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是宁国公贾演之孙,贾代化次子。他能考中进士,肯定是个刻苦读书的好儿郎。
他是宁国府重点培养的继承人,他本来和荣国府的贾赦一样是有爵位继承的,世袭一等将军的爵位。有爵位承袭,还肯努力读书考科举,来了个文武双全,他无疑是个读书上进的人,他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贾敬
贾府是以军功起家的,后来开始好好培养子弟们读书,打算走科举,弃武从文。只是这个转型并不成功!贾敬是贾府读书最好的人,贾家唯一的进士,贾府其他男人都不及他。
贾政从小发奋读书,他的祖父贾源很喜欢他,他后来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是贾代善临终前,老皇帝额外赏了他个员外郎的官职。这属于保送了,他的真实水平没经过考场验证。贾政对几个儿子也是寄予厚望的,大儿子贾珠是兄弟辈里读书最好的呢,贾珠生前也只是个秀才罢了。其他的玉字辈,贾珍贾琏都不肯读书。贾宝玉不爱读书,半年半年的逃学。贾环倒是不敢逃学,也不见他有多用功。贾兰在母亲李纨的教导下,读书很刻苦。至于贾兰后来的荣耀,有可能是通过科举,也有可能是通过战功,他追着鹿跑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族里的贾瑞,读到二十几岁,连个秀才都不是。
这么一比较,考中进士的贾敬,真是一枝独秀呀!

贾赦 贾政 贾政
贾敬后来一定有啥原因,导致他没有继承爵位,连自己考取的功名都不要了。他一辈子都是白身,无官无职。他把爵位让给儿子贾珍继承了,爵位每承袭一代,都要降等,贾珍只是三等威烈将军,属于虚衔,无实权。
贾敬不肯做官,只是因为要修道做神仙吗?应该不是的。
贾赦世袭一等将军,也是虚衔,他也不肯好好做,出名的昏庸昏聩,天天和小老婆喝酒。贾敬则是出名的好道,过生日都不肯回家,终年只在都中城外道观里和老道们胡孱。贾政做官虽然勤勉,工作之余,也是整日和清客相公们看书下棋。

贾政
水字辈的贾演和贾源马上得天下,是老皇帝的心腹大臣。代字辈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依旧深受老皇帝重用。到了文字辈这一代,应该是正赶上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贾家文字辈三兄弟只能退避三舍了,也是避祸的意思。只能平庸下去,别无选择的平庸,隐藏实力,不声不响起来。只留下贾政一个五品员外郎在朝廷上兢兢业业地打卡上班,如此可以减少新皇帝的猜忌,保留贾府的平安富贵。
贾府虽然低调多年,但毕竟是老贵族,余威犹在,关系网也是杠杠的。到秦可卿丧礼上,贾珍恣意奢华,行事高调,贾政都劝不住,四王八公诸侯爷都来送殡,摆路祭。
新皇帝看贾府影响力还是如此之大,对贾府重新重视起来了,这才把进宫六年之久一文不名的女史贾元春突然提拔成贤德妃了,新皇帝对贾府以示恩宠。但新皇帝并不宠爱贾元春,始终对贾府是不信任的状态,就像宁国府厌弃焦大一样。焦大骂小主子们不报他的恩,嚷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新皇帝也担心贾府对他有不臣之心。

贾政
低调了这么多年,宁荣两府还是被抄家了,罪名是什么不重要,皇帝不信任他们,不倚重他们是根本原因。忠顺王府和贾府是政敌,平时根本不走动,显然忠顺王府才是新皇帝的心腹。贾府和北静王府走得近,则被皇帝视为结党营私。皇帝对那个招贤纳士的北静王爷也是戒备的。贾赦派贾琏去平安州好几次,找节度使办什么机密大事,作为京官结交外官,是不被允许的,有谋逆的嫌疑。
至于贾珍聚众赌博,尤三姐自尽,贾珍私埋人命。贾赦为了几把古扇把石呆子弄得坑家败业,这都只是皇帝抄家需要的一个理由罢了。别的公侯王府也都会犯错,也都少不了出这样的霸道事,只要查,只怕都不干净。可贾府就被抄家了。

贾赦
贾府是如何变成“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那肯定是和政局有关的。这就不难理解,贾敬一个好苗子却避世毫无作为。贾政因为忠顺王府问责,就大为失态,狂揍宝玉。因为自新皇登基以来,在政治上,贾府一直是有危机感的,一直没有安全感。
用户10xxx42
[握手]
用户10xxx42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