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战剧场版中,作为大学选拔队队长的岛田爱里寿与她指挥的一辆“百夫长”,在与大洗“联合国军”的比赛中表现活跃,甚至差点翻盘,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未能赶上二战的“百夫长”,战后却成为了第一代主战坦克的经典之作,成为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服役国家最多的坦克,并在后来的多次局部战争中书写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在上期的“丘吉尔”中我们已经提过,英军在二战期间同时装备了强调机动性的巡洋坦克和专职掩护步兵的步兵坦克。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军逐渐意识到这种配置的不合理,并已经为自己坦克运用思想的落后在战场上付出了代价。于是,在1943年,综合了巡洋坦克的机动性和步兵坦克的强火力和可靠装甲的全新坦克--A41重型巡洋坦克项目正式开始设计工作。由于英军坦克在北非遭受了德军88毫米反坦克炮的严重威胁,A41项目被特别强调要求正面能直接抵御88炮的射击,并能有效应对反坦克地雷的爆炸。
英国设计师在“彗星”式坦克上使用的五轮长程悬挂上增加一个负重轮,并把第二、第三负重轮之间的间距拉大以获得更大的车身。带有垂直弹簧圈和侧裙板的克里斯蒂悬挂被带有三个水平方向弹簧的霍斯特曼悬挂所取代,外部的每侧都安装了两个车轮转向架。霍斯特曼悬挂未能提供和克里斯蒂系统相同的乘坐质量,但占用了更少的空间和更方便维护。作为“百夫长”机动性的保证,其采用了可靠的罗尔斯·罗伊斯“流星”式650马力引擎。通过同时改进悬挂和引擎,使A41拥有比早期巡洋坦克更佳的越野性能。
早期的A41选用的是著名的17磅炮,同时还配备了一门20毫米博尔斯登式机炮。在使用主炮打击敌军装甲目标的同时,20毫米机炮能对付卡车等软目标,提升作战效能。
完成了全部设计工作的“百夫长”于1945年1月开始生产,并以罗马军团中职业军官官职-百夫长(centuriō)的名字正式命名为Centurion(百夫长,国内早期音译“逊邱伦”)。1945年5月,首批6辆样车被送往比利时参战,然而此时德国即将战败投降,这6辆样车遗憾未能参加二战。
早期的A41原本多配备了一门20毫米机炮,但少战制作组考虑到比赛中将有日本坦克参战,20毫米机炮能轻易撕碎97式和95式等日本轻型坦克的装甲,最终在动画中将20毫米炮换成了7.92毫米的BESA车载机枪
二战结束后,“百夫长”依然在进行着改进工作。随着英国皇家军械所研发的QF 20磅坦克炮(84毫米)的研制完成,17磅炮很快被从“百夫长”上替换下来。同时还为其安装了全新的全自动垂直稳定系统,大幅提升了“百夫长”的移动射击精度,这种改进型被称为Mk.III型
“百夫长”Mk.III型,炮口制退器的形状是与17磅炮区别的最明显特征
换装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百夫长”Mk.V/II型,105毫米线膛炮使百夫长拥有了对抗苏制T-54/55系列坦克的能力
加装红外夜视仪的“百夫长”Mk.12型
Mk.13型是英国陆军装备的最后一种百夫长改修型号
在“酋长”主战坦克完成之前,“百夫长”一直作为英国陆军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主力坦克使用,除了本国进行了大量改修而产生的各种型号以外,其出口到以色列、南非等国的“百夫长”也改头换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和衍生型号。从朝鲜到越南、从巴基斯坦到中东,历次局部战争中都有“百夫长”的身影。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其在朝鲜和中东的作战历程。
不成功的首次实战--“百夫长”在朝鲜
百夫长的首次实战是在朝鲜战场上,1950年11月14日,首批3个中队的百夫长Mk.III型跟随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在釜山登陆。初来乍到的百夫长对朝鲜半岛的冬季并不太适应,英军坦克兵往往要隔半个小时给坦克热车以免引擎冻结无法开动。在1951年4月爆发的临津江战役中,志愿军第63军成功包围了英军第29旅下属的格洛斯特营,英军派出“百夫长”和“霞飞”轻型坦克前往救援。然而,朝鲜的山地地形对车身宽大的“百夫长”极为不友好,一些狭窄的山路往往不便百夫长的通行。而志愿军战士则依托有利地形接近英军坦克,首先用迫击炮敲掉打头的一辆“霞飞”,英军坦克见势不妙迅速倒车撤退,此时“百夫长”的坚固装甲和机动性倒是显示出了优势,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无法威胁“百夫长”的正面装甲,其成功掩护了后面的步兵撤退,但未能完成救援被包围友军的任务,英军格洛斯特营在此战中被志愿军全歼。
1950年10月,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的“百夫长”在汉城附近布置的防御阵地
1951年4月,临津江战役中损失的英军“百夫长”Mk.III
挽回名誉--“赎罪日战争”中的“百夫长”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以色列追随英法入侵埃及,作为回报,英国同意将“百夫长”卖给以色列。但以军
士兵发现,为欧洲战场而设计的“百夫长”在中东地区表现的并不算太适应,其冷却系统和空气滤清器经常出现故障,且坦克油耗较高,作战行程较短,因此“百夫长”在以军服役初期的出勤率并不高。
由于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吃了大亏,因此以色列在打算引进更先进的“酋长”主战坦克的同时,阿拉伯国家以从英国银行提走所有外汇储备为威胁,逼迫英国停止了与以色列在“酋长”坦克研制上的合作。于是以军只得尽可能对手头的“百夫长”Mk.III进行各种适应性改装和现代化升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在以色列的其他坦克装甲车辆上都有体现。
正在进行全面改造工作的以军“百夫长”坦克
以军首先将原本Mk.III装备的20磅炮换成了L7型105毫米炮,达到了Mk.V型的标准,同时还给“百夫长”增加了大量额外防护装甲,大幅提升其生存性能。由于英法放弃了与以色列的军贸往来,以色列转向求助美国,在美国的帮助下,以军的“百夫长”全部换装更为可靠且省油的美制AVDS-1790-2A风冷柴油机,使”百夫长“的最高时速达到50km/h,最大行程为500公里。这些经过大改的“百夫长”被以军称为“肖特-卡尔”主战坦克。
1973年10月,“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进攻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在戈兰高地之战中,由百夫长改造而来的“肖特·卡尔”坦克依托以军战前构筑的完善的防御阵地体系,凭借其优秀的俯角优势和精确的火炮,在防御战中成功阻挡了由600余辆T-55和T-62组成的叙军装甲集群的冲击,以军往往在2000米距离上就摧毁了负责帮助叙军坦克的装甲工程车和架桥车,而冲击到反坦克壕附近的叙军坦克又无法越过壕沟,被以军坦克挨个点名。其中,以军第七装甲旅第77营的一辆“肖特-卡尔”成功击中叙军第七步兵师师长奥马尔·阿布拉什准将乘坐的坦克并将其击毙,成为了戈兰高地之战的重要转折点。
在西奈半岛上作战的以军“肖特·卡尔”坦克
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戈兰高地之战中,以色列军队装备的“肖特·卡尔”坦克(英国“百夫长”坦克的以色列改进版)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俯角优势,在与埃叙联军的苏系坦克对战时占据了上风
作为赎罪日战争重要功臣的“百夫长”如今依旧在以军中发挥余热,以其底盘改造而成的52吨重的“纳格马科恩”重型装甲运兵车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表现出色,被以军称为“移动碉堡”
南非陆军装备的“号角”1B主战坦克,“号角”系列坦克都是在“百夫长”系列坦克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进而来的,其装备南非特许生产的英国L7型105毫米火炮,搭配先进的火控系统足以对付非洲大陆上常见的苏制T-55系列坦克,目前依然是南非陆军的主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