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场全球瞩目的危机在欧洲大陆爆发,乌克兰的战火不仅改变了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也迫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
白俄罗斯,这个与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的国家,一夜之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西方的经济制裁如潮水般涌来,白俄罗斯的经济和外交环境急剧恶化,孤立无援的白俄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在军事技术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
2023年,白俄罗斯做出了一个震惊国际社会的决定——向中国转让关键性的军事技术,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中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让美俄两国都感到羡慕不已。
那么,白俄罗斯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一决定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白俄罗斯也正式宣布独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虽说白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刚独立的它也面对着诸如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外部市场、政治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比如,白俄罗斯的工业曾经以重工业为主,苏联解体后,失去了苏联内部的市场,工业订单大幅减少,许多工厂停工,工人失业,工业生产陷入了停滞,失业率一度超过了20%,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失业问题,但效果非常有限。
而且,此时白俄罗斯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反对派组织层出不穷,他们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不断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使得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要求建立“纯白俄罗斯国家”,排斥其他民族,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1994年7月10日,在这种问题重重的背景下,白俄罗斯举行了首次总统大选,最终,39岁的卢卡申科以4倍于对手的绝对优势,荣登总统宝座。
为了将白俄罗斯带入正轨,卢卡申科的竞选活动以“反腐”和“经济稳定”为核心,他承诺将打击腐败,恢复经济,改善民众生活,为此,他多次前往工厂、农村和学校,与普通民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卢卡申科的当选,不仅标志着白俄罗斯的政治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开启了他长达数十年的执政生程。

1954年,卢卡申科出生在白俄罗斯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
两岁那年,他的哥哥不幸夭折,父亲在巨大的悲痛中离家出走,从此音信全无。
卢卡申科的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生活虽然贫困,但好在但苏联时期的福利体系为他提供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1975年,21岁的卢卡申科从莫吉廖夫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教师。他的教学风格严谨而生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然而,卢卡申科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名教师,他渴望更广阔的天地,渴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几年后,他毅然决定参军入伍,在军队中,卢卡申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他不仅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还在部队中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信任。
退伍后,卢卡申科带着在军队中磨砺出的坚韧和勇气,回到了家乡,进入国营农场工作,不久,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农场的管理人员。
在农场工作期间,卢卡申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要解决白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困境,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建议,包括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打击腐败等。
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的直言不讳和坚定立场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也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成功当选总统后,卢卡申科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国内经济,他一方面强调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手段,另一方面推动了一系列的反腐败立法,打击政府内部的腐败行为。
在一系列雷厉风行的经济改革措施下,白俄罗斯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然而,这些措施却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为“专制”行为,不符合西方所倡导的民主标准。
再加上,白俄罗斯一直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而白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上。
为了解除对北约和欧盟的潜在威胁,西方国家希望白俄罗斯能够加入西方阵营,但卢卡申科明确表示白俄罗斯不会参与任何针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一立场引发了西方国家的不满。

因此,西方国家自2006年起,就开始对白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试图削弱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关系,推动白俄罗斯向西方靠拢。
比如,2006年,西方国家大力支持白俄罗斯的反对派,试图通过内部动荡推翻卢卡申科政权。
同年10月26日,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对白俄罗斯的高官实施制裁,包括冻结他们在海外的资产和实行旅游禁令,这些措施不仅限制了白俄罗斯官员的国际活动,也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这年12月19日,卢卡申科再次以79.65%的高支持率当选总统,欧安组织却多次发表报告,认为白俄罗斯的选举“不符合欧洲民主选举的标准”,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甚至公开表示:“这一切都表明了,白俄罗斯政府在民主建设和保障人权方面都出现了退步。”

对西方国家的无端指责和刻意对立,卢卡申科也不甘示弱,他回应道:“我会留心观察,然后想办法对付他们,让这些人没有可乘之机。”
尽管卢卡申科铁骨铮铮,但西方国家对白俄罗斯的制裁和孤立措施,还是对其国内的政治、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白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生事,加剧了政治分歧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西方的经济制裁导致白俄罗斯国内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好不容易复苏的经济又再次一落千丈。
在这种形势下,白俄罗斯急需外部资金支持来缓解经济压力。
2011年白俄罗斯政府和国家银行,因外汇短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申请,希望获得35亿至80亿美元的贷款,期限为三至五年,但谁都知道,IMF的话语权是由美国掌控的,在没有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之前,白俄罗斯是不会也不可能获得这笔贷款的。
在向IMF寻求贷款未果后,白俄罗斯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让卢卡申科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很爽快的答应了。

2011年6月1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白俄罗斯政府签署了贷款协议,向白方提供约10亿美元贷款,这笔贷款主要用于支持白俄罗斯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公路、铁路、纸浆厂等。
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就为白俄罗斯建设硫酸盐漂白纸浆厂项目,提供了6.54亿美元的贷款。
但这仅仅是开始,2015年、201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又与白俄罗斯签署了多个贷款协议,总金额超过了35亿美元。
这些贷款对白俄罗斯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它缓解了白俄罗斯的短期经济压力,稳定了其货币和经济形势;另一方面,也为白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促进了其长远的经济发展。
一位白俄罗斯经济专家对此感激涕零:“中国贷款的到来,不仅缓解了白俄罗斯的经济压力,更让白俄罗斯看到了希望。”
中国的雪中送炭,让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卢卡申科几乎中止了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转而与中国展开了在政治、金融、基建等方面的深化合作。

首先,白俄罗斯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桥梁。
白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节点,作为中欧班列的关键中转站,白俄罗斯不仅是中欧货物贸易的枢纽,更是中国与欧洲深化经济合作的战略桥头堡。
中白工业园,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这个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园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100多家企业落地,涵盖了电子、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园区内企业不仅为白俄罗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

其次,2022年9月,白俄罗斯宣布使用人民币偿还中国的美元贷款。
白俄罗斯的这一决定,不仅有助于减少它自身对美元的依赖,降低汇率风险,还能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此后,人民币在白俄罗斯外汇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这进一步巩固了中白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为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提供了更坚实的金融基础。
第三,在国际事务中,白俄罗斯多次支持中国的立场,尤其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白俄罗斯始终站在中国一边,支持中国的核心利益。
例如,白俄罗斯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并支持中国和巴西共同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等等。

第四,白俄罗斯还在军事技术领域向中国转让了多项关键技术。
在白俄罗斯向中国转让的军事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导弹发射车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发展陆基洲际导弹时,面临重型越野发射车的技术瓶颈。
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运载车辆载重仅20吨,无法满足远程大型导弹的需求。
白俄罗斯无偿转让了其独门的重型越野车底盘技术,使中国获得了制造超重型运载发射车的能力。
这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导弹的生存能力和机动发射能力,例如东风-31洲际导弹的运载车,其最大载重达100吨,已具备卓越的越野机动性。

此外,白俄罗斯还向中国转让了主战坦克设计技术、步兵战车技术以及“波罗乃兹”远程火箭炮系统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帮助中国军工迅速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还在多个关键领域为中国军事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助力。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罗斯还将保留的苏联时期的大量航天发动机技术,无私地转让给了中国。
这些关键技术不仅帮助中国克服了“卡脖子”难题,还加速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增强了中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然而,白俄罗斯向中国转让绝密军事技术的举动,却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
比如,美国就多次要求白俄罗斯停止向中国输出敏感军事技术,并通过各种手段对白俄罗斯施压。
他们认为,白俄罗斯的技术转让可能会增强中国的军事能力,从而改变地区军事平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曾表示,美国对白俄罗斯的这一举动“深感失望”,并警告白俄罗斯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
欧盟也对白俄罗斯的技术转让表示担忧,认为这一行为可能违反了国际军控协议。
俄罗斯则对此表现出复杂的反应,一方面,俄罗斯作为白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对白俄罗斯的技术转让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白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选择。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担心这一行为可能会影响其与白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合作,甚至可能引发地区军事竞争。
面对西方国家的种种质疑,卢卡申科一句话将所有的反对声怼了回去:“白俄罗斯有权自主决定其技术合作对象,西方国家无权干涉”。
说白了,这些国家就是得了“红眼病”。

在当今国际格局的不断调整中,中白两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愈发稳固。
巨石工业园的蓬勃发展,是双方务实合作的生动注脚;白俄罗斯推广中文教育,更是两国友好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
未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白两国都将坚定携手,共克时艰。
这份基于相互尊重与支持的深厚友谊,将持续为两国发展注入动力,为全球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白俄罗斯和中国已初步确定有前景的军工合作方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08-14
2、《白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绝密军事技术》,世界论坛网,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