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能做皇后,是先扳倒了原来的许皇后。她们姐妹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巫蛊诅咒汉成帝怀有身孕的妃嫔生不了孩子,结果是许皇后被废后服毒自杀,而班婕妤却安然无恙。
同样的一个案子,两个当事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难道真是因为班婕妤有着过人的学识、一番辩词说动了成帝?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成帝一辈子最大的悲伤是子嗣不旺,不是子嗣不旺,而是没有子嗣,生一个死一个,所以对传说的巫蛊爆发出雷霆之怒。
而且巫蛊之术,从武帝时起就是朝野大忌,提都提不得,提了就会有无数个人头落地。赵飞燕是拿准了这个大忌而为自己所用。
而事实是,许皇后是冤枉的,这事是她的姐姐许谒干的,而班婕妤更是受殃池鱼,只是因为许皇后平时和她走得近。
但事实也是,两个人却落得不同的下场,原因何在?
论出身,许皇后比班婕妤更为高贵。

许皇后是宣帝、成帝爷爷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的侄女,算起来是成帝的表姑,他父亲是朝廷的大司马、车骑将军,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名门望族。
姑侄联姻,亲上加亲。那时没有不准近亲结婚的说法。
而班婕妤的父亲只是打击匈奴的将军,身份显然比不上许家高贵,关系也不如许家和皇室近,只不过后世出了班彪、班固、班昭这样的名人。
许皇后还是元帝指婚,还是太子的成帝当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桩婚事,而且长期夫妻恩爱。
而班婕妤只是选进宫的宫女,开始只是等级最低的少史。
从这一点来说,许皇后胜班婕妤。
论长相,两人都是美人无疑,能被成帝喜欢的女子必是绝色佳人。这一点,两人打成平手。
论才学,许皇后只在落难时给成帝写过奏折,而班婕妤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这方面明显优于许皇后。
论贤德,她们都应该是女性中的佼佼者,相夫教子,都会做得很好。
班婕妤最得宠时,成帝特命做一大辇车,准备拉着她出去招摇过市,但是遭到班婕妤的断然拒绝,还被严肃地上了一堂政治课。
她说的是,古代伟大的君主,身边坐着的都是贤明的臣子,只有亡国之君才会和女子同座,比如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等。
成帝只得作罢,他虽然荒唐,也知道这些人不是好人,也不想成为这样的君王,至少面子上不被这样认为。
太后王政君听说后,称赞前有樊姬——规劝楚庄王的贤妃,今有班婕妤。
但是,对于好色而又贪玩的成帝来说,尽管他们一度感情很好,也觉得她们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帮助,但是许皇后和班婕妤这样的言行都显得很无趣,无趣的女人怎么能被喜欢呢?
许皇后和班婕妤还同病相怜的是,她们都没有给成帝留下儿子,许皇后曾经诞下一儿一女,班婕妤也曾生有一子,但是都早早夭折了。
没有儿子的后宫女子,就没有过得硬的保护神。
综合而言,论感情,许皇后在成帝心目中的位置,比班婕妤还要重要一些。
但是最后却是许皇后遭了殃,班婕妤退了场,宫斗之复杂,真是一言难尽。
透过重重迷雾,还是能看出这场你死我活的决斗中的一些端倪的,那就是许皇后断无“重生”之理,班婕妤可以轻轻放过。
其一,这次诬告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目标就是许皇后,班婕妤只不过搂草打兔子,是捎带着被打了一棍。

赵飞燕姐妹举报许皇后巫蛊,其目的并不在巫蛊本身,而是赵飞燕自己想做皇后,她做皇后的最大障碍不是别人,就是许皇后,许皇后不倒,哪里有她做皇后的位置?
所以,许皇后必须被废黜。
当时许皇后已然年长色衰,成帝对她的14年夫妻情分已经荡然无存,相反看着赵氏姐妹哪里都顺眼,基本上倾倒在她们的温柔乡里、石榴裙下,进而对她们说的任何话都是言听计从。
赵氏姐妹说许皇后巫蛊,必须是!说要废除许皇后的皇后之位,一定安排!
好在后来查明,巫蛊之事,并非许皇后亲为,而是她的姐姐许谒对赵氏姐妹看不惯。
但是这已无足轻重、无济于事,许皇后已经被废,赵飞燕已然上位。
之所以要撂倒班婕妤,只是赵氏姐妹看到她和许皇后关系好、走得近、总是在一起说悄悄话,又和许皇后一样端庄贤惠,这样反过来衬托出她们靠美色、歌舞受到成帝宠爱的低贱。
其二,被诬告的对象,班婕妤能说会道,许皇后辩解不清。

班婕妤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解释,是最为当时和后世称道的,也被称作给她脱祸的最有效法宝。
她对成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向来认为人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求富贵、求腾达,我连正大光明的追求都不想做,哪里还会去走这样的歪门邪道呢?
意思是,你们所说的巫蛊之事,我班姑娘不愿做,不会做,更不屑于做。
她的正气凛然感动了也说服了成帝,成帝相信了她。在成帝心中,她一直是这样一副正面形象,她不会自毁形象。
许皇后不比班婕妤傻,她也可以说,但是她并没有说,她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也实在说不清。
这次诬告就是冲着她来的,谁会采纳她的意见呢?
即便有人相信她,但是这件事的真正责任人是她的姐姐,她们许家人干的事,她能脱得了干系吗?
所以,她只是哀哀戚戚地写了一份奏折,里头大多说的是夫妻情深,她想对成帝动之以情,可是成帝这个老公已经对她这个爱妻移情别恋、没有感情可言。
但成帝还是念他们的感情的,只是废了她,却没有杀她,还兴师动众地对巫蛊案调查了一番。
其三,对后面的退路,班婕妤想清楚了,许皇后却执迷不悟。许皇后确实不如班婕妤活得明白。

对于被废的结果,许皇后是不服气的,她还想成帝回心转意,她自己咸鱼翻身,她没有看清形势。
她躲在深宫里,给卫尉淳于长送了很多钱,希望他帮着在成帝面前说好话,让成帝恢复她的皇后之位。
淳于长这个人,人品太差,他和许皇后的另一个死了丈夫的姐姐许孊勾搭在一起,把许孊娶回家做妾,又收了许皇后的钱财,答应得好好的,却并没有替许皇后办事,成帝根本就没有接到许皇后的诉求。
不仅如此,他还在给许皇后的书信中言语轻佻、大肆挑逗。
淳于长后来东窗事发,成帝发现许皇后“贼心不死”,自然是怒气冲冲。又看到淳于长那些不像话的话,更是怒不可遏。
成帝的怒,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怒。许皇后虽然被废,也是前皇后,也曾是他的女人,是淳于长这个家伙的主子,淳于长对许皇后的挑逗就是对他成帝的侮辱。
淳于长当然是被罢官,而许皇后,他干脆派人送去一杯毒酒,逼得她服毒自尽。
什么夫妻情分全然不顾,他的心早就转移到了赵飞燕姐妹身上,在她们那里莺莺燕燕、胡天海地。
和许皇后不同,班婕妤最后是安安静静的自然死亡,因为她选择的是退而不是进,干脆利落消失在成帝和赵氏姐妹的视野之外。
巫蛊事件发生、成帝怀疑到她时,班婕妤深知斗不过赵氏姐妹,也不可能再有成帝的信任倚重,于是提出到长信宫去陪伴王太后。
这真是一个高明的动作。
成帝和赵氏姐妹就怕你不动,更怕你像许皇后一样还有非分之想。班婕妤满足他们的心愿,不但退,还选择太后这个去处,退到太后处,既取悦了太后,又为自己找到了太后这个保护神,谁还敢跑到太后跟前和她斗?赵氏姐妹没有这个胆子,成帝也得掂量掂量。即便要斗,太后又怎么会答应这么孝顺的儿媳妇再被迫害?
等到成帝驾崩,班婕妤选择继续退让、一退到底,从原来的退出后宫,到彻底退出朝堂、退出权力中心、退出繁华的世俗空间,去给成帝守陵。
她当然不是对成帝还有什么感情,她只是选择了被人遗忘。我斗不过你们,那就干脆不斗。
被人遗忘,特别是被敌人遗忘,那就是最好的自我保全。
而在她的对面,爱过她也准备收拾她的男人成帝,突然暴死在她的新欢赵合德的床上。
而那个被成帝爱得死去活来的赵合德,结局是紧跟着成帝的步伐被逼自杀,和许皇后是一样的命运。
赵飞燕做了皇后又做太后,也难逃被废为庶人的命运,最后也是被逼自杀。
机关算尽,到头来和她们陷害的许皇后是同样的归途。

而把许皇后和班婕妤两相对比,在这场宫斗之中,许皇后必废甚至必死,而班婕妤可能被废也可能不废。
她们的结局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原因,也有宏观大势,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但是在主观作为上,班婕妤确实比许皇后看得清楚、活得明白、做得明智。
当然,班婕妤在史书上能比许皇后有更丰满的形象,除了她自身的因素,可能还离不开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因素,《汉书》那可是他们班家人写的。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