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遭遇生平最惨一败,终拿下开唐首战,收获一大惊喜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3-09 15:05:15

公元618年6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面对群雄纷争的局面,李渊定下战略方针:

先巩固关中,再扫荡关东。

关中的主要对手有两个:

西秦霸王薛举,河西大凉王李轨。

威胁最大的,是号称有20万兵马的薛举。

李渊刚当上皇帝的同月,薛举就大兵压境,于是李世民奉命率4万精兵迎战。

618年7月,陕西浅水原,开唐的第一战,便在李世民与薛举父子之间拉开。

一、投降得了?

薛举为人仗义,武艺高强,在关中地区的号召力极大,617年4月拥兵自立,号称西秦霸王。

他这个霸王称号可不是盖的,兵锋甚锐,先后收服、打败了当地悍匪宗罗睺、隋将皇甫绾、岷山羌族豪强钟利俗和汧源义军唐弼等。

薛举的长子薛仁杲更是人称“万人敌”,极其骁勇。

不过,在浅水原大战之前,李世民曾经痛扁过薛仁杲,一度让薛举怀疑人生。

617年11月,李渊攻下长安,薛举趁其立足未稳,便派薛仁杲攻打扶风,李世民应战,斩杀薛军数千人。史载:

会高祖入关,遂留攻扶风,秦王击破之,斩首数千级,逐北至陇还。

李世民一打薛仁杲,让薛举害怕了,问部下:

“古时候有没有天子投降的先例啊?”

褚亮(后成为李世民手下十八学士之一,其子是名臣褚遂良)说:

“有啊。赵佗、刘禅就是榜样。”

郝瑗(薛军的第一谋臣)表示反对:

“刘邦、刘备创业时,吃的败仗多了去了,哪有输了一阵就投降的道理!”

薛举听从了郝瑗。

二、李世民平生第一惨败

618年7月,唐军与薛军对峙于浅水原。

此时,李世民突然闹了疟疾,无法带兵,只好让刘文静、殷开山代为指挥,并特别嘱咐,以稳守为上,将敌军粮草耗尽,不要主动出战,等我痊愈了,再进攻不迟。

刘文静是文臣,闻听此言后还好,身为名将的殷开山却表示不服了:

咋了,离了你,我们就不会打仗啦?你生病,更应该向敌军展示一下我们的实力!

于是,唐军摆开架势,呼啦啦一字排开。

薛举、薛仁杲看着虎头虎脑的,其实贼得很。

薛军悄悄穿插到唐军空虚的背后,突然发起了袭击。

唐军猝不及防,惨遭大败:

随行的8个总管都败下阵来,大将刘弘基(和殷开山同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级别的名将)、李安远、慕容罗睺被俘,4万精兵折了六成,唐军尸体都被垒成了京观!

李世民咽下生平第一惨败的苦果,虽然他请了病假。

三、被骂了两个多月

8月,李世民病好复出,薛举却在此刻去世,薛仁杲接班。

薛仁杲性格残暴,部下屡有叛逃。

更糟糕的是,第一谋臣郝瑗因薛举去世而一病不起,薛军实力大损。

很快,唐薛双方再次在浅水原拉开阵仗。

薛仁杲急于与李世民决一死战,以此来扭转薛军的颓势。

于是,他天天派大将宗罗睺在阵前骂娘,唐将纷纷要求出战。李世民却说:

“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

都给我忍着,就和薛仁杲干耗,等他狂到头了,我们就能一举拿下他!

接着,又补上一句:

“谁再敢说出战的,斩!”

李世民一生征战,绝大多数的时候,基本凭借勇敢的输出,一通猛打、死战,就能收工。

但有两个人,却让他只能憋着气,等时机成熟了才敢出战:

一个是薛仁杲,另一个是刘黑闼。

就这样,李世民整整被骂了两个多月,就是一动不动。

直到薛军粮草吃光,疲态尽显,李世民这才露出笑容说:

“可以揍他们啦!”

饶是如此,唐军依然啃不动凶猛的薛军,反而渐露败相。

紧急关头,李世民带头,领着数十骑兵冲入敌阵,唐军士气大振,终于大败薛仁杲、宗罗睺:

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陈,唐兵表里奋击,呼声动地,罗士卒大溃,斩首数千级。

薛仁杲“万人敌”的名头,着实可怖。

李世民的军中威信,却更令人叹服。

三战薛仁杲,李世民终于取得终局胜利,西秦灭亡。

河东薛氏是真出武将啊,除了薛氏父子,还有初唐名将薛万彻、薛仁贵。

薛举曾跟薛仁杲说,只要你改改性格,以你的本事,绝对能成大业。

而大唐这边,为了彻底打败薛仁杲,不惜向突厥和李轨示软结好,就为了能集中力量,赢下开唐第一战。

浅水原之战,让开唐战略得到充分落实。

此战还有一个大惊喜:

唐朝收获了一支万人的精锐骑兵。

早在李渊起兵前,就曾经完全模仿突厥,专门训练了2000骑兵。

而李世民收降的这只薛家骑兵更为生猛,成为他日后统一中原、承平四方的中坚力量。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薛仁杲的结局,在史书中有矛盾,一说被俘后斩首,一说投降后继续率领旧部。

1 阅读:18
南松聊过去历史

南松聊过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