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封神》在上映的第20天,导演乌尔善和主演于适、娜然竟然出现在网红小杨哥的直播间!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20秒的时间里,竟然卖出了20万张电影票,这让于适惊得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要理解这一幕的戏剧性,需要将时间回溯到2012年。
当时的乌尔善可谓是风光无限,他的电影《画皮2》以7亿的票房力压了《唐山大地震》和《让子弹飞》,一举创下了当年的国产影史纪录。
《寻龙诀》作为精品大片接踵而至,无疑将其事业推向了新的巅峰。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乘胜追击的时候,这位51岁的导演却选择了一头扎进《封神》三部曲的创作中。这一扎,就将近十年。
再回到2024年的今天,路演现场的疲态清晰可见。就连戏里体能超群的"姬发"都抗不住了,黑眼圈明显,头发也显得油腻。
连续一天一个城市,不休息,连轴转的这种老派宣传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相较之下,同期上映的《孤注一掷》点映两天就获得了4亿的票房,这得归功于其出色的营销策略。电影首先重点宣传了配角王传君的演技,但当观众进入正片时,却发现主角竟然是张艺兴,这让人感到意外。
此外,电影还抓住了"反诈"这个社会热点,提出了"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的口号,成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这让人不禁感慨时代真的在变。
所以当乌尔善团队在直播间看到那疯狂的数据时,连最基本的营销用语都学起来了。于适先是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兄弟们",后来干脆学起了主播们的"家人们,宝子们"。
小杨哥让他猜一分钟可以获得多少赞,于适壮着胆子猜是800万,然而最终的数字却是一个亿!这一刻,乌尔善或许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全国路演的吃力不讨好,还不如来一场直播来得实在。
这种不经意间的转折,正好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当传统电影人还在坚守城市和观众见面的老路时,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方式已经悄然改变了游戏规则。
这种新旧之争,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一个现象:在这个快节奏的市场里,好作品固然重要,但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发现它们可能比作品本身更为关键。
谈论起《封神》背后的创作过程,就不得不提到那支拥有8000人的庞大团队。在乌尔善的领导下,这个剧组犹如一个高效有序的企业,从食堂提供三餐、提供休息时间、实行打卡上下班制度,到从群演、木工、绣娘到保洁,每个人都可以按照工作时间准时拿到应得的报酬。
这在追求效率至上的影视圈里独自突围,简直是一股清流。
然而,你认为这就结束了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西岐城内那片随风摇曳的麦田,不是找来的,是剧组自己种的。女娲庙里斑驳的青苔,也是剧组静待时光打磨的。
这种较真的精神在当下追求快节奏、低质量的影视圈中,无疑是一股清流,令人瞩目。
服装造型的精细程度非常讲究,仅仅人物服装的底稿就画了1000多张。以道教的水陆画为参考,剧组特意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的绣娘,为姜王后的戏服一针一线地绣制,连上面镶嵌的玉石都是特别定制的。
为了让演员们更有古代质子的气质,剧组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封神训练营,演员们素颜出镜,留着长发。那么,面对一些年纪较大、发量稀疏的演员怎么办呢?剧组的解决方案真的绝了:一些演员用一次性假发,而那些需要表现出白发的演员还得一根根地将白发植入头皮。
最绝的还得是道具组的考究。伯邑考弹的那个篪,是按照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复刻的。你知道为什么选这个乐器吗?因为篪在古代象征着兄弟和睦。
姜皇后弹的古琴为什么是五弦?是因为传说中第六七弦是周文王和武王加的,那时姬发还没有成为武王,所以必须用五弦的古琴。
这哪是拍电影,简直就是在做考古题!
经过两年的拍摄、三年的等待,五年的时光,乌尔善和他的团队以近乎偏执的毅力,执着地还原了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在这个追逐快速赚钱的时代,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人既敬佩又心疼。
这不就是老派电影人的执着吗?当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追求"短平快",乌尔善所秉持的"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态度,或许正是中国电影工业化道路上最需要坚守的原则。
若讨论当今影视圈谁最会赚钱,45岁的陈思诚绝对能排进前三。在过去的十年里,他拍摄了七八部电影,总票房直接飙升至122亿,这一操作堪称商业成功的典范。
这位导演早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创作者,他更懂得如何巧妙地玩转资本,他背后的万达集团,旗下拥有九家公司。
他这波操作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以拍《消失的她》的名义,他去做了别的事情。”
首先放出一个剧透小视频,整天喊着“专治恋爱脑”,等这个梗火起来后,又来了个“女性互助”。营销手段真的是厉害,即使你没看过电影,这些梗你也得知道吧?记得那张景甜和张继科在海边的官宣照吗?跟影片结尾一模一样,这波钓鱼可把观众给弄懵了。
坦白说,我认为《消失的她》是一部纯商业电影,人物刻画不够深入,剧情推进也比较生硬。
算一算:成本1.5亿,按票房三分之一分成,制作方就能分到11亿。出品人陈思诚保守估计能揣走5、6个亿。
前几天,这位45岁的商业奇才接受了新华网采访,在讨论电影艺术时,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品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得不说,他的觉悟和格局实在高超,令人赞叹。
在当下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陈思诚的做法堪称商业片的标准操作:抓住社会热点、制造情绪共鸣、借助营销加持,将观众的痛点转化为卖点。
说白了,我们不仅要懂得如何拍电影,更要懂得如何卖电影。
说实话,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像陈思诚这样的导演已经不只是艺术家了,更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商人。他十分擅长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点,让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能取得成功。
或许这就是他能成为新时代商业片导演标杆的真正原因。
关于赚钱的门路,咱们来对比一下这两位导演的操作,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商业课堂"啊!
乌尔善在建立了一座影视城后,先是没有开发旅游项目,接着又没有推出周边产品。他所在的封神训练营如果在现今综艺节目盛行的年代里,能够以养成类节目形式出现,相信肯定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目光。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被错过了。
再看一次陈思诚的《孤注一掷》,发现他是怎么玩的呢?他先搞了大规模的点映,但是不开放评分。营销重点放在配角王传君身上,让观众进了电影院才发现,原来男主是张艺兴。
更绝的是,他们利用了"反诈"这个社会热点,喊出了"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的口号,两天点映直接收割了4亿票房,业内预测该片子有望突破20亿。
这种模式属于以小博大的典型代表,投资少但收益高。
电影市场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懂得情绪营销和流量运作,仅凭作品作为卖点,是很难爆火的。
这部电影《消失的她》的营销策略非常高明:紧紧围绕着"恋爱脑"和"女性互助"等热点话题展开,通过剧情反转来调动观众情绪,然后借着社会热点来发酵话题。
然而,乌尔善专注于内容和品质的态度真的错了吗?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最不赚钱的竟然是做内容的人。乌尔善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不依赖流量明星,而是自己培养新人;不搞快餐制作,而是坚持工业化标准;不玩噱头营销,而是专注于作品本身。
因此,与其说是两种经营方式的优劣比较,不如说是两个时代的碰撞:一个代表着市场经济下的精准营销,一个象征着传统电影人的理想主义。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娱乐市场中,这种碰撞可能会长时间地存在。
乌尔善,这位51岁的导演倾注了近十年的心血只为制作《封神》这一部电影。从选角到道具,每一个细节,他都亲力亲为。他的这份执着令人想起了那句"十年磨一剑"。
反观45岁的陈思诚,他是真正懂市场的。他的营销策略非常出色,《消失的她》取得了高达35亿的票房,他可能没有赚但肯定不亏。
这种商业头脑在哪个时代都能体现出价值与优势。
虽然陈思诚是以赚钱为主要目标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在创作过程中仍有追求艺术的决心。从《北京爱情故事》到《唐人街探案》系列,虽然商业性是不可忽视的,但也不能忽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努力。
或许,这就是他成功的关键:既不端着,也不跪着。
所以说,乌尔善的“善人在座,君子俱来”的态度令人敬佩。然而,在这个人们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他的慢工出细活的理念似乎有些显得“不合时宜”。
这两件事,到底是谁的对错?
实际上,可能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市场需要像陈思诚这样的商业奇才,能够证明中国电影也能赚大钱;但同时也需要像乌尔善这样的匠人,能够守住电影工业化的底线。
展望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既有制作迅速的网生电影,也有经过精心打磨的工业大片;既需要善于营销的商业玩家,也离不开专注于内容创作的人。
总的来说,一个健康的电影产业,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而乌尔善和陈思诚,便分别体现了这两种力量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