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员漏译一字,致长沙三万人葬身于火海,文重孚等人事后谢罪

时光邮差梦 2024-12-16 18:02:07

1937年,卢沟桥事变瞬间点燃了全面抗日战争的烽火。日军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急剧加速了其侵略的步伐。就在事变当月,他们便以迅猛之势攻占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都城北平。月底,天津也宣告失守,形势岌岌可危。

国民政府在各方面与日军相比,显然力量悬殊。科技、军事装备远远落后,国内政治形势也混乱不堪,各方势力并未形成紧密的团结,这为日军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如入无人之境,疯狂地推进。

战火燎原,迅速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蔓延。在这漫长的观望与等待之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终于看清了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在一番深思熟虑和战略布局后,他们决定在上海周边地区,对日军发起一场正式且大规模的反击战,意在挫其锐气,昭示中国军民的抵抗决心。

于是,“淞沪会战”的烽火由此点燃。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中,中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接近150万人。激烈的交锋中,两边各有胜负,战况一度陷入胶着。国军虽然整体实力不及日军,但他们仍顽强地掌握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控制权。

可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干涉,导致命令出现冲突,使得守军陷入混乱。日军趁机在金山卫登陆,迅速抢占关键交通线路,对国军形成了包围之势。国军被迫放弃了上海。撤退过程中,由于指挥系统的失误,使得这次撤退演变成了一场全面的溃败。

“淞沪会战”以国军的失利告终,但日军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不得不调整战略,将侵略的重点转向了华北地区。上海失守后,日军将矛头直指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南京保卫战的硝烟随即而起,

但国军再次战败,随之而来的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确实难以取得显著的战果。日军的炮弹火力凶猛,使得守城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继南京之后,太原和武汉又相继成为了战斗的焦点。国军在这两场大会战中拼尽全力,但结果仍然令人扼腕。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一步步后退,眼看着半壁河山落入敌手。

武汉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如同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一旦失守,整个南方地区都将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1938年10月,武汉在历经激烈的抗战后,最终还是落入了日军的掌控之中。随着武汉的沦陷,大批的民众和负伤士兵为了躲避战祸,纷纷涌入长沙。据统计,短短时间内,长沙的人口就从原先的约38万急剧增加到了50多万。

面对日军的步步逼近,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也不得不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针对长沙这一战略要地,政府高层制定了一个被称为“焦土抗战”的应急计划。

“焦土抗战”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在日军逼近长沙城不足15公里时,启动紧急预案,将所有无法转移的物资和设备付之一炬,以确保这些资源不会落入敌手。

蒋介石亲自莅临长沙,在一场高级军事会议上详细部署了这项计划。他强调,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军事装备,凡是无法带走的物资,都必须毫不留情地焚烧掉。会议结束时,他再次郑重提醒与会人员,这一点务必牢记在心。

蒋介石将执行“焦土抗战”计划的重任交给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蒋介石便乘飞机离开了长沙。

1938年11月12日,张治中接到了蒋介石的紧急命令,要求他一旦长沙守不住,就必须立即执行全城焚毁的计划。蒋介石还特别强调,张治中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接到命令后,张治中立刻召集了长沙的保卫工作负责人进行紧急会议。会议当天,他们就迅速拟定了一份详尽的长沙焚城计划。

这场大火竟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提前燃烧了起来!在1938年11月12日的夜晚,为了执行焚城计划,长沙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已经按照要求在各个角落布置了易燃物品。

根据原计划,只要一声令下,相关人员就会立即点燃这场毁灭性的大火。在准备工作完成后,长沙城内的国民党人士都意识到,这座城市可能已经无法保住了。他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安,不知道这座城市还能坚守多久。

就在11月13日凌晨2点,当张治中还在为焚城布置事宜忙碌时,他接到了一个紧急报告:城中已经起火了!这个消息让张治中惊愕不已。明明还没有下达焚城的正式指令,这场大火究竟是如何燃起的?

此刻更重要的是,城中的居民还没来得及疏散。这场大火让他们陷入了极大的危险之中。张治中深知,必须立刻采取措施灭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为了执行焚城计划,城中的消防车早已被换成了装满汽油的车辆,根本无法用于灭火。当负责下达纵火指令的官员看到手下人四处放火时,他的制止竟然遭到了无视。对方甚至傲慢地回应道:“你管不到!

长沙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原本寂静的深夜被哀嚎声打破,无数人在火海中挣扎求生。那些未能及时醒来的人永远地留在了睡梦中,而惊醒的人则四处逃窜,试图在混乱的街道上找到一条生路。由于此时的长沙城已经没有了负责维持秩序的人员,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长沙城的大火中,逃命的民众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由于恐慌和混乱,许多人在逃向船只的途中,不幸被他人践踏,或者在奔向江边的混乱中,被人群挤落江中,不幸溺水身亡。

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夺着船只,希望能逃离这片火海。由于船只的承载能力有限,许多船只因为过重或者受损而灌水沉没。还有一些船只因为人群涌向一侧,导致重心不稳,最终翻入江中。江面上漂浮着船只的残骸和落水的民众,景象惨不忍睹。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危险,逃往江边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怀揣着逃出生天的希望,拼命奔向江边。这场大火持续了五天五夜,最终才逐渐熄灭。

当火势退去,这座历经数千年的古城已经化为一片废墟。近三万无辜的百姓在这场灾难中丧生,近两千石谷米被毁,更有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建筑物在火海中化为灰烬。

长沙大火熄灭后,日军并没有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进攻长沙。这场大火却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日本方面甚至派出记者对大火后的长沙进行拍照,企图借此打击抗日队伍的信心。

这场大火引发的民愤极大,全国人民纷纷要求蒋介石彻查真相,给长沙的百姓一个明确的交代。与此同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也倍感压力。他目睹了治下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决心要追查起火的真正原因,尤其是要找出第一个放火的人。

在紧张的调查过程中,纵火计划的制定者酆悌第一时间承认自己的全部错误,并将下属的错误也招揽到自己身上。而警备队伍中的警备2团团长徐昆也成为了众矢之的。他平时就不守规矩,经常擅自行动,因此有人怀疑他就是第一个放火的人。

而警察局局长文重孚也难逃其责。在长沙陷入混乱之际,他未能及时组织警察维持秩序,帮助百姓安全撤退。甚至在大火期间,他很难联系到手下的警察,导致百姓在慌乱中不择路径地逃命。

由于缺乏有效的疏散和指引,大规模的踩踏事件和其他死亡案件频频发生。这三人被枪毙,但百姓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些被指责的人其实只是蒋介石的替罪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蒋介石和整个国民党政府的决策失误和不当指挥。

真正的失火原因是,张治中在安排纵火准备时,因为译电员的一个小小疏忽,导致了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原本,按照“焦土计划”的纵火策略,应当是在日军逼近长沙时点燃火焰,这样才能对敌人造成最大的打击。

但译电员在翻译电报时,误将“新墙河”写成了“新河”。这两个地名虽然相似,但距离长沙的位置却大相径庭。新墙河距离长沙有150公里之遥,而新河却近在咫尺,离长沙市中心仅3公里。

这一字之差,造成了巨大的误解。长沙南门附近的士兵在接到这个错误的消息后,误以为日军已经兵临城下,攻克了长沙。在慌乱之中,他们没有向上级请示,也忘记了天心阁才是纵火的信号点,竟然擅自点燃了伤兵医院。

随着伤兵医院火光的升起,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许权立刻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急忙致电警察局局长文重孚,希望他能够迅速调派消防车前往灭火,以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造成更大的灾难。

可此时的消防队已经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他们的消防车内不再装载灭火设备,而是装满了燃料,准备执行焚城任务。

而随着看到火光的人越来越多,长沙城内的纵火人员在没有明确命令的情况下,开始“自发”地采取行动。他们纷纷点燃火焰,就连作为信号点的天心阁也燃起了熊熊大火。这场由一个小小笔误引发的大火,将整座长沙城付之一炬。

这场灾难给长沙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无数的建筑、文物和生命在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场大火烧毁了长沙的物质财富,更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0 阅读:0
时光邮差梦

时光邮差梦

时光邮差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