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公,而吴国爵位为子?

二狗说历史 2024-07-01 17:53:01

先给答案:虞在诸夏称公,吴在蛮夷称子,这是《春秋经》惯用的一种笔法,只能作为思想史对待,真实的历史里,公和子未必形成严格的高低爵位。

1、先搞清两个概念,公是什么,子又是什么?

公、君两个字同源(《尔雅》:“公,君也。”),表示首领的意思,故周代国君皆可称公。考之铭文,如秦君鲁君皆有公之称呼。楚国称王,其县长亦称公或君,当也是受到周制之影响。那么虞国为什么称公?很简单,因为它是国君。虞还可以称别的吗?还真可以。青铜器“虞侯政壶”说明虞也可以称侯。侯即斥候,源于商的军事长官。那么公、侯其实只是不同角度的称呼而已。

《春秋》还有个经常被称为公的虢,然而铭文也有“虢伯”的记载,伯又是什么?最简单的伯仲叔季,兄弟老大,后来引申为氏族老大、国家老大,也就和公类似了,可见公、伯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公侯伯和子可以同时存在吗?也可以。秦国在金文文献都有秦公,秦本纪又有秦侯,春秋经有秦伯,大堡子山出土铜器又有秦子。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子的称呼在商朝就有了,商朝有种“子子”制度,意思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通俗说就是成人礼,那么这个儿子的子也可视为贵族的通称。周朝建立后,一方面秦这种旧商人仍会自称子,甚至周族也有这种称呼,但另一方面周把不服周的蛮夷也称为子。

都说到子了,干脆男也说了,男也是商代就有的名称,男,力于田也,之后成为男子、军官的称呼,和侯有点类似,有种说法是服役于侯。说得男大家对许男印象较深,但许男在文献又称许公,铭文也称许子,无论如何不会比子地位还低。

所以,这个问题的结论是,周代不存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所谓五等爵只是对国君不同角度的称呼,完全可以并列存在。只能说明观念上对吴存在蔑视,不能说明制度上吴爵位低于虞。

2、吴国是蛮夷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蛮夷是个文化概念,和非周族不能划等号,同理周族也不能和华夏划等号。一方面对于夷夏认识有矛盾,很典型的秦、楚都以华夏自居过(楚子囊称“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然而却被诸侯视为蛮夷。再比如说孔子称嬴姓郯国为夷,然而吴攻郯的时候,鲁执政季文子却认为“中国不振旅”,把郯列为诸夏中国之一。

另一方面,周族违礼的时候,也会被视为蛮夷。比如《春秋经》称杞桓公为杞子,《左传》解释说“用夷礼,故曰子”。杞国是夏朝后人,正牌华夏,《春秋经》一般也是称杞伯或杞侯,这里之所以“子”正是因为用“夷”礼。姬姓的大戎、狐戎、白狄,也都被视为戎狄而非华夏。

结论:周族与非周族是血缘概念,而华夏与四夷是文化概念,并非是完全对应的。华夏与否侧重是否臣服周与接受周文化。在吴被蔑称蛮夷的同时,吴王寿梦死后灵位也入了周庙,夫差黄池会盟也被称吴公,代表吴又有华夏的认同,一句话说吴是蛮夷明显不妥当。

3、吴国和虞国的关系?

虞国是太伯之后,这个《左传》的宫之奇说过,对此一般也没有争议。然而说到吴国就有人质疑了,尽管在学界算是小众(近代陈桥驿、卫聚贤等)观点,网络这种观点流行我认为可能受到虎公《晋卿史》的影响。其质疑主要出自三个理由,第一个是吴被称为蛮夷,第二个是太伯南奔不可能这么远,第三个是吴国从寿梦才始通上国。

这三方面的质疑其实都很好解释。第一个理由上节已经解释了,吴被称蛮夷不代表吴非周族。第二个理由质疑者有一个错误认识,即使太伯不可能南奔到江南,能说明吴国一定不是太伯之后吗?其实东迁完全可能是个长期过程,青铜器《宜侯夨簋》也说明周康王封虞侯于宁镇地区,这件青铜器透露给我们一个信息,也许是先有虞国再有吴国呢?此外考古还发现一个夨国。

我的主要观点是吴国的发展是跟随周族扩张的,太王时在陕西夨国、武王时在山西虞国、康王时在江苏吴国,至于发展到苏州要到春秋中后期了。这个线路不敢说毫无破绽,但学界普遍认为吴国迁徙不止一次,顾颉刚、童书业、杨宽、李学勤、晁福林等大佬均作如是观。

第三个质疑也好解释。康王之后西周衰落,吴国被隔绝在江南一角,为了政权稳固只能移风易俗,但是青铜文化还是有周的面貌。春秋前期东征西战终于和诸夏联通,那么自然史书只有春秋中期以来的记载。至于新学的战车战法,因为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本身不需要车兵。

至于支持吴国是周族的证据,那就不胜枚举了。如《左传》中吴王寿梦去世牌位进周庙、鲁子贡称吴国为太伯仲雍之后、晋士蔿称太伯为吴太伯,夫差自称是周室之长,楚子西称吴为周之胄裔弃在海滨,《国语》中天子称夫差伯父,金文中阖闾女儿称叔姬。在春秋时期就无人怀疑过,即使诸侯和吴国交恶,也承认周族同时蔑称蛮夷。

结论:吴国是太伯之后,经历数次迁徙于西周前期进入江南宁镇,于春秋中期进入苏锡与越国争地,终因矛盾激化被越灭亡。

0 阅读:80

二狗说历史

简介: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