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正在向连长讨要212号"虎"式的某倒霉炮手。
发动机响起来啦,发动机又不响啦,这是我们最爱的歌谣。坦克后退了,坦克前进了,或早或晚,你什么时候有空啊,你就可以举举炮弹,完全不需要等待,发动机响起来啦,发动机又不响啦,这是我们最爱的歌谣。我们的虎式,噼里啪啦,所有的轮子上下翻飞,扭杆断了,多么壮观,在罗斯托夫,什么都会被修好。——第503重装甲营营歌,节选自《第503重装甲营战史》
因为重达57吨的吨位所带来的一系列故障问题以及行车事故,人们更习惯于批评"虎"式那糟糕的可靠性。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的话,"虎"式单位的后勤维修保障部门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劳模单位。诸多重装甲营作战部队的回忆录都表示了对后勤维修保障部门的官兵们的感谢。
我仍旧记得托马斯·延茨(Thomas Jentz)所作的一个统计(见下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间,根据返修的坦克数量,可见"虎"式的可靠性并不比IV号坦克差多少,在东线甚至还要高于"豹"式。除去这个表格因为计算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文章前呈现这个表格仅仅是为了表示,维持"虎"式的可用率,需要消耗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维修部门的努力,而在维修部门之中,承担野战救援任务的回收排往往需要冒着战火从交战区将抛锚坦克拖回野战修理厂,由熟练的维修人员们进行修理,让趴窝的"虎"式起死回生。对于"虎"式重装甲单位而言,维修部门在其作战生涯中起到了类似于齿轮一样的重要作用,没有维修人员的努力,一切的作战都是白日做梦。
本文旨在为各位读者揭开"虎"式单位日常生活中与野战救援有关的一角,援引了"虎"式手册,部分重装甲营的报告,以及照片来佐证接下来的结论:在"虎"式的野战救援中,除了使用牵引车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之外,前线官兵实际上更常用另一辆正常"虎"式来代替牵引车,这样的违规操作及其普遍,其原因只能归结为牵引车辆的强度不足以及牵引设备的不适配,而等到最适合用来救援"虎"式的"豹"式抢修车开始分发到各营时,已经是1944年的1月了。
在本文撰写的过程中,某召之即来的工程师@锅从天上来 对文中的汽修名词及汽修知识进行了校对,在此对他表示感谢。
此表格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是可用率
D 656/27 给出的指导意见
野战救援:
箴言:谨慎小心、多加思虑和照章办事 —— 救援很快就能完成。
就像你得帮助你的战友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照顾好你的钢铁战友——"虎"式,当它发生故障瘫痪的时候,你要想方设法把他带回去。
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用另一辆"虎"式来帮你更快地脱离困境,但最好避免这样做。(Notfalls kann die ein tiger - kamerad flott machen,aber vermeide es.)
(如果你的"虎"式抛锚了,)最好放弃一切凭借(抛锚"虎"式)自身的动力脱离困境的想法,因为这么做一点用都没有,只会折磨引擎和传动系统罢了。
你该做的是:
报告情况,让专家来处理!与此同时,做好救援准备,你应当注意到以下几点:
(驾驶员)古斯塔夫(Gustav):
放松履带,或是拆开履带,检查一下行走装置的情况,这样做就能减轻拖曳时的阻力。
移除变速箱的主轴,将螺栓复位,这样做就能让变速箱停止工作,但能正常刹车。
(译者注:此处为直译“baut die Vorgelegewellen aus, setzt aber die Schrauben wieder ein.”,实际的操作用老司机的话来说就是摘空档,然后复位螺栓,固定空档。)
(装填手)胡森萨克(Hulsensacke)和(机电员)皮普莫茨(Piepmatz):
清除履带和车体前方的障碍物,这样做减轻回收车辆的难度。
(车长)施伦马克(Schnellmerker):
检查牵引锚点并准备合适的工具:套筒加长杆,牵引杆,挂钩,绳索和绞盘,如果需要用到绞盘的话,以上这些工具都是必需的。
不要浪费时间,否则你会受到训斥!
立即将坦克的受损情况以及救援的途径报告给回收部队的指挥官,然后每个人都得伸出援手!
一旦做好准备,坦克就能用串联的牵引车拖曳走。当过桥、涉水或通过狭窄的道路时,要像看门狗一样保持警惕。
与牵引车保持联系,多花点功夫指路,不然(救援你的)战友们会侧翻,或者坦克将再次动弹不得。
深陷泥泞的第502重装甲营第1连的21号“虎”式,其车组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在等待回收排的牵引车。注意照片中“虎”式的一侧牵引环扣已经安装好了牵引缆索。
摄于1944年6月第502重装甲营在奥斯特罗夫(Ostrov)附近进行野战演习期间,第3连的302号“虎”式不慎陷入沼泽,车组成员做好牵引准备并安装好牵引缆索后,就开始趁机摸鱼了。
重装甲营的报告
帕德博恩(Paderborn)的"虎"式乘员培训学校对第501重装甲营,第502重装甲营和第503重装甲营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归档总结,这份总结报告发布于1943年6月8日,其中提到了"虎"式重装甲营的使用经验:
维修排的指挥官从重装甲营的指挥官那里接收命令。维修排经常需要紧跟战斗部队的脚步。5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Zgkw.18t)即可满足一个"虎"式连的维修需求,因此一个"虎"式营总共需要15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救援一辆"虎"式通常需要3辆牵引车(Zugmaschinen),只有在道路的路面良好时才需要2辆。在一些难以通过的地形,冰,雪或泥地上,通常需要6-8辆牵引车进行拖曳,除此之外还需要2辆(牵引车)来专门给"虎"式制动。在东线南部,那长达150km的救援距离上,前线部队不得不使用另一辆"虎"式来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工作,因为(维修排的)牵引车们要么因为使用过度,要么因用于进行列车装载而大量损坏了。
1943年3月18日,第501重装甲营营长吕德尔(Lueder)少校写下一份关于在突尼斯使用"虎"式经历的报告:
在硬地上,抛锚的"虎"式能轻易用2辆牵引车进行救援。"虎"式可与牵引车通过牵引杆刚性连接,一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的马力就足以救援一辆"虎"式,但如果救援距离比较远的话,1辆牵引车就不够了,来自"虎"式的反作用力容易导致牵引车侧翻。因此,(如果救援距离较远,需要使用2辆牵引车,)第2辆必须使用缆索与第1辆牵引车相连接,这样才能让与"虎"式直接相连的那辆牵引车保持正常行驶。保证2辆牵引车受力均匀是成功救援的决定性因素。在拖着"虎"式翻山越岭时,如果地形崎岖,坡度陡峭,大起大落,那就还得再加上一辆用于压阵的重型车辆(最好是辆III号坦克),否则,"虎"式在下坡时将会难于控制,甚至会发生侧翻。如果要回收的"虎"式的履带损坏,而且在回收前没条件重新把履带装上,那么就必须得将一整条履带都卸下,让"虎"式只使用负重轮来行驶。用这样的办法,在(救援路途)绵延长达100km上的"虎"式的回收也是可以完成的。(在进行救援时)严格地保证一个基本规则被遵循——断开终传动,以避免(拖曳)对变速箱和转向装置造成损坏。软地上抛锚的"虎"式可以用2辆牵引车进行救援,而1辆III号也能用于对软地抛锚的"虎"式进行救援。在战况紧急,没有援助时,在忽略(牵引会对"虎"式的)悬挂或履带(造成)损坏的前提下,1辆III号可以将1辆抛锚"虎"式从敌军炮火可威胁到的地区紧急拖离,其救援距离为1 - 3km。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将救援距离限制在很短的距离内,因为对于III号而言,拖动"虎"式将会给III号的转向制动器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使用另一辆"虎"式来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的策略实际上还算不上圆满,因为缺乏可用的刚性拖曳装置,而且"虎"式车身后面的牵引环扣无法使用。牵引杆,特别是牵引车所配备的"Herzstück(即牵引轴)",与"虎"式车身后面的牵引环扣并不适配。当然使用另一辆"虎"式来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只是一个假设罢了,除非抛锚的"虎"式处于敌军炮火之下,而且救援的距离很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对于"虎"式的救援而言,牵引车(本身的强度)还是太弱了,它们很容易(因为"虎"式的沉重吨位)发生断轴事故,因为它们车身后面的横向框架的强度不够,没有足够牢固地附着在侧梁上。
摄于1944年4月,正在由牵引车进行救援的第502重装甲营的204号“虎”式,其损坏的左侧履带被卸下,堆在炮塔上。
在遥远的东线北部,列宁格勒的前线上,在秋冬季节的恶劣地形造成这批"虎"式的经历与它们的同僚在北非的遭遇截然不同。装备着最初的那批"虎"式的第502重装甲营已经部署在列宁格勒的前线有5个月之久了。1943年1月29日,第502重装甲营机械工程师,第2维修排排长,技术军士长诺伊贝特(Neubert)撰写了一份关于"虎"式的技术报告:
I、经验表明,整个牵引装置的强度都不足,十分脆弱。牵引杆会扭曲,螺栓会卡住。尽管进行了加固,但在倾斜的地形上,"虎"式的反作用力太强,整个牵引装置都会扭曲变形。II、18吨半履带牵引车太轻了。在恶劣的地形上,仅靠3~4辆牵引车几乎不可能对一辆"虎"式进行救援。在坡地上,"虎"式甚至还会让牵引车发生侧翻。强大的制动能力是必需的。试验表明,在坡地上,必须使用3辆牵引车在"虎"式前面进行牵引,而2辆牵引车连接"虎"式后面来进行制动。 建议为每个重装甲营分配两辆"虎"式底盘(受损车辆)作为救援车辆。III、使用4~5辆牵引车对"虎"式进行救援。因为救援队伍的长度,将会对救援路线的所有交通造成阻碍。列队行进非常困难,而突然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对每座途经的桥梁都必须检查其承载能力,而在夜间时会很难发现凹穴或是其他障碍物,因此在夜间进行长距离的回收是不可能的。IV、使用4辆牵引车对"虎"式进行救援时,一旦救援距离超过150km,将造成所有牵引车辆的离合器和变速箱损坏,变速箱必须更换。V、在恶劣的地形上,装备了橡胶垫的防滑雪地履带的半履带牵引车完全不适合用来对"虎"式进行救援。其履带太脆弱,甚至会断裂,而没有橡胶垫的履带也是同样的情况,不仅会打滑,还会被扯断。牵引杆太脆弱,在牵引时不仅无法拉动"虎"式,还会崩断。在坡度10%的斜坡上,救援1辆"虎"式需要使用5辆以牵引杆连接的牵引车,绞盘的螺栓也会断裂,因为它们的设计承重仅为7,33吨。因此,即使用上2个滑轮与2辆牵引车,也几乎不可能让一辆抛锚的"虎"式通过踏板装载上火车。牵引车必须配备更坚固的牵引杆。以及亟需开发出更好的牵引车辆。试验表明,在恶劣的地形上,使用另一辆"虎"式来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VI、为了对"虎"式进行救援,一个维修排至少要有6辆救援车,这6辆救援车里还得有1辆配备6吨起重机。由于第502营被分成2个部分进行作战,每个部分都配备1个维修排。我们的第2维修排只有3辆牵引车,其中1辆还因为传动损坏而无法使用。因此很难对1辆"虎"式开展救援工作。由此,每个独立的"虎"式作战单元都应配备6辆救援车。VII、牵引装置的改进由维修部队完成。然而,仍然有必要在国内开发出更好的牵引装置,保证与坦克配套兼容性,并直接由组装厂交付到救援排。VIII、建议设计一种可以安装在"虎"式坦克的引擎排气管左右两侧的牵引装置,以允许在没有援助或是其他的紧急情况下,能够用另一辆"虎"式来对抛锚"虎"式进行救援,让抛锚"虎"式立即脱离危险区域。在战斗中使用牵引缆索来对"虎"式进行救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还得从"虎"式的车体上把牵引缆索给拆卸下来,而采用连接叉将它们在车上的方式十分费时,而且连接叉完全不适用。理由:a、材料太脆,容易断裂;b、所有的连接叉,包括螺栓在内,都会扭曲变形,这使得它们很难从坦克上面卸下来。
第502重装甲营的1辆“虎”式在通过木桥时不幸压断桥梁而侧翻在河床上。回收排的5辆牵引车已全部到位,准备动用全排的人员和设备对这辆侧翻“虎”式进行救援。
摄于1944年初,第509重装甲营一辆战术编号不明的“虎”式坦克因故障而抛锚,其车组乘员已经做好了救援准备,在车首的牵引环扣上安装好了牵引杆。
摄于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大德意志”装甲团第13重装甲连的回收排的2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正在将1辆抛锚“虎”式从战斗区域拖走,注意车辆之间相互连接的牵引杆。
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在1943年4月14日发布了一项规定:
只有在极其有利(大致满足严苛的牵引条件)的情况下,"虎"式才能凑活用3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来进行救援。
对一辆抛锚"虎"式进行救援所需的车辆数目取决于地形以及天气。然而,"虎"式那将近57吨的体重让每次救援都变成了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维修人员被送往第503重装甲营的集结地,那里专门举行了一次关于"虎"式救援的培训。
在进行“虎”式救援时,18吨半履带牵引车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没有足够的路面附着力,而使用坦克来代替半履带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个情况。然而直到1944年1月,“虎”式单位才开始正式装备“豹”式底盘改装成的“豹”式救援车(Bergepanthers)。
尽管1942年时,德国就已经在尝试制造一种全履带的救援车来对抛锚"虎"式进行回收,并完成了样车,但直到1943年7月,第一批"豹"式救援车才开始正式投产,到1943年8月,第一批带绞盘的"豹"式救援车投入生产。
佐以照片及战史的实际救援案例
1943年2月16日,第503重装甲营轻型坦克连在撤退途中穿越结冰的米乌斯河(Mius river)时,编队里的最后一辆坦克——103号III号坦克不幸压碎了冰面,沉入河底。车长敦克尔(Dunkel)下士的遗体最终没有找到,可能是被水流冲走,而格罗瑙(Gronau)代理下士,舒尔特(Schult)上等兵,格罗斯曼(Großman)装甲车二等兵的遗体在被打捞上来的103号III号坦克里被发现,他们后来被安葬在普罗克斯科耶(Prokrowskoje)的士兵公墓中。车组5人里,只有炮手林瑞普(Linrep)上等兵及时逃生。
3月底,米乌斯河解冻后,回收排开始对103号进行打捞。至少需要4辆半履带牵引车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一名指挥官站在车上,同时向所有的牵引车发出信号,最开始的那辆半履带车虽然没有在镜头中出现,但它已经开始往前开了。
之前站在半履带车上发号施令的指挥官上去查看即将被拖上岸的,先前被封冻在河中的103号,其炮塔储物箱背面的战术编号清晰可见,注意地上的牵引缆索。
被成功打捞上来的103号III号坦克。
打捞工程示意简图
1943年2月38日,第501营在亨特山谷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仅剩少数几辆“虎”式能沿路撤回玛特尔(Mateur)。如图所示是两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拖曳着受损“虎”式撤离战斗区域。
由于机械故障,第813号“虎”式只能由维修部队的牵引车拖走,注意炮塔上穿着工装的维修人员。
摄于1944年春末,第507重装甲营的301号"虎"式陷在泥泞中,正准备由另一辆"虎"式进行违规操作将其拖出泥潭,在其左前方准备进行救援的"虎"式坦克是当时配属于米特迈尔战斗群(Kampfgruppe Mittermeier)的第503重装甲营122号"虎"式。
摄于1943年5月间第503重装甲营在哈尔科夫西南地区进行演习时,该营第2连第4排的排长座车241号"虎"式在训练期间侧翻到一个泥坑里,最后由132号和233号两辆"虎"式进行救援,成功将其拖出泥坑。
摄于1943年夏季,于96.2高地附近,这两辆"虎"式都隶属第502重装甲营,一辆"虎"式正准备对陷入泥泞而抛锚的"虎"式进行救援,抛锚"虎"式的一根排气管的护罩已经在战斗中丢失了。
下图这一系列的照片摄于1943年10月,第503重装甲营在斯纳门卡(Snamenka)附近的地区休整,第3连在训练期间遭遇了一起事故。行军途中,321号和332号"虎"式坦克打算直接涉水过河,结果陷入瘫软的河泥中动弹不得,有了前车之鉴,第3连随后搭建了临时桥梁以便其他"虎"式能正常通过,下面这张照片展示了正在通过临时桥梁的331号,照片左侧是深陷泥潭的321号,而被困在另一侧332号并没有在下面这张照片中出现。
被困在临时桥梁右侧的332号。
332号的车组乘员正在做救援准备以接受另一辆“虎”式的牵引,照片中的车组乘员正在从332号的车身上拆卸牵引缆索。
车组乘员正在寻找“虎”式车身后面的牵引环扣以安装牵引缆索。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332号车身前堆满了淤泥,对比之下,把它向后牵引出河滩的救援难度显然更小。
另一辆“虎”式在河岸上倒车,正在将332号从泥泞中抢救出来。
在与上面这一系列照片同一时期的另一次训练中,倒霉的332号再次陷入泥滩中动弹不得了,在照片左边准备对332号进行救援的是321号,也就是上面一系列图片中的另一辆抛锚"虎"式。
这次救援的最后,靠2辆“虎”式合力,才将332号成功拖出泥滩。
摄于1944年春季,第506重装甲营的几辆"虎"式试图涉水过河,但不幸的是只有1辆"虎"式成功上岸,剩下的4辆都陷入河滩的淤泥中。照片展示的是1辆抛锚"虎"式正由另一辆"虎"式(照片中只能看到它的储物箱)进行救援。正在被牵引的"虎"式车身后面的牵引环扣上连接着2条牵引缆索。
摄于1944年3月11日,武装党卫军第3装甲团第9重装甲连902号"虎"式正准备将抛锚的913号"虎"式拖回野战修理厂。
摄于1944年6月14日,维莱博卡日之战后第2天,武装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第2连的222号"虎"式正牵引着13日上午在维莱博卡日的战斗中受损的231号前往野战修理厂。
参考
《“虎”式坦克作战手册》《第503重装甲营战史》《泥泞中的虎》《Germany's Tiger Tanks, D.W. to Tiger I: Design,Production & Modifications》《Germany's Tiger Tanks, Tiger I and II: Combat Tactics》《Der Tiger: Vol. 1: Schwere Panzer Abteilung 501》《Der Tiger: Vol. 2: Schwere Panzer Abteilung 502》《Der Tiger: Vol. 3: Schwere Panzer Abteilung 503》《Tiger in combat》 Vol. 1 & Vol. 2 & Vol. 3《Repairing the Panzers German Tank Maintenance in World War 2》Vol. 1 & Vol. 2《Owners' workshop Manual 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 Ausf.E (SdKfz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