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走廊和厕所最危险!经过新冠感染者身后就中招

厕所之声 2020-12-28 20:37:48

近日法国南特大学中心医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站、更衣室、走廊、厕所等各类区域的空气样本。

从医院走廊和厕所抽取的空气样本中,竟有多达50%含有高浓度的新冠病毒!

他们发现,包括重症监护室、走廊和洗手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重灾区。重症监护室空气中含有的病毒是25.%,比普通病房的10.7%一倍还要多;

洗手间内的空气则含有23.8%,很可能是由于厕所狭小不通风、马桶冲洗导致病毒遗传物质雾化等原因;

狭窄空间非常危险

狭窄空间会加速病毒的扩散!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感染者在狭窄过道中经过,从其口中释放出的新冠病毒颗粒,将在感染者身后散播长达5米的距离!

病毒有可能在很多的密闭空间中传播,中国科学院的多名学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流体物理学》(Physics of Fluids)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结果。

通过计算机模拟视频来看,在狭长的走廊中,如果感染者打一个喷嚏,含有病毒的空气颗粒会在感染者的身后徘徊数秒钟,可能会让任何经过感染者背后的人接触到病毒!

如果是一位身高1米8的人以1.5米/秒行走,同样是不戴口罩咳嗽出来,在只有1.2米宽的走廊前行,比在宽6米的过道中行走,会向更远的后方散播更多病毒。

在6米的开放空间中,随着呼吸排出的病毒颗粒,会主要在感染者腰部流动,并在身后形成一个细长的尾巴。

到了在1.2米宽走廊行动的感染者这里,他所喷出的病毒飞沫会有特定的“分离模式”(detached mode),形成悬浮的传染性气溶胶团,一直飘散到人体身后5米处,并且在散播5秒后有更高的液滴浓度。

这种向后向下的散播方式,会使身高较矮的儿童增加感染病毒风险。这也对人们遵循的2米社交距离是一种挑战,就算人们离感染者更远,还是有可能接触到病毒!

当处于塞满了新冠病患的医院中时,病毒的传播情况就更加恶劣了。据研究,从医院走廊和厕所抽取的空气样本中,竟有多达50%含有高浓度的新冠病毒!

法国南特大学中心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20年1月1日至10月27日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等8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站、更衣室、走廊、厕所等各类区域的空气样本。

他们发现,包括重症监护室、走廊和洗手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重灾区。重症监护室空气中含有的病毒是25.%,比普通病房的10.7%一倍还要多;

洗手间内的空气则含有23.8%,很可能是由于厕所狭小不通风、马桶冲洗导致病毒遗传物质雾化等原因;

此外,走廊中竟有高达56.3%的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还有像餐厅这样的公共区域也并不安全,特别是人们还要摘下口罩用餐。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即使一直戴着个人防护设备,但长期与其他人一起处于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中,接触高浓度病毒的空气,最终可能还是会感染新冠病毒!

厕所内危机四伏

新冠大流行清楚地表明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在阻止疾病传播方面发挥的根本作用。但它也暴露了在获得卫生设施、个人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不平等。

厕所作为人员聚集地,而且也是病毒非常理想的传播地,因为新冠病毒的四种传播方式在厕所内都存在

第一个是飞沫传播,比如说话,打喷嚏会造飞沫传播。

第二个是接触传播,通过皮肤接触可以传播这种病毒,以下这个视频内容可以清楚的看到:

第三个是气溶胶传播。详情见看了日本用最先进相机拍摄的飞沫状态,你还认为不戴口罩是小事吗?

第四个粪口传播。这个结论已经有实际传染的案例,详见粪水致8人感染!广州首次发现这种传播,详情在这里...

以上4种传播渠道在厕所里面都有可能都存在。大家从字面上就很容易可以理解。而且由于很多厕所环境阴冷,不卫生,也非常适合病毒滋生。

如厕者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作为一个如厕者应该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一些常识可以很放心的去上厕所。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戴口罩

病毒主要通过4种方式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 在厕所的环境内,这4种都有可能会接触到。所以在厕所里更有必要戴口罩。

而且在厕所里不止可能存在新冠病毒,还存在其他的很多细菌和病毒。戴口罩就是预防的最强大的一种措施。

2.要勤洗手我们经常说要便后洗手,但是建议便前也要洗手。因为手接触的地方是最多的。你上厕所之前可能就接触了很多东西,包括你开卫生间门的时候。在便后更要洗手。洗完手用烘手机把手烘干。如果再有条件的使用消毒液消毒。如果公厕没有这个条件,可以自备一些消毒液。

之所以还要用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是因为洗手只是把我们手里面的病菌冲洗掉。洗手液的主要作用是抑菌,并不能把病菌灭掉,所以如果能够使用消毒液的话更好。

3.洗鼻孔

这次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染入口是从口鼻入的,特别通过鼻子传播。所以要清洗鼻孔。不过要先洗手,再清洗鼻孔。

就算平常上班到公司,最好也先洗手,再清洗鼻孔。下班回到家,也是这样,先洗手再清洗鼻孔。每天这样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如果能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很多年都不会有感冒,因为感冒是从鼻子开始的,经常用冷水清洗鼻子,就不容易感冒。

4.少接触

病毒是可以通过接触来传播的。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看看因为接触,产生交叉感染有多可怕。

如厕时第1个接触的就是门。大家进门的时候可以用脚轻轻的打开,或者用纸包着门把手开门,避免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第2个是马桶,很多公厕的马桶不是坐的,而是蹲的。坐马桶前可以随身携带75度酒精消毒液或者含氯消毒剂在马桶边上喷一些,进行消毒处理。实在没有准备消毒液,也可以垫一些卫生纸。就可以放心使用马桶了。

第3个是挂钩也尽量少用。虽然公厕的墙上或门板上常有挂钩,但是卫生间的水雾或冲厕时腾起的细微颗粒,会遍布卫生间的墙壁和门板,如果卫生间的墙壁和门板没有清洁到位,很容易沾上细菌病毒。所以,随身携带的包包,最好挂在肩上或脖子上。

第4个是冲水阀,一些冲水装置不是脚踏阀的,需要用手按来冲水,这个时候也要避免接触,可以使用卫生纸来包住再按。

第5个要注意别把钱包、背包、钥匙、手机等用品放在小桌板或地上。

第6个是洗手台和水龙头,也尽量少接触。

总而言之,就是避免一切可能会用手接触到的地方,尽量做到无接触上厕所。

5.少玩手机

许多人上厕所时,喜欢玩手机,但是一玩手机就会增加如厕的时间,这无疑给细菌病毒入侵我们的身体提供了更多机会。上厕所玩手机的坏处非常多,简直是罄竹难书,会引起很多疾病,具体可以见文章《上厕所你玩手机吗?看看危害有多大吧!》

如果还是要玩手机。尽量减少时间,并且给手机消毒。

6.不要抽烟

因为抽烟肯定就会把口罩摘掉,增加了暴露在污染环境下的危险。

7.要正确冲水

如果是马桶,要盖上盖子后冲水,要不然容易引起粪口传播。如果是蹲厕,要起身后再冲水,然后赶紧离开。这样避免气溶胶和粪口传播的危险。

8.靠外侧的卫生间更干净

人们在上公共卫生间时多喜欢安静的地方,因此,公共卫生间最里面、最角落的卫生间,通常被人们使用最多,当然污染物也是最多的,因此,最靠外侧的卫生间,可能是更干净的。

9.要文明如厕

作为一个如厕者,大家之所以怕上厕所,是因为怕厕所被污染了,但是这种污染是厕所的管理方造成的吗,当然不是!是我们每一个如厕者造成的。每个上厕所的人,每次上厕所都会对厕所造成一定的污染。

比如小便的姿势和距离,对是否会滴落在地上都会有影响。讲文明是我们倡导的一种行为,因为你为人人,人人为你。如果每个人都做到文明如厕,下一个上厕所的你就是受益者!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我们致力保护原作者版权,如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联系我通知删稿事宜。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也欢迎投稿,邮箱xwty66@vip.163.com

0 阅读:170
厕所之声

厕所之声

聚焦厕所行业,传播厕所健康、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