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中国丢了76亿大单,还想一分都不赔,商务部毅然撂下警告

兆视观察 2025-01-25 18:39:17

时间回溯到2023年1月12日,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正式生效,并于同年7月12日开始实施。这本是欧盟旨在规范市场竞争的一项举措,但谁也没想到,它却逐渐演变成了针对中国企业的一把“利刃”。自该条例实施后,欧盟依据其展开的一系列调查,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就拿去年来说,欧盟委员会的行动可谓频繁。2月,首次调查就瞄准了中国中车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这家公司原本参与保加利亚政府电动列车的公开采购招标,却因调查而被迫退出,最终调查草草收场。随后,一家中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在寻求罗马尼亚建设和运营光伏园区时,也深陷调查泥潭。不仅如此,同方威视在波兰和荷兰的办公室还遭到了欧盟委员会的突击搜查。这些事件的接连发生,绝非偶然。

欧盟委员会(资料图)

仔细探究欧盟的这些调查,问题重重。首先,其存在严重的选择性执法行为。在众多国家的企业中,唯独中国企业及其关联公司在出口欧盟过程中屡屡成为被调查对象,与第三国产品相比,遭受着极不公平的待遇。就好像在一场比赛中,其他选手都在正常奔跑,而中国企业却被无端设置了重重障碍,这显然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再者,对外国补贴的认定标准模糊不清。企业根本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犯这一标准,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随时可能掉进陷阱。而且,调查涉及范围极其庞大,从公共采购领域到经营者集中领域,中国企业被大量卷入,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应对这些调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

调查程序更是不公开、不透明。企业在参与调查时,完全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更过分的是,欧盟采取的突袭检查等执法手段明显超出了必要限度,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恐慌。同时,对市场扭曲等关键认定主观随意,完全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使得企业在这场调查中无所适从。再加上不合理做法叠加举证责任倒置和严厉惩罚,中国企业在调查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仿佛被一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面对欧盟的这些不合理做法,中国商务部怎能坐视不管?在2024年7月10日,商务部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申请,迅速行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对欧盟的相关做法展开了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商务部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向各个利害关系方核实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然而,欧盟委员会却在此时选择了沉默,未提交答卷及相关评论意见,这无疑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欧盟(资料图)

经过深入调查,截至2024年11月底,结果令人痛心。欧委会依据相关规则发起的多起调查中,在公共采购领域的3起深度调查,涉及的均为中国企业及其关联公司,这些企业在调查的压力下,无奈放弃投标项目,其价值约76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其他受影响项目价值超8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相关企业及其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对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商务部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调查结果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商务部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简写为FSR)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外媒注意到,在一份20页的文件中,中方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欧盟委员会在FSR调查中存在“选择性执法行为”,相关措施给中企造成“严重负担”,并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从去年10月底开始,欧盟委员会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商务部当天发布公告,除了表达对欧盟不当行为的不满,也展现了中方进行贸易磋商的决心与立场,以及基于公平、合理的方式处理中欧关系的意愿。

不难看出,在国际贸易中,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欧盟的这一行为,不仅破坏了中欧之间多年来建立的良好经贸合作关系,也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欧盟(资料图)

在未来,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走向何方,备受关注。一方面,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与欧盟进行平等、公平的贸易磋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中欧作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合作共赢才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欧盟也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停止对中国企业的不合理调查和限制。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行为都将难以得逞。我们期待欧盟能够尽快改正错误,与中国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否则,最终受损的不仅是中国企业,也将是欧盟自身以及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希望欧盟能够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抉择,让中欧贸易关系重回正轨,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0 阅读:54
兆视观察

兆视观察

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