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真凶找到了!提醒:不想被肺癌“带走”?3件事忽视不得

永康谈健康 2025-04-20 15:42:37

当身体出现持续性异常信号时,我们切勿掉以轻心,尤其是当这些信号不断加重或反复出现时,更要提高警惕。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因其隐匿性强、进展快、转移早,而被称为“无声的杀手”。研究显示,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一旦发展到晚期,生存率骤降至20%以下。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3件事,务必尽快就医,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一、从咳嗽看“真凶”

1. 持续性干咳超两周

如果排除了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依旧不见好转,甚至日渐加剧,就要警惕肺部病变的可能。

肺癌早期常表现为顽固性干咳,尤其在清晨或夜间更明显。

2. 伴有血痰或痰中血丝

当肿瘤侵蚀支气管壁或肺泡,血管破裂出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血。

初期血丝较少,易被误认为咽喉炎或鼻出血;一旦发现血痰,绝不可轻视。

3. 咳嗽伴胸痛或胸闷

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常出现隐痛或钝痛。

胸闷感则常因肺功能受限、气体交换不畅而引起。

二、身体三大异常,敲响肺癌警钟

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肿瘤累及喉返神经或压迫食管旁组织时,声音会变得沙哑,吞咽时有异物感。

无明显原因的消瘦及全身疲乏

肿瘤分泌多种炎性因子、消耗大量营养,导致短期内体重骤降5%以上,伴持续困倦、乏力。

反复低热或夜间盗汗

部分患者可出现长期低热,以及入夜后大量出汗,这在其他呼吸道疾病中并不常见。

三、为何肺癌常在晚期才被发现?

早期症状隐匿:咳嗽、乏力、胸痛等表现极易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等混淆。

患者主观拖延:许多人习惯“扛一扛就好”,直到症状明显加重才求医。

常规体检盲区:胸部X光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病灶敏感度不足,而早期肺癌病灶往往在此范围内。

四、“拖”出来的肺癌?

肺癌的形成是多种致癌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包括:

吸烟及被动吸烟:烟草中的焦油和苯并芘是明确的肺部致癌物。

空气污染:PM2.5、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职业暴露:石棉、铬、镍等工业粉尘亦可增加患病风险。

慢性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等反复炎症刺激会损伤肺组织。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肺部细胞逐渐发生基因突变,一旦临床症状出现,多已进入中晚期阶段,可谓“拖”出来的悲剧。

五、一次低剂量CT或可“保5年”——这5类人尤其要注意

50–80岁,30包年及以上吸烟史者

有直系亲属肺癌病史者

长期COPD、肺结核、尘肺等慢性肺病患者

长期接触石棉、镍、铬等职业致癌物人群

身处高污染环境,或长期暴露二手烟者

低剂量CT筛查可发现直径≤5毫米的小病灶,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常规X光。对于高危人群,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筛查,可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

肺癌的威胁不容忽视,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若你或家人出现文中提及的任何异常,请务必立即就医,务求通过低剂量CT等先进检查手段,及早“揪出”肺癌真凶,为健康赢得主动。愿每个人都能对肺部健康多一份关注,不给肺癌可乘之机。

0 阅读:31
永康谈健康

永康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