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二十四品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认识高度人所罕及

书画艺术之窗 2024-08-23 14:20:51

可以说,对于感性与理性融合的追求是贯穿于整个二十四品的,甚至可以说体现于几乎每一句诗中。疏野、清奇、委曲、实境前后四品便构成了一个明显而完整的从感性融合理性逐渐上升为理性融合感性的过程。

再深入来讲,第四品沉着中的“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讲的是艺术中感性与理性在宏观层面和一般层面的融合,“海风碧云”和“夜渚月明”面目不同,却为同一精神所感,“佳语”、“大河”相差更远,却是同一灵魂所化。第十七品委曲中的“似往已回,如幽匪藏。”讲的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已经进入深入阶段,在感性抽象为理性的过程中感性渐趋幽隐,理性逐渐变得清晰,但在感性看似将要完全转化为理性消失不见时,又会在理性的加持下转化为较为高级的感性从而得以更加彰显,理性外化为感性的过程亦是如此。

第二十品形容中的“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同样讲的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但已趋于精微,“灵”代表着高级的感性,确切的说是代表着感性的富丽、多变和模糊,“素”则代表着高级的理性,确切的说代表着理性的简朴、贞固和清晰。而积灵生清,蓄素还真,高级的感性和理性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自然地向对方转化。

第二十一品中的“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则又超然跃升,因为在灵魂中感性与理性本就是一体的,当以概念对它们进行命名时,便已是起了分别心,灵魂便已不再是纯朴的一体,尽管这只是非常初始细微的区分,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或假名为“神”,或假名为“道”,甚至可以御风驾云,俯视群伦,但其于真如自然却将是“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终不能达。可见,二十四品对于感性和理性二者关系的认识高度是人所罕及的。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四十四

【书画中的飘逸】感性真实和理性真实的结合是两种无限的结合

【书画中的洗炼】洗炼是理论性、实践性、过程性和体系性的统一

0 阅读:1

书画艺术之窗

简介: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