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大面积反弹,需要戴口罩吗?中疾控和专家给出了不同答案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4-17 13:24:03

经历了漫长的三年疫情,特别是经历了刻骨铭心的2022年12月份,我们以三年的众志成城和一个月的痛苦煎熬,终于印证了“大疫不过三”的“定律”。以2023年春节作为分水岭,我们迎来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当大家自由行动,自由呼吸的时候,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却开始悄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数据不会撒谎。我国新冠检测阳性率于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之后持续下降,今年2月6日为1.5%,整个3月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然而,进入4月份之后出现反弹,4月6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是1.4%, 4月13日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3%,基本回到了2月初的水平。

从境外的相关报道看,情况似乎更为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个月内,东南亚新冠感染增长481%。据媒体公布的数据,3月份印度病例激增13倍,为应对这一波疫情,印度进行公共卫生模拟演习,重新实施“口罩令”并恢复疫苗生产。

新加坡的疫情形势似乎更为严峻,在三月的最后一周,新加坡出现2万8410起新冠病例,比前一周的1万4467起增加一倍。

面对再次反弹的疫情,大家开始犹豫,刚刚摘掉的口罩是不是又要戴起来啦。对此,中疾控给出了建议,要求新冠感染者、有症状者,以及进入疫情发生聚集区、医院和养老院等重点机构的特殊人员佩戴口罩。此外,还列出了建议佩戴口罩的4种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从中疾控给出的建议看,进入绝大多数场所,都应该佩戴口罩,这与疫情放开之前非常相似。

对此,我国著名医疗卫生专家钟南山院士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建议。在3月31日的一个研讨会上,钟南山院士指出,“如果长期佩戴口罩,鼻腔缺少刺激,对产生抵抗力是不利的。”钟南山说道,除医院等特殊环境外,进入4月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可以不再佩戴口罩。

病毒并没有消失,甚至还在我们身边,但危害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戴口罩,就短期预防应该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可能不利于自身抗体的形成。

看到这里,左右为难了吗?您更赞同谁的建议?欢迎留下您的意见。​

0 阅读:185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