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杀手”的诞生——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研制始末

曼容看军事 2023-05-04 08:27:03

设计背景与方案演变

1969年,苏联政府提出了构建以均衡舰队为目标的几项战略决策:

强化战略导弹核潜艇系统;

装备新型反潜武器系统;

组成攻击型水面舰群、潜艇和航空兵三位一体的战役战术海上编队;

发展高效的浮动后勤支援力量。

在重新调整舰队兵力结构的同时,苏联海军开始意识到他们必须打造一种能够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条件下长时间地在远洋进行独立作战的攻击型水面舰,这种舰应具备强大的反舰突击能力与自卫防空火力。而要用反舰导弹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发动攻击,就必须大幅提升导弹的动力射程,使之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海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才能确保导弹载舰或载机在发射导弹后的安全。而导弹武器射程的增加势必带来体积和重量的增大,也使得作为搭载平台的水面舰向大型化发展。

当时,海军提出以已投入建造的1134Б型大型反潜舰为基础平台,分别配以反潜、反舰和防空武器系统成为专司反潜任务的大型反潜舰、完成反水面舰任务的突击舰以及遂行编队防空任务的防空舰。这些舰的船体和动力装置都保留1134Б型上的原设计,修改只涉及舰艉部位、上层建筑布置和舰上的武备。在这其中,防空舰拟配备当时尚在研制中的苏联第一种垂直发射的舰载防空导弹“量子”,而突击舰则计划将已处于飞行结构试验阶段的П-500“玄武岩”型反舰飞航导弹系统作为主要武器。

1134Б型大型反潜舰也即“喀拉”级,是一个优秀的第二代改进型水面舰艇平台

1971年,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向负责设计1134系列大型反潜舰的“北方”设计局提议,可以在1134Б型大型反潜舰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搭载8枚“玄武岩”反舰飞航导弹的导弹巡洋舰。由鲁布佐夫领导的设计团队立即领会了总司令的意图,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在保留前后两套防空导弹系统的前提下,取消上层建筑两侧的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并以用于发射“玄武岩”反舰导弹的单装固定式发射筒取代之,每舷各纵列布置4座。

戈尔什科夫设想的导弹巡洋舰方案

但若是按照这种布置方式,舰体长度将不可避免地增加13米,最大宽度也会增加2.3米,排水量也将因此增加2700吨。于是设计小组在戈尔什科夫方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总体布局更为合理的修正方案:舰体前部保持不变,取消后部的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左右两舷的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РБУ-1000型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以及舰艉的直升机系统(只保留飞行甲板),后甲板腾出的巨大空间用于布置6座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和火控雷达天线。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满足了保持1134Б型大型反潜舰舰体基本尺寸维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保全了原有的反潜作战能力,同时还将“玄武岩”反舰导弹的数量由戈尔什科夫初案的8枚增加到了12枚,只不过其代价是削减了直升机驻留保障设施和一半的中远程防空火力。

“北方”设计局提出的戈尔什科夫方案修正案

此方案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苏联政府和海军高层的肯定。1972年4月,苏联部长会议中主管军事工业问题的专门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开始编制工程编号为1164型的新型导弹巡洋舰战术技术任务书的第87号政府命令。同年10月,“北方”设计局从国防部第1中央科学研究所那里获得了这型代号为“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巨神泰坦)的导弹巡洋舰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并据此展开了初步设计工作。

战后苏联海军非核动力大中型水面战斗舰发展技术路线

由于此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设计准备和方案草拟工作,再加上大部分舰载系统设备都是业已投入使用的成熟产品,因此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进展相当顺利。1972年底,“北方”设计局就完成了“阿特拉斯”工程的初步设计并将方案提交给海军供其审核。此时1164型舰的各项基本战术技术要素为:满载排水量10000吨,最高航速34节,舰上装备有可进行2轮各6枚导弹齐射的П-500“玄武岩”型反舰飞航导弹系统(备弹12枚)、8座С-300Ф“堡垒”型防空导弹系统的8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备弹64枚)、射界可覆盖300°的2门А-214型单管100毫米舰炮(后来定名为АК-100,备弹2000发)、2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备雷10枚)、2座4К33“黄蜂-М”型防空导弹系统的双臂式发射架(备弹40枚)、6门АК-630М型6管30毫米近防炮和舰载直升机等。

1164型导弹巡洋舰初步设计方案,注意主炮配置为2门AK-100炮

海军总司令部在对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核期间,要求再增加4枚“玄武岩”反舰飞航导弹,以实现2个攻击波次各8枚导弹的齐射;同时将2门АК-100型单管100毫米舰炮换为1座АК-130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还增加了2座РБУ-6000型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不过主炮炮弹的弹药基数减少到了600发。上述武器配置的更改使1164型舰的设计排水量有所增加,航速也由34节降低到了32.5节。1973年4月,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初步设计得到海军批准。到了第二年8月,经过修正和细化的技术设计方案也获得通过。

总体布置与设计

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为9380吨,满载排水量11490吨,最大排水量11720吨。舰体最大长度186.4米,最大宽度20.8米,平均吃水5.88米,满载吃水6.28米(到球鼻艏部位的吃水为8.4米)。为提高稳性和适航性能,1164型舰的船体肋骨明显外倾,艏柱也大幅前倾。舰上主要武器系统可在横倾达15°、纵摇达5°、风速不超过20米/秒的条件下正常使用,回旋直径约为3.5倍船身长度。

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肋位图

与以往苏联海军大中型水面舰普遍采用的艏楼船型不同的是,1164型导弹巡洋舰采用了平甲板船型和三岛式上层建筑,金字塔式的前桅和中桅(主桅)上集中布置了各类电子设备和天线。庞大的上层建筑为独立结构,不参与船体的总强度,因而不易受弯曲应力的影响。由于被左右两侧的导弹发射筒挤占了甲板空间,布置有驾驶室光学潜望瞄准器、总指挥所光学潜望瞄准器以及主炮火控雷达的驾驶桥楼略显拥挤狭窄,其下方几层设有舰上的总指挥所、舰长室和军官会议室等关键部位。

由于左右两舷的导弹发射筒挤占了不少的甲板空间,使得上层建筑看起来略显拥挤

庞大的烟囱和横向分布的燃气轮机进气道位于舰舯部,在并排的左右两个烟道之间有一座起吊能力为8.5吨的货物起重机。越过以两列四行方式排列的“堡垒”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的垂直发射井,在舰尾布置了呈独立岛式结构的半沉降式机库。为了防止甲板上浪,直升机起降平台高于舰尾甲板布置。直升机库的大门为左右对开式,舰载直升机经起降平台经一斜坡入库。在直升机库两侧高出甲板一层的平台上各设有一套“黄蜂-М”型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装置及4Р-33型指令天线站、1门21-КМ型45毫米礼炮和干扰弹发射装置,在其顶部还装有1部3Р41“波浪”型跟踪制导雷达站。

由于设计年代较早,1164型导弹巡洋舰没能赶上马岛战争后掀起的“恢复全钢上层建筑”的舰艇设计潮流。除了要经受导弹尾焰作用的上层建筑为钢质外,其余部位出于减轻重量和降低重心的目的而大多采用了铝镁合金材料,主船体内的轻围壁结构也同时使用了钢材和铝镁合金。1164型舰内共划分成了15个水密隔舱,在舰的整个长度上都为双层船底(其中布置有燃油舱)。

该型舰的基本人员编制为485人,包括66名军官、64名准尉和355名水兵。舰上的生活和医疗保障设施十分完善,拥有多功能的舰员活动室(俱乐部)、高档的军官餐厅、介绍军舰历史的博物馆、海水冲浪浴池、桑拿室以及医用淋浴室,4套制冷装置可为舰上各舱室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为了在高海况正常使用舰上武器和提高适航性,在船体舭部还设有一对舭龙骨和4具自动减摇鳍。据俄官兵反应,该型舰的的减摇鳍装置响应速度非常快,比以往舰艇的减摇鳍工作效率更高、更紧凑、维护性更好。

船体一侧的舭龙骨和2具主动式减摇鳍装置

主动力装置

1164型导弹巡洋舰是苏联海军历史上第一种应用带有废热利用回路的燃气涡轮机装置的水面战斗舰。由于现代船用燃气轮机具有废气流量大、温度高等特点,可以将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收集起来,用作高温高压蒸汽来驱动汽轮机,从而提高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燃料能量利用率。不仅如此,带有废热利用回路的燃气涡轮机装置还能够减少废气热量的损失率,同时抑制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温度,进而降低本舰的物理场特征。

1164型导弹巡洋舰上的两套М21型燃蒸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布置框图

舰上装有两套М21型燃蒸联合循环动力装置(COGAS),每套动力装置由1台М-70型可反转巡航燃气轮机、2台М-8КФ型可反转加速燃气轮机、蒸汽热回收系统、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在М21型自动化机组的驱动下,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最高航速为32.5节。而当该舰以18节经济航速航行时,续航力可达7500海里。 舰的自持力指标为30昼夜,若再通过海上横向补给燃油、淡水和弹药,其自持力和续航力还能继续增加。

М-70型巡航燃气轮机在工作时,其涡轮出口处燃气(废气)不是直接经烟囱排放到舰外,而是先通往蒸汽热回收系统。蒸汽热回收系统的组成包括2台直流式再循环余热锅炉,它与巡航燃气轮机共用同一套变速箱和其他辅助设备。余热锅炉收集到的蒸汽再供入汽轮机做功,2台汽轮机可产生2×1500马力的功率,并通过左右舷的两台自动变速箱输出功率。当所有排气源都接通时,汽轮机可产生的功率可提高到2×2500马力(部分资料称2×3000马力)。

П-500“玄武岩”型反舰飞航导弹

作为1164型导弹巡洋舰最孔武有力和显眼的特征,8座用于发射16枚П-500“玄武岩”型反舰飞航导弹(导弹代号4К77)的СМ-248型双联装发射装置与水平甲板呈约20°夹角、沿舰体轴线对称地直接排列在上层建筑两侧的甲板上,显得杀气腾腾。这样的布置方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过多地占据了甲板空间,裸露无防护的导弹发射装置也容易在作战时遭到来袭导弹弹片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但与埋于甲板以下的垂直/倾斜发射装置相比,这种设计无需占用过多的舰内空间,不必专门设计构造复杂的排烟结构,且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尾焰可直接通过导流槽向舷外排出。

“瓦良格”号一侧的导弹发射装置舱盖全部打开

1963年12月,第52试验设计局完成了“玄武岩”导弹的初步设计。其总体气动布局沿袭自前一代的П-6/П-35反舰导弹,并装有2台大推力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和1台国家航空技术委员会下属第300试验设计局研制的КР-17-300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高空飞行速度达到了2~2.5马赫。同时,导弹的最大射程也提升至500~550千米,基本达到了美军航母战斗群防空圈的边缘。1975年8月11日,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联合发布的命令,П-500“玄武岩”反舰飞航导弹系统正式列装苏联海军,北约将其命名为SS-N-12“沙箱”(Sandbox)。

玄武岩”反舰导弹外形图

П-1000“火山”型反舰飞航导弹

正当1164型舰在尼古拉耶夫投入批量建造时,美国海军航空兵已列装了F-14“雄猫”(Tomcat)重型舰载战斗机,其配备的AIM-54“不死鸟”(Phoenix)远程空空导弹极大地拓展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圈半径。为了使在建的新型舰不至于快速落后,苏联部长会议于1979年5月15日下发决议,要求第52试验设计局在П-500“玄武岩”型反舰飞航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增程改进型号,代号为П-1000“火山”(导弹编号3М70)。

П-1000“火山”反舰飞航导弹的发射重量接近10吨,最低飞行高度15~20米。该导弹从1982年7月开始开展地面飞行结构试验,并于1987年12月18日正式列装。除了率先配备给675МКВ型飞航导弹核潜艇外,1989年竣工的1164型3号舰“红色乌克兰”号有幸成为了第一艘装备“火山”导弹的水面战斗舰。由于“火山”导弹的外形与“玄武岩”导弹大致相仿,因此西方没有为该弹分配新的北约代号,而是继续称之为SS-N-12 Mod 2“沙箱”。

“火山”反舰飞航导弹外形图“火山”反舰飞航导弹外形图

舰载防空系统

在真正的搭载固定翼舰载歼击机的航空母舰问世之前,苏联海军的水面舰艇编队都只能依靠编队协同以及自身的多层次防空武器系统来抵御北约飞机的空袭。身为肩负高强度远洋作战使命以及为苏联海军搜索-突击群提供区域防空保护的大型主力水面战斗舰,1164型导弹巡洋舰装备了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垂直发射的С-300Ф“堡垒”型多通道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N-6“雷鸣”(Grumble)。

1164型导弹巡洋舰采用不带有装甲防护结构的8联装旋转盘型垂直发射装置,装置型号为Б-204。舰上共装有8个发射井,井盖为圆形,位于舰后部甲板以下。每个发射井内由一个可旋转的8联装发射装置,舰上共配备64枚5В55РМ型防空导弹。5В55РМ型防空导弹发射时,待发导弹要对准发射井口。由提拉杆冷发射出筒后,该枚导弹会在距舰面25~30米的高度发动机点火。随后发射装置会完成自动旋转动作,使下一枚导弹对准井口。通常,С-300Ф系统要用两枚导弹拦截一个来袭目标,这两枚导弹的发射间隔为3秒。

1164型导弹巡洋舰上的Б-204型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1164型导弹巡洋舰上的内层自卫火力由2套北约代号为SA-N-4“壁虎”(Gecko)的4К33“黄蜂-М”型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6门可发射实心穿甲弹的АК-630М型6管30毫米近防炮组成,用于打击突破“堡垒”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拦截的“漏网之鱼”。“黄蜂-М”型防空导弹系统使用射程1.5~10千米、射高5~5000米的9М33型防空导弹,舰上共备有40枚导弹。АК-630М型6管30毫米近防炮由北约代号为“歪椴树”(Bass Tilt)的МР-123“三角旗-А”型火控雷达进行控制,舰上总备弹数48000发。

建造情况

早在1973年5月20日,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首舰就被列入了苏联海军舰艇名录,该舰被命名为“光荣”号。直到设计定型两年后的1976年11月5日,“光荣”号才在尼古拉耶夫的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正式举行了上船台仪式(船厂建造编号№2008)。有意思的是,该舰的开工日期同时也是最后一艘1134Б型大型反潜舰“塔林”号(船厂建造编号№2007)的下水日期。与其说这表现了苏联造船工业高效的管理水平,不如说凸显了苏联国内能够建造大型水面舰的船台数量不足的窘境。

1979年7月27日,1164型导弹巡洋舰首舰“光荣”号滑下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的船台,被拖到一旁的舾装码头进行后续的舾装和调试工作。不过,1164型舰的建造似乎并不顺利。首舰“光荣”号从开工到下水就耗去了近3年的时间,舾装和海试又花费了3年才完成。1978年开工的2号舰“洛波夫海军元帅”号(船厂建造编号№2009)的建造周期增加到了8年,而“红色乌克兰”号(船厂建造编号№2010)更是长达10年。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在列宁格勒建造的1144/11442型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也不过耗时5至6年左右即告完工。

1979年7月27日,“光荣”号导弹巡洋舰在尼古拉耶夫61个公社社员造船厂通过滑道下水

参考资料:

Кузин В.П., Никольский В.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 1945-1991»,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МО, 1996 г.

Кузин В.П. «Ракетные крейсеры Типа «Атлант» (проект 1164)»,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Тайфун», №5, 1997 г.

Павлов А.С. «Убийцы авианосцев (slava-class)», Якутск, Литограф, 1998 г.

Широкорад А.Б. «Оружие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флота. 1945-2000», Минск, Харвест, 2001 г.

Бережной С.С. «Крейсера и Миноносцы», Москва, Во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2002 г.

Широкорад А.Б. «Огненный меч Российский флота», Москва, Яуза, 2004 г.

«Вместе с флотом России - к 60-летию ОАО «Северное ПКБ», Информ ВС,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2006 г.

Асанин Владимир. «Ракет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флота. Часть 2. на океанских просторах», «Техника и Вооружение», № 06, 2007 г.

Апальков Ю.В. «Ударные корабли», Москва, Моркинга, 2010 г.

Васюнькин В.В. «Крейсера Советского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Часть 3, Галея Принт,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2016 г.

魏琳健等.《复杂燃气轮机装置在舰船中的应用》,哈尔滨,《热能动力工程》,1999年5月.

アンドレイ V. ポルトフ.《ソ連/ロシア巡洋艦建造史》,日本,《世界の艦船》,2010年12月号増刊(№ 734).

赵登平.《世界海用雷达手册》第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二战后世界巡洋舰》,北京,《舰船知识》(增刊),2015年.

红宝石.《走向大洋的产物——苏联海军1833型“别列津纳河”号综合补给舰》,北京,《现代舰船》,201610B期.

2 阅读:654
评论列表
  • 2023-05-05 11:48

    都被干掉了还“航母杀手”,巡洋舰,驱逐舰和航母PK就是找死。能干掉敌人航母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自家有更先进的航母和舰载机。只要飞机还在称霸天空,航母就会笑傲海洋

    用户14xxx59 回复:
    当年的情况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两国先是小摩擦之后逐步升级对抗直至动员宣战。苏联从陆到海一直都是一线部队时刻处于战备状态,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都是采取跟随美国航母舰队的状态,时刻处于打击区范围内,只要命令下达就是自杀式的全力攻击,这种状态下美国人明知其紧贴身边,未接到战斗命令前也无可奈何。

曼容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