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举国欢庆的一大盛事,也标志着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自16世纪中期澳门被葡萄牙占领以来,澳门与祖国分离了数百年,终于在这一刻重回中国怀抱。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背后,有着漫长的外交谈判和斗争,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葡萄牙曾提出归还澳门,却附带了一个不合理的条件。
澳门的殖民历史可以追溯到1553年。当时,明朝政府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一个贸易中转站,但随着时间推移,葡萄牙逐步扩大其控制权。19世纪后期,葡萄牙通过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巩固了对澳门的控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开始考虑如何收回这一被占领的领土。尽管中国政府不断努力,但在20世纪70年代,澳门问题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20世纪70年代,葡萄牙本身的局势动荡不安。葡萄牙在16世纪曾是海上霸主,但其殖民地政策在几个世纪后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政治负担。尤其是在萨拉查政权时期,葡萄牙不顾国内经济困境,依然坚持维护其在各大殖民地的统治,这一政策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1974年,葡萄牙国内爆发了著名的“康乃馨革命”,推翻了独裁政权,葡萄牙新政府在此之后宣布将逐步放弃其海外殖民地,专注于本国的发展。
这一声明给澳门带来了希望,葡萄牙是否会在革命后归还澳门?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尽管葡萄牙政府公开表示放弃海外殖民地,但对于澳门这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港口,他们并不愿意轻易放手。葡萄牙提出的条件是:主权可以归还中国,但自治权仍然掌握在葡萄牙手中。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显然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对葡萄牙的提议非常清楚地表达了态度:目前的形势下,澳门应继续保持现状。葡萄牙虽然撤出了部分驻军,但其提议的附加条件使得双方的谈判无法继续推进。
1976年,葡萄牙再次向中国政府提出归还澳门的建议,但仍然附带了保留自治权的条件。当时,邓小平已经在逐步恢复领导地位。在得知葡萄牙的提议后,邓小平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那是休想。”这个简短而有力的回答表明,中国政府绝不会在主权问题上做任何妥协。中国经过多年抗争和改革,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被动挨打的国家,对于任何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中国都以坚定的态度回应。
1979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随着国力的提升,葡萄牙再次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澳门问题,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外交关系。然而,葡萄牙依然在澳门问题上表现得模棱两可,多次在谈判中回避关键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在与其他大国的外交谈判中,邓小平的强硬态度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毫不妥协。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试图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政府达成妥协。然而,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收回是无可争议的。”这种坚决的态度也给葡萄牙敲响了警钟。意识到中国决心已定,葡萄牙不得不重新审视澳门问题的解决方案。
1987年,在经过多年艰难谈判后,中葡双方最终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根据声明,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正式回归中国,至此,澳门回归时间表确定下来。邓小平当时对这一协议作出了明确指示:“21世纪来临之前,澳门必须回到祖国怀抱。”葡萄牙最终不得不接受中国的条件,彻底放弃对澳门的任何控制权。
回顾澳门的历史,可以看到,葡萄牙早在16世纪就通过贸易和武力侵占了澳门。虽然明朝时期的海军力量强大,曾多次击退葡萄牙的侵略,但在1553年,葡萄牙通过贿赂腐败官员获得了在澳门的立足之地。随着清朝的衰落,葡萄牙进一步扩展其在澳门的控制权,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趁机敲诈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彻底将澳门变为其殖民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走向强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葡萄牙意识到,继续占据澳门不仅无法从中获利,反而可能对其国际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在多次谈判失败后,葡萄牙最终同意将澳门归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