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开会遇李默庵,开口埋怨:日子过得不好,为啥不来找周总理

秀才说文史 2024-04-10 10:49:46

1981年10月的一天,在京参加庆祝辛亥革命胜利70周年大会的邓颖超,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揉了揉眼睛仔细确认:没错,正是他。来人也看到了邓大姐,他快步向邓颖超这边走来。

待到来人走到跟前,邓颖超上去一把拉住来人的双手,激动地说:“终于又见到你了,你这些年去了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恩来一直牵挂着你?”

当听说来人一直流浪海外,日子过得不咋好,邓颖超开口埋怨:“你为啥不来找周总理?”

看到邓颖超对自己那么热情,来人感到始料不及,他嗫嚅地说:“没想到,周总理这么牵挂我。”

此人是谁?他有什么资格值得周总理牵挂呢?话还要从头说起。

此人叫李默庵,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了黄埔一期生,那时候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正是周恩来。

李默庵聪明好学,在黄埔各科成绩一直很优秀。当时在黄埔军校校园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可见李默庵优秀的的才华。

他的优秀自然也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周就有心介绍李默庵加入我党。

后来在陈赓的介绍下,他又加入了我党,成为黄埔军校第一个加入我党的学生。

可是好景不长,李默庵由于“中山舰事件”影响,他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因此脱离了我党,走进了对立的阵营。

虽然阵营不同,李默庵始终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1936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当时李默庵部就驻扎在西安。当周恩来来到西安,借机登门探望他的时候,他积极接待,并给周恩来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尽一切力量确保周总理在西安的安全。

国共合作期间,他又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建立了一系列的奇功。阳明堡机场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机场,在当时,对抗日军民造成很大伤害。李默庵就有心炸毁他。一天夜里,他配合八路军一个小队摸到机场附近,悄悄干掉日军岗哨,炸毁日军飞机24架,等日军发现时,他和战友们早已全身而退。

由于他频繁地与我党合作,后来积极参与了程潜与陈明仁领导的“和平起义”,周恩来曾夸赞他说:“李默庵不愧是我的好学生。”也因此,周恩来对他始终保留着一份特殊的师生情谊。

我党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我党友好并作出积极贡献的老朋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始终惦念着李默庵这个学生。

他多次派人打听李默庵的下落,李默庵如同人间蒸发一样,不知所踪。

万万没想到,邓颖超会在今天的大会上再次见到李默庵,邓颖超上前拉住李默庵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那么,这些年李默庵去了哪里?他又为什么不来找周总理呢?

原来,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李默庵没有跟随去台湾,更没有留在大陆,而是选择去了海外,一直过着流离颠簸的生活。

由于在解放战争期间,李默庵担任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军人的职责是“各为其主”,他站到了与人们为敌的对立面,指挥十万大军进攻苏中。可他的对手是粟裕大将,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可能他觉得自己无缘面对周恩来,这也是李默庵宁可流落海外也不来找周总理的原因吧。

据说后来,老蒋曾多次派人捎话让他去台湾,被他断然拒绝,他始终把国家大义放在心头。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当李默庵从邓颖超口中得知,周总理一直在找他,直到临终前还惦记着自己,他愧疚地对邓颖超说:“我对不起周老师。”

“恩来一直希望你早日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再做贡献。”邓颖超说。

“我一定不辜负周老师对我的厚望。”听了邓大姐的话,李默庵使劲点了点头。

后来,李默庵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用尽了最后一份力,流尽了最后一滴汗。

0 阅读:2
秀才说文史

秀才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