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T-34比,德国坦克就是垃圾”
亚历山大·博德纳里,T-34坦克车长,苏军第20坦克旅
“苏联的T-34坦克很优秀,但无法和我们的虎式坦克匹敌”
奥托·卡利乌斯,虎式坦克车长,德国陆军第502重坦克营
“这不是一篇《战争雷霆》或《坦克世界》的软文,但可以确定的是,阅读本文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上述游戏中的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T-34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对它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几乎没有书籍会刻意忽略,这些书籍对T-34有着极高的评价,“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超越时代的坦克”“打碎闪电战神话的武器”……这些只是其称号中的一小部分。
在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境内的各个主要城市中,几乎都会有一座T-34纪念碑,毫无疑问,任何这样的纪念物,都象征了某种与之关联的传说和信念。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今天的T-34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武器,而是一个与历史、宣传和信仰糅合在一起的神秘集合体
不仅如此,甚至不关注历史的人们也爱上了T-34——这是因为它们在电影和游戏中的表现,T-34拥有优雅和粗犷并存的外形,是防护和火力的完美结合。虽然如今,第一部支持操纵T-34的游戏已无从考证,但从《战地1942》到《使命召唤》,从WOT到WT,它们始终有着抢眼的地位。
《战争雷霆(上)》和《坦克世界(下)》中出场的T-34坦克,可以注意到其炮塔和负重轮等细节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3D模型取材上的不同,在现实中,由于生产时间、使用工艺、制造地点不同,相同型号的T-34之间的细节差异可能有上百处之多
今天,在书籍和游戏中接触过这种坦克的人清楚,上述赞誉,主要源于其搭载的大口径主炮、倾斜式装甲和大功率柴油机;这些元素赋予了T-34火力和生存性,并让它比多数对手更为灵活敏捷。不过,据说崇拜往往是盲目的,在当年老兵们的回忆中,T-34使用了劣质材料、质量不佳、问题此起彼伏,而在今天,很多人却将这种“原始”视为一种优点。
这也就引出了本文讨论的问题:T-34究竟是怎样的武器?事实上,由于其服役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其优劣决不能一概而定,必须放在特定的时期加以判断。不仅如此,介绍这种坦克的优劣之前,我们还必须理清若干误区。
误区1:在1941年,数量稀少的T-34不足以扭转溃败
与我们想象的相反,T-34在现实中并非所向披靡,甚至在其性能优势最明显的1941年都是如此,相反,它们虽然在个别场合在给敌人带来了心理震撼,但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战后苏联宣传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它们数量稀少,以至于根本无法阻止德国坦克“潮水般的攻击”。但统计数字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从1941年6月到12月,苏联方面有3017辆T-34赶赴前线——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以二战初期的标准尤其如此。
T-34 1940年型的装甲布局示意图,可见其正面、侧面和后方装甲厚度均为45毫米,在1941年可以防御绝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射击
不就如此,你还会发现,在这段时间,与同一体量的德国坦克相比,T-34甚至拥有数量优势。从6月到12月,连同增援在内,德军在东线共投入了2686辆三号、四号坦克以及突击炮,其中还包括了安装小口径火炮的三号坦克早期型,在上述装甲车辆当中,火力最强的莫过于突击炮和四号坦克,但它们只安装了一门短管的75毫米炮,而且只有在发射钨芯穿甲弹时,才能在500米外击穿T-34的车体。
在防护领域,它们和T-34差距巨大,比如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只有30-50毫米。可以负责任地说,抛开乘员、地形等因素,在一对一的正面交锋中,德国坦克要想击毁T-34,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1941年,德军装备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它们设计于1930年代,在与T-34的性能比较中处于劣势
这就产生了一个尴尬的悖论,虽然T-34纸面性能胜于德国坦克,在数量上比同类德军坦克多10%,但战斗的结果却是一边倒的。对于这一匪夷所思的事实,苏联历史书上还经常抛出另一个原因。
误区2:1941年,T-34零敲碎打地投入了战斗,导致其优势无从体现
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事实呢?事实上,在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这些T-34坦克,实际和更强大的KV系列坦克一道,被集中部署在了重点作战方向上的骨干部队当中。比如说,在西部特别军区,第6机械化军麾下的第4和第7坦克师中,就有238辆T-34和KV系列坦克。而在基辅特别军区的第4机械化军中,其下属的第8和第32坦克师也共有313辆T-34和99辆KV。考虑到T-34、KV坦克的性能——在1941年,被誉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机动打击力量,这些部队也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由于在战争初期损失巨大,这种编制只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在1941年8月之后,苏军对装甲部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许多坦克师的残部被改编为坦克旅。每个旅在理论上拥有29辆T-34或KV坦克,以及至少38辆轻型坦克——可以看出,其中T-34和KV坦克仍然占据了一个较高的比例。
1941年夏季,准备开赴前线的T-34。在1941年初,其部署就遵循着“集中使用”的原则,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其表现仍然非常糟糕
那么,在宏观战略上,T-34坦克的部署是否如此呢?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在战争爆发时,苏联一直将机械化军视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其作战任务非常明确,这就是对敌军主力发动致命一击。至于后续组建的坦克旅规模明显更小,但在部署上,苏军从来没有放弃“集中使用”的打算。
按照当时苏军的作战指导纲要,这些坦克旅经常作为集团军、方面军,乃至最高统帅部的预备队投入战斗,用于抵挡德军的大举突破。另外,考虑到当时德国人日益稀薄的兵力(每个装甲师不足100辆坦克)、以及被不断拉长的战线——与对手相比,苏军在坦克的使用上,并不存在过度分散的问题。
误区3:即使是1941年,T-34的表现也充满了亮点
按照1941年的统计数据,在永久损失方面,苏军坦克大致相当于德军的7倍,而如果将德军所有的全履带装甲车辆(如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火炮等)包括在内,这一比例也能达到6.6:1。而在苏联永久损失的约20500辆坦克当中,又大约有2300辆T-34和900辆KV。
毫无疑问,仅仅这一数据,就足以反驳本节标题中的说法。不仅如此,与优异的纸面性能相比,其战场表现实际相当拙劣。我们不妨做一个激进的假设,即只算T-34和KV系列同德国坦克的损失之比。此时,其数字仍然是3200辆对2300辆,或者说1.39:1——换言之,即使在这个激进的假设下,T-34的表现仍是彻底失败的。
1941年,在白俄罗斯境内,两辆T-34(右侧)因为渡河地点选择不当、陷入沼泽而被乘员自行炸毁,在图片左侧还可以看到一辆相对老式的BT系列坦克,在当时,很多T-34的损失都是由于乘员操作不当所致
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但大多根源可以追溯到苏联军队自身,尤其是斯大林对战前局势的误判,这一点不仅导致了苏联陆军的一溃千里,也导致了T-34的折戟沉沙,在损失的2300辆T-34中,许多都是使用不当的牺牲品,在战争爆发初期的混乱中更是如此。
最大的问题在于乘员缺乏训练,在1940-1941年,苏军的坦克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编,在这些改编中,原先的坦克旅被合并为机械化军,但在战争爆发时,无论是这些部队的军官,还是下级单位的坦克兵,都缺乏足够的培训。同时,为了保密,许多苏军的T-34战前实际实际是被封存在仓库内,乘员甚至没有时间熟悉其机械结构。在1941年,苏军实际是驾驶着一种完全陌生的坦克投入了战斗。
1941年秋季,被抛弃的T-34,隶属于苏军第32坦克师,执照在照片中,我们看不出其车体有被炮弹击穿的迹象,在当时,许多T-34实际是因机械故障无法回收而被抛弃的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后勤领域,许多T-34缺乏配套的穿甲弹,甚至处在没有弹药的尴尬状态下,而在苏联军队中,其76毫米炮弹的到位率只有规定的12%;至于其维修部门也严重缺乏牵引车和拖拉机。于是,在战争爆发的最初几个月,许多T-34实际是在受损后被乘员自行炸毁了,或是简单地抛弃在战场上,这构成了T-34表现不佳的另一个因素。
不过,即使我们假设,在当时损失的T-34中,有50-60%是由于后勤问题或操作不当,其战损的T-34仍达到了1000辆以上,考虑到当时德军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这一数字仍然相当耸人听闻。
1941年夏季,一辆T-34在进行回收时,因遭遇袭击,意外与前方的牵引车相撞,而被彻底炸毁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除却战略失误和后勤补给,还有什么导致了T-34的惨败?此时,我们的目光只能聚焦于这种武器自身:事实上,如果详细分析这种坦克,仍不难发现其中仍有许多无法用数据表现的缺陷。1941年,一份来自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所属部队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份报告中写道:“一个英勇的37毫米炮炮组宣称,他们23次命中了一辆T-34,但最终只卡住了对手的炮塔座圈。”
按照传统的理解,上述报告只能证明“T-34的优异性能”,因为作为德军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在500米外,37毫米炮只能击穿29毫米的60度倾斜装甲,而T-34的正面倾斜装甲厚度达到了45毫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报告反映出的问题是,驾驶T-34的苏联车组,居然能坐视对手连开23炮——按照二战期间普遍的经验,一门反坦克炮在开火3-4次之后,就会遭到对方的猛烈反击。
1941年,一辆T-34与德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同归于尽。在卫国战争初期,许多车组选择了这种战斗方式。在反映出乘员英勇无畏的同时,这种方式也表明,当时T-34的车组训练不足,观测设备也存在问题,使得他们宁愿选择撞击
史诗背后
除却乘员训练不足、战备不充分之外,T-34的设计缺陷也不容否认。从许多角度看,1941年时的T-34并非一种完善的设计,它的原型车在1939年才建造完毕,并且随着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被仓促从试验场推向了生产线。在工程师和军方眼中,T-34也绝不是完美的“全能坦克”,相反,它只是一种取代老式坦克的权宜之计。
1940年,T-34原型车在三档车速状态下从一圈铁丝网上碾过,目的是检验遭遇障碍时传动和行走系统的可靠性。虽然T-34在纸面上性能优秀,但当1940年,第一批该坦克装备部队时,部队的评价却相当糟糕,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火炮容易卡壳、精度也太差;其次是动力系统故障频发;另外,其观瞄设备
就在服役后不久,部队的意见纷至沓来,在1940年,苏军甚至有停产T-34,转而生产T-50轻型坦克的打算,同时,其改进型的开发也在进行中,其中一种是T-34的改进版A-41和T-34M,它增强了防护、改良设备,并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而更激进的型号被称为A-44——这种坦克将发动机完全前置。按照工程师们的回忆、和军方的命令及文件,T-34将在1942年被上述坦克取代,至于已完成的车辆,也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回厂进行改进。
但突然爆发的战争打乱了军方的部署,面对战争初期的溃败,苏联红军冒不起停产T-34的风险,否则的话,坦克部队将会无车可用,战争也会以一败涂地结束,于是,T-34的弊病也被延续下来。
如果苏德战争晚两年爆发,届时德军遭遇的可能不是更多的T-34,而是它的后继型号,如上图中的T-34M和下图中的A-44,前者可以看做T-34的大规模改进型,更换了火炮,安装了车长指挥塔,正面装甲提升到60毫米,而后者则是一种全新的型号,这里展示的是一个安装57毫米炮的方案,其车体正面装甲达到了至少75
在T-34的固有缺陷中,双人炮塔所受诟病最多,在其中,车长除了要指挥其它三名乘员,判断战场局势,还负责火炮的瞄准和开火,如果这位车长碰巧还是排长,他还需要通过无线电和旗语等方式,协调其它车辆展开行动——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他很容易陷入手忙脚乱中。
更尴尬的是,按照早期T-34的配置,车内的乘员还常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观察视野很差,而且观瞄设备的质量极为低劣。和游戏不同,你在现实战场上几乎不具备宽阔的第三方视角,相反,你钻进坦克、盖上舱盖、处在漆黑一片的车内时,你便只能透过车辆附带的设备,看到战场上一个狭窄的区域。
WT中的T-34结构示意图,和同期德国坦克相比,T-34的炮塔乘员只有两人,而不是三人
和同期的德国坦克相比,T-34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1941年的T-34没有安装能观测周边360度地区的车长指挥塔,而是只有老式的观测潜望镜,更加不幸的是,由于担心潜望镜镜面在炮弹冲击下破裂,苏军其镜面的材料不是玻璃,而是经过抛光的钢铁,由此提供的成像质量不难想象——虽然后来铁制镜面换成了一块玻璃棱镜,但其质量仍然极为糟糕。第225坦克团的谢尔盖·阿利亚回忆说:
“它们是用丑陋的黄色或绿色有机玻璃做的,提供的是完全扭曲失真的画面。靠这样的潜望镜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任何东西,更何况我们还是坐在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坦克里。”
这也是为什么,为看清战场,苏联车长通常选择打开舱盖——这实际是把自己暴露在了枪林弹雨下。至于同样的尴尬,还存在于通信领域。在1941年2月,一个德国中型坦克连的编制中,超过40%的坦克装有收发两用电台,同时,在每辆坦克车内,都安装了内部通话装置——这保证了战场上的沟通顺畅。而在另一面,1941年的T-34部队却离这个标准相去甚远。
在战争期间,由于多数T-34没有指挥塔,车长只能打开舱盖观察战场,这增加了其中弹的危险性
在战争爆发时,超过60%的T-34的电台没有到位,至于安装了电台的车辆,其设备的效率非常之低,其工作距离只有6公里,而且非常难以维修,另外,T-34的车内通话装置也不甚理想,车长与驾驶员的主要沟通手段是由前者用靴子踩后者的肩膀。
第225坦克团的谢尔盖·阿利亚证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脚来发信号,车长踩我的左肩或右肩,然后我就相应地左转或右转。”
T-34装备的电台实物,拙劣的质量限制了其战场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问题完全无法体现在性能表中,但它带来的后果却相当严重,让在德国方面的文件中,曾经这样描述T-34,其特点被概括为“低效、无序和混乱”:
“T-34……更喜欢像母鸡带小鸡一样聚集在一起,由于视野有限、而且将精力集中到了瞄准和开火上,一些坦克指挥官缺乏对战局的整体认识,同样,T-34坦克排很少分别对付三个目标,而是倾向于一致朝排长选择的那个目标开火,因此,它们实际失去了分散火力带来的优势。”
那1942年呢?
不过,至少以后来的观点看,当年苏军的惨重伤亡并非毫无回报:敌人被挡住了,莫斯科得救了,苏联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恢复。从1942年开始,苏联红军从莫斯科城下出发,向德军发动了一连串反攻。
如果说1941年,是苏联红军历史的低谷,那么1942年就是转折的开始,但耐人寻味的是,T-34这种坦克自身的命运转折,却似乎比局势的变化来得更迟。按照战后的统计数据,从1942到1945年,苏德双方的坦克损失之比仍然分别达到了6:1,4:1,4:1和1.2:1,连同双方的自行火炮在内,这一比例仍然能达到5:1,3:1,3:1和1.3:1。
1942年夏,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附近,一辆T-34在近乎完好的状态下落入了德军手中,该坦克来自第130坦克旅,由斯大林格勒工厂生产,尽管德军的攻势被挡住了,但T-34的损失仍然十分惊人
导致问题的原因很多,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德国工业产能有限,在装甲车辆对比上,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绝对劣势,换句话说,其总损失注定不可能突破一个固定的上限。但另一方面,虽然T-34成了苏军的主力,其指挥、通讯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纸面上的优势却变得不甚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德军装备了两种关键的武器:这就是安装长管主炮的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改进型,它们可以在800米外击穿T-34的前装甲,不仅如此,当时德军50毫米反坦克炮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这给横冲直撞的T-34带来了更多危险。
安装50毫米长身管主炮的三号坦克(上)和安装75毫米长管主炮的四号坦克,这些坦克在防护水平上仍不及T-34,但穿甲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长管75毫米炮,它将炮弹的穿透力提升了将近一倍,从而成了对付T-34的有力武器
另一方面,在T-34的质量和乘员的训练上,种种问题有增无减。1941年底到1942年初,许多工厂被搬迁到苏联腹地,由于行动仓促,大批设备和人员被遗留在了敌占区,而在新厂区,匆忙扩建的厂房很多甚至没有顶棚,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的工人队伍一片混乱。不仅如此,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严冬中,气温很快跌到零下40摄氏度,冻伤和传染病在工人中间肆虐;还有一些工厂,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则直接处在了德国人的轰炸和炮击之下,不难想象,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中,T-34的质量会有多么的低劣。
在苏联183坦克工厂操作自动焊机的女工,她正在为炮塔顶板安装指挥塔
这些T-34的问题首先集中在动力领域,其发动机的质量尤其糟糕,按照苏军的报告,它们只能供坦克行驶80-100小时,接着就会因为故障直接报废。另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在于离合器,它导致驾驶员很难换挡——驾驶T-34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车长阿卡达里·马尔耶夫斯基回忆说:“用一只手扳动换档杆是不可能的,我不得不用膝盖借力,有时则需要机电员在一旁协助。”第20坦克旅的博德纳里回忆说:“如果驾驶员训练得不够好,那么他想换一档时可能换到四档,或者从二档时条到三档,而这可能导致变速箱失灵。”第116坦克旅的基里琴科甚至表示:“驾驶员在长途行军后,体重会减少两到三公斤。”
两名在下塔吉尔工厂进行T-34的装配的少年钳工:斯马兹诺夫(左,16岁)和舒金(右,15岁)。和许多当时的苏联少年一样,他们在战争爆发后放弃学业,响应号召投入了军工生产,虽然热情可嘉,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生产的产品也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
除了引擎低劣、换档困难,T-34的变速器也是一个软肋,它们经常发生故障,导致T-34停止前进。在库宾卡试验场的报告中,这些设备被贬得一文不值:“国产坦克(尤其是T-34和KV)的变速器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战斗车辆的需要,不如盟军坦克和敌军坦克,在制造水平上至少落后了好几年。”
但真正可怕的问题远不止于此,T-34真正的软肋在于装甲。在苏联红军内部,曾对1941年6月到1942年9月、导致T-34战损的原因构成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20毫米炮 4.7%
37毫米炮 10%
短管50毫米炮 7.5%
长管50毫米炮 54.3%
75毫米炮 10.1%
88毫米炮 3.4%
105毫米炮 2.9%
原因不详 7.1%
上述统计无疑耐人寻味,因为从理论上说,20毫米炮、37毫米炮根本没有击穿T-34装甲的可能性,而另一次测试显示,德军50毫米炮弹能在2000米外击穿T-34的侧面。这只能表明——T-34的装甲防护存在严重问题,从而降低了其战场生存性。
被德军75毫米炮弹击中炮盾后、出现焊缝开裂的T-34炮塔,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焊接技术不良,它极大地降低了T-34的抗弹性能
由于稀有金属供应不足,在1942年,苏联坦克装甲的合金成分几乎完全消失,这让T-34的装甲变得极脆,甚至德军的37毫米炮都能通过连续射击将其击穿。更有甚者,由于工人缺乏经验,在车体焊接时,许多部位并没有严密接合在一起,而是用焊料草草掩盖了拼合缝隙了事——这些缝隙有时会宽达十几毫米,一旦坦克被击中,装甲和装甲的结合缝隙便有可能开裂。上述问题,连同仓促被派上战场的乘员(此时,一名坦克手的训练周期被缩短到3个月)、以及军事上的失误一道,引发了极为可怕的损失。
1942年,一些坦克部队新兵正在察看T-34——他们未来的座驾
按照苏联方面自身的统计,在1942年,其损失的15100辆装甲作战车辆中,有多达6600辆是T-34——仅在1942年的夏季战役中,其损失就达到了上千辆,许多单位被成建制地包围和消灭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和德国对手不同,苏联人不仅充分动员了国内的战争潜力,还对1941-1942年的失败进行了分析,他们立足于自身技术相对落后的现实,放弃了追求坦克性能上的绝对优势,相反,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简化生产上。虽然作为代价,坦克的质量急剧恶化,但其产量却因此直线上升。而另一方面,德军虽然损失同样水涨船高,却踏上了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路,一系列理念偏执、过分强调防护和火力的坦克开始在绘图板上成型。
战争中期,搭乘军列源源不断开赴前线的T-34,其产量的增加与造价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但作为代价,其质量的下降也非常明显
按照苏联军工企业的统计,1939年组装的第一批T-34样车,单车造价略微超过595000卢布,但在1942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65810卢布,即大致相当于其28%。同时,T-34的产量则空前提高,达到了12661辆——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1933-1942年十年间,德国坦克的总产量之和。这种取舍让苏联红军得到的好处是,它获得了大举进攻的物质条件。
在1942年,苏军对被打散的坦克部队进行了重组,由此组建了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这些部队以数百辆T-34为主力,尽管其中一部分坦克在质量上存在瑕疵,但数量和冲击力却相当可观。
1943:决定性的一年
由于大量T-34的加入,当时,苏联已经在可以在前线的重要地段、集结多达1000辆以上的坦克,而此时,与之对抗的,往往只有近百辆德国坦克和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武器。
也正是在一年,苏军收复了大半个乌克兰,并在举世闻名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获得了胜利。在这些战斗中,德国人面对钢铁洪流焦头烂额,同时困扰T-34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改进。
1943年夏季,冒着猛烈炮火、带领步兵发动进攻的T-34,他们的数量优势,保证了红军可以多次发起大规模进攻,并逐步收复国土
首先,车组乘员的素质提升了,在后方,他们得到了更充分的训练,其中的重点也从战前的意识形态转向了军事素质领域,而那些九死一生的老兵,则构成了前线部队的战斗核心。
另外,T-34装甲质量和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良,1943年初,制造部门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五速离合器,它大大减轻了驾驶负担。尽管如此,收复失地的战斗仍然是艰苦的,T-34的损失也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
1943年后,T-34装备的五速离合器实物,它的出现让坦克驾驶不再成为一种折磨
按照苏联方面的统计,这一年,苏军共生产了15710辆T-34,而损失达到了14700辆,这些坦克主要是战斗损失。导致上述的情况原因是,随着德军新式坦克投入现役,T-34的火力和防护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是在1942和1943年服役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它们让T-34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943年夏季,投入库尔斯克战役的虎式坦克,隶属于党卫军“帝国”师重装甲连,在车体前方可以看到该师的伪装标识,虎式坦克安装的88毫米炮可以在1000米外轻松击毁T-34,车体正面的100毫米装甲和侧面的80毫米装甲,几乎对T-34的主炮完全免疫,正是因此,它的服役一度在苏军中引发了深深的恐惧
在火力上,虎式安装了一门长身管的88毫米炮,而豹式安装了一门70倍口径的75毫米炮,它们都可以在1000米外击穿T-34的正面装甲。而另一方面,在装甲防护上,它们也较1941-1942年的德国坦克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进。虎式坦克车体正面装甲达到了100毫米,而豹式安装了80毫米的倾斜装甲,其防护性能与140毫米的垂直装甲大致相当。在任何距离上,它们都无法被T-34的76毫米炮击穿。换言之,为了击毁上述对手,T-34不得不采用危险的“近距离开火”战术,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将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接受敌军火力的直接射击——讽刺的是,这也是德国坦克兵在1941年、遭遇T-34时面临的困境。
从1943年后大量装备德军的75毫米反坦克炮,这种武器的出现,使得德军真正获得了有效的反T-34手段
甚至德军步兵的反坦克武器都得到了大幅改良,在1943年时,德军已经大量装备了长身管的75毫米反坦克炮,它们要么采用传统的牵引式设计,要么安装在轻型坦克的底盘上,简而言之,随着德军武器升级换代的完成,T-34的生存概率已经大幅降低。
这一点可以从一些更详细的数据中反映出来,比如说在7月5日-7月20日的库尔斯克期间,苏联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损失了954辆坦克,而参战时,其坦克的总数是631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战役期间,其承受了高达130%以上的坦克损失率。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德军正在检查一辆被击毁的T-34
事实上,如果不是T-34的惊人产量,在1943年夏季,苏军的攻势很有可能无以为继。更尴尬的是,在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都认为T-34的火力和防护已经足够,对其升级几乎不甚热心。这导致了如前所述的局面,甚至可以负责任地说,虽然对于苏联人来说,1943年标志着胜利的曙光,但当时也是T-34最尴尬的一年。
1943年夏季攻势发起前,在南俄草原上待命的T-34。然而在此时,该坦克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已被证明落后于时代
1944-1945:争议的T-34-85
库尔斯克战役后,上至苏联最高领导层、下至各个部队指挥层,都对T-34表现出了不满,这催生了其最著名的改进型——T-34-85。现有资料显示,T-34-85在1944年初陆续投入使用,但围绕这种改进型的优劣,历史学家们依旧争论不休。关于T-34-85诟病最多的是,其装甲只进行了有限升级,其车体正面、侧面的装甲都只有45毫米——与1941年的标准依旧齐平。
T-34-85艺术画,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安装了85毫米炮的大型炮塔
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在1944年,苏联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胜利、进而收复了全部国土,但T-34的损失仍然居高不下。在这一年,苏联共有23700辆装甲作战车辆被完全摧毁,其中58%是T-34,而后者中又有大部分是T-34-85,相较之下,这一年,德国在东线共损失了约7500辆装甲作战车辆,这意味着,苏军击毁每一辆德国战车,自身的损失就相当于敌人的三倍。
除却自身没有重大改进这一因素,在1944-1945年,T-34的对手们也更加难缠。在这一年,豹式坦克已经成为德国装甲师的标准装备,后者麾下的两个营中,就有一个是豹式坦克营。同时,更强大的“虎王”坦克也陆续投入了使用,而反坦克部队上,德军的战斗力也有了堪称飞跃的改进。
1944年,出现在东线战场的“虎王”坦克
在1944年,德军对步兵师的编制进行了调整,并为每个师配备了一个装备突击炮或“追猎者”歼击车的反坦克连。同时,更先进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和“猎豹”也从当年年底相继服役,甚至普通士兵的武器也发生了改变——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军开始大量配发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这给攻入德国城市的T-34带来了额外的危险。
1944年陆续出现在东线战场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它们主要装备于步兵师麾下的反坦克营,以机动性强、质量可靠而著称
而在另一面,与原型相比,T-34此时的重大改进仅仅是更换了炮塔。不过,需要客观地指出,这种“有限改进”也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新安装的85毫米炮,它能在1000米外击穿的85毫米的垂直装甲,性能较T-34-76提升了一倍,另外,这种火炮实际是由高射炮改进而来的——只需要利用原有的图纸,后方就可以迅速完成弹药和火炮的生产。
更重要的是,这一决定还迎合了当时的战略需要:由于T-34-85的改动相对有限,因此各工厂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T-34-85的转产,进而保证其投入1944年6月中旬开始的夏季攻势;此外,随着苏军转入大举进攻,坦克部队的角色也从迎击德国装甲部队,转向了攻击敌方的坚固阵地——而85毫米炮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新的需求。
1944年秋季,被击毁于德国东普鲁士地区的T-34-85,隶属于第2近卫坦克军,在这一年和1945年,苏联损失的T-34仍达到了1万辆以上,但不同否认的是,相关改进仍然提升了T-34的作战效能
因为随着火炮口径扩大,炮弹内部的装药量也会相应上升。换言之,与早期T-34装备的76毫米炮相比,在发射高爆弹时,T-34-85对敌军工事的破坏效率也更显著。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正面防御上,德军豹式和“虎王”坦克对85毫米炮基本免疫,但后者仍然能从远距离击穿其侧面,另外,对于德军的另一种主力武器——四号坦克,T-34-85在火炮和装甲上都存在优势,而这一点,与T-34-85的惊人数量结合在一起,极大抵消了其它领域的劣势。
另一个受欢迎的改进之处在于炮塔,与T-34-76的炮塔相比,其厚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其正面装甲达到了90毫米,而侧面厚度则在75毫米——总体防护水平较T-34-76的炮塔提升了大约30%,考虑到在战场上,T-34炮塔中弹概率更高——在减少坦克损伤这一点上,上述改进实际发挥了重大作用。
T-34-85的装甲布局示意图,其中的数字代表了装甲的厚度(毫米),虽然车体的装甲厚度仍然为45毫米,但炮塔的正面厚度提升到了90毫米,侧面厚度则上升到了75毫米
在战场上,T-34的车体通常会被凹凸不平的地形遮挡,因此很难中弹,但炮塔则不同,作为车体最容易暴露在外的部分,其中弹的概率也最高。“炮塔比车体更容易中弹,坐在炮塔里的人也比坐在下面的人更容易死。”第116坦克旅的基里琴科回忆说。换句话说,增强了炮塔厚度的T-34-85虽然无法免于被击毁,但至少从理论上,其损毁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在战争末期搭乘T-34-85的坦克兵曾流传着一句谚语:“装甲很垃圾,但我们的坦克更快。”这无疑道出了T-34-85的另一个优点——机动性,虽然其全重上升了大约5吨,但即使如此,其可靠性和机动性仍然相当出色,这要得益于此前一连串的改进,这些保证了T-34能顺利执行作战任务。
1945年,攻入柏林郊区的T-34-85,隶属于第7近卫坦克军,虽然其装甲和火力已经落后于德国坦克,但这些T-34却拥有后者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数量和进行大规模战略机动的能力
按照苏联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记录,他们在1945年初的攻势中前进了4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波兰,而大部分T-34在这样艰巨的考验中坚持了下来,而在1941年,开进400公里对T-34来说几乎是要命的考验,在苏联时代的军事教科书中,经常提到一个事例,1941年,在奔赴杜布诺途中,第8机械化军几乎有一半车辆因为故障无法行动。
换句话说,虽然在1944-1945年,T-34装甲和火力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但对将军们来说,它却变得越来越“好用”。对于当时苏军来说,其主要的作战形式,实际是1941年德军“闪电战”的翻版,坦克部队的主要任务除了参与坦克战,还有突破、包围、和侧翼机动,和击毁敌军坦克一样,完成这些任务,对赢得一场战役同样举足轻重,而这一点,就要求坦克除了火力强大,装甲坚固,还在可靠性和机动性领域表现出色。
1941年,德军使用可靠的坦克打到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但这些坦克的火炮和装甲不如T-34;而在战争的结束阶段,T-34-85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另一面,德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却常因为故障而失灵,因为缺乏燃料被丢弃,或是因为侧后被包抄而陷入混乱——它们的火力和装甲并没有拯救第三帝国。
1945年,一辆隶属第12近卫坦克军的T-34在柏林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前。在对纳粹德国的最后战斗中,一些苏联坦克部队为T-34增加了这种类弹簧床床垫网的网格式装甲,以诱爆反坦克火箭的弹头。因此,在当时的苏军坦克兵中有个说法:“大炮打头阵,随后是床垫”
如何评价T-34的战斗力?
也正是因此,T-34注定是二战中最矛盾的武器,一方面,它的许多特征在坦克设计史上开创了先河,它的简单可靠帮助苏联赢得了战争,但另一面,它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根据统计,在四年的战争中,共有约44900辆T-34被彻底摧毁。
也正是因此,对于这种武器,应当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离不开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在苏德战争的绝大部分时段,T-34都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这种优势帮助T-34赢得了胜利,而胜利的光环,又反过来掩盖了那些不甚光鲜的事实。
在德军的回忆录中,经常提到这样一个说法,他们被“潮水般的T-34淹没”,这固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但毋庸置疑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一直因为工期过长、产量低下而备受指责。
这一说法背后是有力的数据支持:从1938到1945年,德军共只有26925辆坦克走下了流水线,此外,他们还设法生产了612辆指挥坦克,232辆喷火坦克,10550辆突击炮,7831辆坦克歼击车和3738辆自行火炮,总数大约为49900辆,考虑到德军多线作战的事实,德军在东线投入的装甲车辆实际更少——只有32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国坦克工厂内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装甲车辆的产量——122450辆(其中有54550辆是T-34),此外,他们还从英美两国收到了11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毫无疑问,与苏联产品相比,德国坦克的质量更高,设备也更复杂和精密,这赋予了德国坦克兵在战术层面的优势,但这导致它们的生产相对缓慢。相比之下,苏联坦克在层面上存在缺陷,不过作为回报,他们的坦克数量却因此急速上升,这成了他们取得战争胜利的砝码和保证。
为更好地理解上述论断,其实我们完全这样说:和其它国家一样,对于武器的设计路线,苏联军事工业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历史上采取的做法,即生产大量的低质量坦克,形成数量优势;而另一种就是像德国人一样,确保坦克的质量,提高它们的装甲和火力,从而令它们在每一场局部战斗中获胜。而T-34选取前一种路线,不仅是重重压力下的决定,而且有很多理智的因素在。
事实上,在战争最后阶段,苏联方面确实进行过对T-34进行大规模改进,以使其足以迎战德军重型坦克的计划,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一个方案T-34-100的模型,但该方案会影响T-34的大规模生产,因此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我们不妨从反面思考,如果苏联人致力于提升坦克的性能和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事实上,由于原始设计使然,假如要对T-34最薄弱的部分——如动力系统、装甲和火力进行提升,就不得不修改生产线:举个例子,从理论上,T-34可以搭载更大口径的100毫米炮,然而,假如这么做,就必须重新设计炮塔,扩大炮塔座圈,并在修改车体结构,以容纳足够的弹药,这意味着必须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其时间将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对此,热衷于开发新型坦克的德国人想必深有体会)。
作为结果,T-34的产量将受到拖累,假如其因此下降四分之一,也就是13500辆,这一代价可能能苏联人承受不起。在整个战争中,苏德双方的装甲车辆投入比例是3.7:1,损失比率则平均维持在2.94:1。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双方的装甲力量对比将下降到3.2:1,这也意味着,在战争的一些关键年份,德军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苏军则将面临没有坦克可以发动反击的困窘。
在1942年之后,T-34虽然在性能上的优势逐渐不复存在,但其庞大的数量却保证了苏联赢得战争胜利,这里展示的是在战争中期、进行最终装配的T-34-76生产线
这种趋势最显著的莫过于1942-1943年,甚至缺少3000-5000辆坦克,苏联人都将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战略目标,比如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或者说用源源不断的补充抵挡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攻势——这些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也正是因此,完全可以负责任得出结论,无可否认,虽然在战术层面上,T-34在四年战争中表现较差,但它又是一种真正的“胜利坦克”——毕竟,作为一种执行多元任务的复杂武器,坦克的优劣注定无法用几个抽象的参数衡量,如正面装甲的厚度和倾斜度,以及从主炮的穿透力等——T-34的情况正是如此。
而这种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也是T-34形象众说纷纭的根源。当然,这种情况不只体现在我们熟悉的坦克上,还有许多其它的二战武器上,事实上,这些武器的成分早已不再是钢与铁,还有渲染、宣传和主观偏好——也正是这些,塑造了今天我们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有优雅和粗犷并存的外形,是防护和火力的完美结合。虽然如今,第一部支持操纵T-34的游戏已无从考证,但从《战地1942》到《使命召唤》,从WOT到WT,它们始终有着抢眼的地位。
1818打得资本家55地哭
“坦克的损耗由战术决定,与坦克性能无关。”——《苏军坦克兵作战经验194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