者,这也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下降。简单实用、价格低廉,这无疑是苏联武器设计的核心理念!
再说说泼泼沙-42,它那41发的弹鼓吧,用起来老是变形,枪就不灵了,装子弹还特费劲。可波波斯-43就换了个35发的弹匣,跟泼泼沙-42那71发的弹鼓比起来,这婆波波斯-41的35发弹匣结实多了,装子弹也方便。虽然因为用了这弹匣,波波斯-43的射速慢了点,从900发每分钟降到了650发,但这事吧,苏军士兵们压根没怎么在意,更没咋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