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农村婚俗的变迁

午后阳光茶语 2024-08-31 01:52:09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千古不变的人生律条。结婚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把婚事办的排排场场,让婚礼有一种仪式感是每位新人的追求。“豪华的迎亲车队、隆重的婚礼现场、宴会大厅的高朋满座、婚庆司仪的煽情主持”是当前婚宴的标配。但几十年前农村婚宴举办可不是这种情况,而是:

——把婚礼在冬天举办

那时候村里新人结婚大多在冬天举办(腊月居多)。夏天举办婚礼的寥寥无几,即便有一户在夏天举办婚礼,也是出现了特殊情况,迫不得已,你懂的。以前农村结婚为什么都在冬天呢?

一是农闲时节,婚礼上帮忙的人好找。不像现在,村里好多人都在外打工,村里几乎没有闲人。现在结婚办事说俗一点只要有钱一切就好办,交给酒店或者婚庆公司就行了。以前结婚,光有钱也不行,还需要人帮忙,因为那时结婚仪式和亲朋好友就餐酒席都在家进行。买菜、做菜,向街坊邻居借桌子板凳、锅碗瓢盆等等,需要更多的人手忙前忙后。而农村人只有冬天才能闲下来,所以婚礼只能选择在农闲时的冬天,可以不用怕耽误种地,专心办喜事。

二是天气寒冷,食物保存时间长。农村结婚从开菜单买菜,结婚前两天陪客帮忙的到位,婚礼当天的酒席以及婚后第二天请媒人吃酒席,前前后后三四天,也就是置办的酒菜需要存放好几天,那时候没有冰箱,食物的保质期就是一个问题。冬天天气冷,食物不易变质好存放,吃不完的菜,甚至能放到过年时候用,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三是一年的积累,手头宽松。那时候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靠种地卖粮食生存,夏、秋季庄稼收获了,卖了钱,手头才宽松一点,加上几年的积蓄,如果手头紧张,再找亲戚借点,就可以办一场婚礼了。有的家庭为了儿子结婚,从春天开始,养一头小猪,等年底小猪长成了大猪,宰了加工成婚礼上一盘盘荤菜,就省了一笔割肉钱。

现在是不分冬夏,一年四季都有婚礼举办,“五一”、“国庆”假期结婚的新人扎堆,一家酒店能同时承办多家婚宴彰显了时代的变迁。

——把婚礼仪式在自家进行

那时候婚宴大多在自己的家里办。主家将烟酒糖茶、鸡鸭鱼肉、蔬菜佐料等悉数备齐,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总管、库房、厨师、里杂、外杂、烧火、挑水、摘菜等帮忙人员都要提前两天上班。搭棚子、盘锅台、支大锅、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大师傅”开始改刀,即该煮的煮,该蒸的蒸,该炸的炸,提前把各种凉拌热炒做好准备。

婚礼当天那更是热闹非凡,架在房顶上的大喇叭头一天就反复播放着唢呐曲子《百鸟朝凤》豫剧《朝阳沟》《对花枪》《打金枝》等选段,让全村人都知道了谁家娶媳妇。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最热闹的就是新郎新娘拜天地的时候,简朴热闹,“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时候礼金流行上拜,就是亲戚付多少礼金,主持拜天地的人当众吆喝谁付多少。有时主持人为了活跃婚礼现场气氛,会重复大声吆喝,新人姑夫付多少,舅舅付多少,看谁付的多,拿他们开玩笑,把婚礼推向高潮。

婚宴开席,婚礼的气氛才算达到了顶点。新娘的家人和送客是贵宾,一般都要坐在屋内,定会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和款待。安排有专人倒茶水,所谓的茶水也只不过是烧一大地锅开水放里一小袋茶叶,水变成酱油色而已。而主家这边的亲朋好友则要坐在外面的大棚下,简陋的木质桌凳摆满整个过道和大门两旁……。

那时候流行猜枚划拳,男方让村里威望高,见多识广、划拳技术高的人专一陪娘家客人,男方陪客的能灌倒女方家几个人,说明男方家族人厉害;如果女方家人能把男方陪客的灌倒几个,说明女方家族也不简单。有时候一直猜到夜幕降临,不到天黑不散席,不醉几人不散场。直到总管发话说吃吧晚饭继续猜,其实就是“送客”的意思了,婚宴才结束。直到送走了娘家人,主人的心里才会感到一丝坦然。

一家婚宴,几乎全村人参与,热闹几天,为全村带来了欢庆祥和气氛,也让主家在全村倍有面子。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人就把婚庆仪式和结婚喜宴设在了县酒店或村饭店,这样不但省去了许多麻烦,还为主家节省了不少人手。这么一来可称得上皆大欢喜。主家省心、商家赚钱。特别是在酒店或饭店举办婚宴,场地宽敞,环境舒心,服务到位、设施齐全,更能烘托出一个喜庆、热烈的婚礼场面。

——婚礼仪式简朴、热闹

前些年,农村婚礼简朴、热闹。婚礼仪式没有那么多花样。喜庆的喇叭响起,大红喜字、对联贴到门上,二位新人在庭院布置的香炉面前拜天地,十几分钟就结束了,在鞭炮声中共入洞房,然后总管就会站在院里大声吆喝,请客人就坐用餐。于是,院内院外变热闹起来,丰盛的宴席开始了。那是候没有司仪主持,没有摄像机,顶多就是找部装胶卷的相机拍些照片留作纪念。

现在,人们追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婚礼办的越来越隆重了。婚庆礼仪公司、宴会大厅等新生事物也应运而生。现在的婚礼是在酒店门口的位置摆一座充气垫拱门,上面有新娘新郎的名字。在婚宴大厅的中间留出一条路,铺上红毯,两面摆好花束,两旁是宾客就座的酒席,整个婚宴大厅的摄影、灯光、音乐给整个婚礼现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司仪生动活泼的主持风格,更加增添了婚礼的喜庆,使新人在婚宴现场的仪式感满满的。

延津婚俗的变迁,不仅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也是国泰民安、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作者:洪景立,延津塔铺人,文学爱好者,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篇。

0 阅读:7
午后阳光茶语

午后阳光茶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