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上上周末的短暂小幅调整后,黄金重拾涨势,3月31日伦敦金现货价格登上3127美元/盎司,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跟踪上海黄金现货价格的黄金ETF华夏(58850)$黄金ETF华夏(518850)也在权益市场回撤之际获得不俗表现,单位净值从年初的5.9元/份,直逼7元/份。

(注:ETF二级市场价格走势,不代表净值涨跌幅)
近期黄金走势一定程度上与特朗普的一些言论或决策有关,其言论引发的权益市场波动,又进一步加剧了黄金资产的避险需求,未来继续关注这一影响。
周末桥水基金关于黄金的一篇报告也走红网络,其中提到:
“自2020年以来,价格已经上涨了90%以上。
黄金价格走势的有趣之处在于,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Real Yields,长期国债收益率减去通胀,即刨除通胀后的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破裂。”
图表:传统的黄金价格定价模型(实际利率影响较大)


(来源:东吴证券)
本轮黄金价格上涨,与实际收益率的关系破裂,重要的推手因素之一:东方国家(尤其新兴市场央行)持续购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全年净购买量为1045吨,连续第三年突破千吨大关。全球央行净购金量增加与黄金月度金价的上涨,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数据显示,东方买家占比激增,地缘避险需求超越传统货币政策逻辑,使黄金成为"最纯粹的地缘多元化资产"。
桥水的报告中提到:“当前黄金的核心属性在于其非债务本质与有限供应。”
不同于债券或股票,黄金不依赖他人承诺或企业盈利,且开采量受自然限制,天然抗通胀。
2022年爆发地缘冲突后,西方冻结俄央行储备的行为引发对法定货币依赖性的反思,推动央行大规模购金,金价持续走高。这一转变凸显黄金作为"无主权风险"财富储存工具的地位升级。
另外,从资产配置的意义来讲,黄金也极具价值。
过去百年每一次股债泡沫破裂,黄金都上演“王者归来”。
黄金与股债组合呈现-25%~-30%的负相关性,在金融危机(2008)或滞胀时期尤其表现突出。在极端风险中的对冲价值不可替代。

(来源:桥水)
未来,央行会继续“囤金”吗?个人能继续追投黄金吗?对于央行而言,黄金或成为长期储备的重要选项,因为其长期逻辑(地缘避险+货币替代)依然坚实;
在逆全球化与贸易壁垒大背景下,受特朗普政策的反复变动、美国经济数据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央行购金有望持续增长,综合因素叠加,或推动黄金价格持续新高。
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小仓位战略配置,仍是平衡风险收益的关键选项。
看涨因素包括:
1、全球贸易摩擦,去美元化趋势;
2、发达国家债务高企,削弱货币信用;
3、央行购金从新兴市场向欧洲扩散(如巴西重启购金)。
但短期来看,黄金价格上涨斜率较高,需警惕投机头寸过热导致的超买风险,投资者不妨通过跟踪黄金现货价格的黄金ETF华夏(518850)分批布局。

杜甫
现在囤多少?假设囤2公斤,140万,一克再涨200块钱,还是可以挣40万的,这生意还是做的,就是没钱[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