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份。
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河北境内的西柏坡,安全顺利的迁到了北平。很快,毛主席在北平香山的双清别墅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
在北平安定下来后,毛主席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系远在东北的孩子们。
当下,他的女儿娇娇和儿子毛岸青,都在东北生活,由贺子珍负责照顾。早前因为形势不安全,所以毛主席并未把孩子们接回自己的身边来。如今,北平已经解放了,一切都很安稳,所以毛主席想把孩子们接回自己的身边来。
很快,毛主席去了一份电报,提出想要孩子们回来。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心愿,贺子珍当即表示同意。虽然她要忍受与孩子们的分别之苦,但是她更能感受到毛主席与孩子们之间的牵绊,她没有道理去切断这份牵绊。
很快,娇娇和毛岸青在姨妈贺怡的护送下,来到了北平,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自从回到爸爸身边后,娇娇过得特别幸福快乐。当然,也发生过许多的趣事,这些趣事有欢乐,有尴尬,也有窘迫。
夏季到来了。
北平的夏天很是炎热,娇娇一向怕热,所以只穿了一个小背心,一个小短裤,鞋子更是不穿了,直接光脚跑来跑去的到处玩。在苏联的时候,娇娇就是这样过夏天的,回国也是一样。
担心女儿的脚会受伤,所以毛主席喊来女儿,吩咐她一定要穿上鞋子,要不受凉了和受伤了都不好。听到爸爸的叮嘱,娇娇也点点头,听爸爸的话把鞋子穿上了,然后还甜甜的和爸爸说了一声谢谢。
这样的谢谢,有一点生分,但也是礼貌的表现,这也是因为娇娇在苏联生活的原因,思维方式都很外国化,非常的客气礼貌。反而少了一丝丝中国人的含蓄情感和亲切。
毛主席发现这一点后,倒是也并未纠正,这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应该发扬。只是毛主席没想到,因为自己没阻止,结果娇娇越来越爱说“谢谢”了。
在毛主席身边,有几位女工作人员,例如摄影师侯波等等。她们对娇娇特别的关爱,常常会主动教娇娇学习中文,还关心她的生活,帮助她,体贴她。
娇娇对大家特别的感谢,所以只要大家帮忙,娇娇一定会和大家说谢谢。
有一次,娇娇因为有几个中文字不认识,有一个女卫士告诉她了,娇娇很是感谢,于是向这位卫士一连说了十几声“谢谢”。娇娇觉得,“谢谢”说的越多,代表她对卫士越感谢嘛。
毛主席正好路过,听到女儿这样客气和礼貌,甚至连说十几声“谢谢”,也实在有些忍俊不禁。于是,毛主席朝着女儿走去,幽默的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你可以姓谢了,谢字不离口。”
娇娇听到后,也有些尴尬,这才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非要那么客气的,甚至是说那么多谢谢。毛主席无意之间,矫正了女儿太过客气的问题。
值得一提是,这件事情没几天后,一位女同志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恰好娇娇在场,更恰好这位女同志姓谢,于是毛主席笑着对娇娇说:
“这回可是真的小谢来了。”
听到爸爸这样说,娇娇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