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整了一辆续航792公里的新电车,在上面加了不少三叉星辉

郭宇航聊车 2025-03-18 08:41:11

最近朋友圈被一款车刷屏了,奔驰CLA。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它的宣传图,差点笑出声:这满车身密密麻麻的三叉星,这是要闪瞎我的钛合金狗眼吗?这年头,汽车设计都卷到这种程度了吗?把logo往死里堆?难道奔驰也开始“内卷”了?

其实,这让我联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国产品牌的运动鞋,设计师绞尽脑汁地把logo藏起来,生怕显得太张扬,但又不能没有,生怕消费者认不出自己的品牌。而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际大牌,logo几乎是嚣张地印在最显眼的地方,自信满满地宣告着品牌的存在。奔驰新款CLA,在我看来,有点像汽车界的耐克。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我就是奔驰,你认得出来吗?

这种设计理念,争议很大。一部分人觉得这是经典的传承,是一种品牌自信的外在体现,毕竟三叉星是几十年来奔驰的象征。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有点过了,堆砌logo显得俗气,破坏了车身整体的美感,甚至有点“暴发户”的感觉。说到底,美感这东西,主观性太强了。

奔驰新款CLA,抛开它那blingbling的logo不说,其实是一台值得认真聊聊的车。它代表着奔驰在新能源时代的一次重要转型,也是他们进军中国市场的一次积极尝试。它基于全新的MMA平台打造,这个平台本身就代表着奔驰在技术上的进步。

先说说续航。官方数据显示,CLA的WLTP续航里程高达792公里,高配版更是可以达到850公里(CLTC工况,中国标准)。这跟特斯拉Model 3相比,可以说是有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800V高压平台和碳化硅逆变器,充电速度大幅提升,10分钟可以充电325公里,这在快充领域已经非常领先了。

当然,光看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毕竟这年头,各种“PPT车型”太多了。我们还是要看实实在在的性能。CLA提供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后驱版最大功率175kW(238马力),百公里加速6.7秒;四驱版则搭载了200kW后驱电机和80kW前驱电机,百公里加速在4秒左右。这个性能,放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中上游水平,但跟一些主打性能的新能源车相比,还是略有差距。

奔驰的智能化水平,一直走在传统车企的前列。新款CLA更是配备了奔驰最新的智能科技系统,包括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MB.DRIV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MB CHARGE综合充电服务。这套系统涵盖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AI充电三个方面,力求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智能体验。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MB.DRIV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CLA搭载了L2++级的全场景高阶智驾,支持高速和城区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这在国内市场也算比较领先的技术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它使用了英伟达Orin芯片和Momenta的方案,以及禾赛的激光雷达等国内供应商的技术和产品,这足以看出奔驰在积极适应中国市场,积极融入中国供应链的决心。

然而,高阶智驾功能,奔驰却选择为选装配置。这和国内新势力造车厂商的思路有所不同。很多新势力厂商,已经把高阶智驾作为标配了,而且功能更强大,比如自动泊车、甚至端到端的自动驾驶能力。这种差异,体现了不同厂商的策略和对市场的判断。

从内饰来看,CLA的科技感十足。它配备了贯穿式三联屏,包括10.25英寸的仪表盘、14.6英寸的中控屏和一个14英寸的副驾驶娱乐屏(选装)。内饰材质方面,奔驰依然保持了它的一贯水准,精致、豪华,用料上乘。

但CLA的外观设计,褒贬不一。前面提到的满身logo的“星光闪烁”,就让很多人不太适应。有人觉得过于张扬,有人觉得缺乏整体感。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总结一下,奔驰CLA是一款充满矛盾的车。它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续航、充电速度、智能化水平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它在设计风格上却显得有些激进,logo的过度使用,可能让一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高阶智驾功能的选装,以及与国内新势力厂商在智能化功能上的差距,都将成为它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奔驰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来自其他外资品牌,更是来自实力强劲的国内新能源车企。这些新势力厂商,在智能化、性价比等方面,都对奔驰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奔驰来说,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仅仅依靠品牌的溢价能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它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市场策略等方面,进行更为彻底的变革。CLA的出现,只是一次尝试,一次探路,它能否最终获得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CLA的出现,给沉寂已久的豪华车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让消费者看到了奔驰在新能源时代转型升级的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豪华品牌与新势力品牌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最后,我们不妨用一些数据来做个简单的比较。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等车型占据榜单前列。奔驰EQ系列的销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与这些新势力品牌的销量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奔驰CLA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奔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如果CLA能够获得成功,这将意味着奔驰成功地适应了中国市场,并找到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道路。如果CLA最终“水花不大”,那么奔驰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突破。  这不仅仅关乎奔驰CLA本身的成败,更关乎奔驰在中国市场的未来。

所以,奔驰CLA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一台车的市场表现,更是对奔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检验。它能否打破中国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既有印象,能否在智能化和性价比上取得平衡,将决定它最终能否成为市场上的赢家。三叉星的光芒,能否照亮奔驰的电动化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2
郭宇航聊车

郭宇航聊车

郭宇航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