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胡歌加盟了?我打赌,《大汉赋》将是下一个《大秦赋》

令狐伯光体 2024-07-13 14:56:57

文|令狐伯光

前段时间,企鹅发布会召开,一大批新剧首次官宣概念海报,其中,央视重点剧《大汉赋》非常引人关注。这部剧前两年官宣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有过宣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讲述的是汉武帝刘彻的故事,下篇讲述的则是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两个部分集数不少。

这部剧最值得期待的其实是主创不错,导演王伟作品有《白夜追凶》《隐秘而伟大》《人生若如初见》。编剧也还不错,算是能值得期待。

哪怕如此,我仍然不太看好当前的历史正剧。因为这几年的国产历史剧证明了,现在的历史正剧拍不好,掣肘和问题太多。

这部剧和前两年口碑血崩的《大秦赋》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叫“大情妇”,一个叫“大悍妇”。言归正传,我确实不太看好《大汉赋》能成为经典历史正剧,因为面临的挑战太多了,演员都不是最重要的。

《大秦帝国3》后无历史正剧?夸张了,现在的历史正剧为何拍不好

这几年为何拍不好历史正剧了呢?答案非常简单,它和以前的香港的武侠剧一样,不是技术升级,演员不如以前的问题。本质上,现在的历史剧和武侠剧有很大的不同。

武侠剧已经沦为年轻观众受众的流量式“古装言情剧”与翻拍商业剧的温床,其实都是资本为了降低风险的商业操作,这个通常体现在投资等级,演员等级,再到生产模式上面。

比如《有翡》《且试天下》《说英雄谁是英雄》《飞狐外传》等等。

前三部主演是不是当红的流量明星?后两部是不是感觉咖位差点的年轻演员?

从这个角度出发,除了《雪中悍刀行》《天龙八部》是顶级项目,再到今年的《唐朝诡事录》这种不同的老派剧,其它武侠剧包括之前的《倚天》《射雕》,未播的《神雕》等,其投资级别、演员阵容,整体水平的呈现。

不管定位是不是什么s级项目,但肉眼可见规模没有那么大。

这些剧充斥翻拍经典作品的投机,与翻拍热门ip+流量明星的投机。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影视工业层面都没有什么突破,敷衍和工业糖精非常明显。

历史剧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顶级投资,顶级演员阵容,顶级资源倾斜——

哪怕上面说到的影视工业带来,同样是国产剧顶级作品,不少作品还有突破。

比如《清平乐》《大秦赋》《燕云台》《山河月明》《大宋宫词》,包括沾边的《风起洛阳》《风起陇西》,你很难说这些古装剧制作水平差对吧。

那么这些历史剧为什么拍不好呢?最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偏偏影视工业,演员问题都没有在里面。

一是现在舆论环境严格导致的导演,编剧和表达上面越来越束手束脚。

二是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和以前经典历史正剧频出的年代来讲,导演团队可能要绕过无数额外因素的“干扰”,才有可能拍出一部经典。

这也有问题?那也是历史虚无?历史正剧为何不好拍

这一点大家都懂的,说实话,国内文娱环境并没有随着时间放开,观众也没有随着成长开始包容,相反越来越严苛了。官方层面这也禁忌,那也禁忌;观众层面动不动历史虚无,这也举报,那也举报。

比如《汉武大帝》打匈奴就打匈奴,这个匈奴草原的戏份还不少。

我很喜欢的《神探狄仁杰》里,你看三部曲突厥和大周的各种阴谋,友谊,背刺和纠葛戏份不计其数。结果到《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狼卫,连突厥的名字提都不能提。

《大宋宫词》《燕云台》对于宋朝时其它民族,《山河月明》对于蒙古的戏份表达。因为担心影响不敢正面展示当时各族的仇恨和厮杀,最终办法只有让当时的汉人朝代去妥协。

所以,你看《山河月明》的大明对于元朝,还有对于那蒙古白月光的戏份特别的别扭。整个戏搞得大明推翻元朝的统治,再到对于蒙古是大明理亏了一样。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你说下半部汉光武帝还好拍,算是自己内战。

那汉武帝一大重要历史贡献就是打匈奴,请问怎么展现这个戏份呢?不拍吗?汉武帝你是绝对避不开的。那肯定就只有改编,霍去病千里突袭是为了匈奴公主的爱吗?

我不觉得王伟会改得这么狗血,但现在这个环境是真的难搞。反正是你不改的话阻碍重重,你改了的话除了改谈恋爱风险最低,或者刻意改成大家手拉着唱歌跳舞,问题是这种“爱与和平”压根不是历史事实,它绝对是非常别扭的。这非常考验导演和编剧走钢丝的能力,哪怕导演是王伟我也不太看好。

从《大秦赋》到《山河月明》?国产历史正剧问题出在哪儿

这里大概梳理总结一下国产历史剧的发展,到时候你就一目了然了。

8090年代是第一阶段,《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是计划经济转型时的历史正剧,集中人力办大事,历史剧类型较为单一,但艺术水准很高,不足地方也较多,比如大场面表现能力,还有演员换来换去等等问题。

90年代末到2010年左右是第二阶段,因为签署WTO开始市场化,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合作,《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是古典历史正剧的巅峰。

2012年后至今算第三阶段:因为渠道平台的发展和观众变化,导致历史剧的发展又产生几种明显的类型变化。

老牌历史正剧是从《新三国》到《大秦帝国》这类,数量是越来越少。

这十年市场主流有两支,一是大女主宫廷剧和大女主宫斗剧,二是学习英美剧模式的历史化类型剧。

1、宫斗剧《步步惊心》《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再到大女主宫廷剧《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芈月传》,再到前年的《燕云台》等等。

2、古装权谋剧《琅琊榜》开启,以过去内地历史剧手法拍IP剧获得巨大成功,后面的《琅琊榜2》《天盛长歌》《鹤唳华亭》都是这个模式下的产物。

2018年,《长安十二时辰》的马伯庸王朝危机(古城危机)出现,虽然本身也有问题,但是它市场上非常成功,于是开启这种模式。

男频IP剧和女频IP剧的各种杂糅的就不列了,毕竟他们很难说是历史剧。

最关键的地方就来了,它还就在于这个“类型杂糅”上面。2010年之前的那种历史正剧早衰落了,2012年后市场热门古装剧就是宫斗大女主,再到古装权谋,还有各种古装言情上。

电视剧终究是文化商品,历史剧想要在市场上生存下来革新融合是必然的。这也就导致这些年的历史剧在创作上,除了面临“走钢丝”的难点,也面临迎合市场热门题材的问题。偏偏这两个东西都是最能稀释,或者说摧毁过去历史正剧创作的东西。

我们再来看这几年的所谓历史正剧,问题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清平乐》《大明风华》《大宋宫词》《燕云台》是历史剧模式+热门大女主剧。

当时的电视剧还因为商业原因集数特别长,动不动就是五六十集,影视工业有一定的突破,但不算顶级。故事剧情,角色塑造,还有表达上充斥着对旧有历史剧的怀旧,又有当时大女主历史剧的解构。

《清平乐》你单看后宫、朝堂、历史名场面,徽柔和怀吉线都有亮点,甚至有些情节可能还不错。但是所有线索综合在一起吧,很难形容。

《大明风华》如果不加大女主和后面的剧情,还是一部相当上乘的历史剧。

《山河月明》拍摄时间在《大明风华》过后(压了太久),这部剧完全是导演和编剧水平不行,结果解构太多,再加上市场热门元的素谈恋爱,结果给玩脱了。

最后是《大秦赋》,旧有的历史正剧早就走到尽头。这个路线限制太多拍不大出来深度(民族问题,反应真实历史全是坑),这得罪了历史剧粉;走热门路线又很难拍好,这又丧失了女性观众。

最终导致《大明风华》后半段的崩盘,还有《大秦赋》的口碑崩盘。

你看《大秦赋》从开始前几集正常历史叙事的9分,到后面36岁的秦始皇出场,再到后面赵姬和嫪毐谈了二三十集恋爱分数降到及格,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来了,《大秦赋》作为历史正剧口碑崩了,很烂。

但作为电视剧它的收视率很好,当年的剧王之一,甚至远超历史正剧的第二部和第三部,所以才说电视剧是文化商品——

黄晓明,胡歌也没用?我打赌,《大汉赋》是下个《大秦赋》

上面列举那么多历史剧发展的情况,结果你会发现《琅琊榜》和《长安十二时辰》完全没用上。原因是因为市场原因历史剧杂糅这些题材较少,都是和女频古装剧杂糅为主。

如果要说唯一成功的例子,大概还是学习《琅琊榜》的作品。那就是《军师联盟》,这部古装历史剧的影视工业层面,还有角色情感戏塑造,还有不少层面明显看到和《琅琊榜》是一脉相承的手法,可能都是山影系团队的原因吧。

这部剧的影视工业肯定不会有问题,还会是国产古装剧顶级,演员的问题应该也不大。

它还是在历史剧的剧情,还有表达上面。王伟导演如果能像《军师联盟》里面找到一个平衡点还是值得期待的,毕竟王伟的能力很强,我认为是国内中生代唯一具有浪漫史诗主义的电视剧导演。

ps:这两年国内历史剧的舆论环境,比起《军师联盟》都更严格了。

毕竟王伟自己导演的《人生若如初见》现在还播不出来,实在是难搞了!

0 阅读:0

令狐伯光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