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女人要学会取悦自己

憨憨说生活 2025-02-15 11:24:49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要取悦自己。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很多取悦他人的现代女性。

最新发布的《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8%的都市女性存在"自我价值焦虑症",她们把90%的精力消耗在满足他人期待上,却忘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part 01

取悦他人是场必输的赌局

台湾作家张曼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00位女性连续30天记录让他人开心的行为。

结果发现,参与者平均每天要做出23次妥协,其中17次与自我需求直接冲突。

电视剧《问心》中的张雨熙,她把爱情当做唯一的赌注,结果因为生病和经济问题导致婚姻危机。

心理学教授黄菡在《非诚勿扰》中一针见血:"当你在关系中持续扮演服务者,对方就会把你当服务员。"

心理学中研究表明,过度讨好人格比自我意识在亲密关系中低47%。

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用这个青春讨好范柳原,最终换来"倾城之恋"的虚名。

part 02

取悦自己是最高级的自律

董明珠在自传里写道:"我从不研究如何取悦男人,只钻研如何征服市场。"

商界女强人用30年时间证明:取悦男人不如取悦自己,自己事业成就,连岁月都会向她让步。

香奈儿设计女性裤装时的由衷不光是时尚革新,也是女性解放的象征。

可可·香奈儿说:"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但永远别忘了那件叫'自我'的衣服。"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揭示的"心相法则":你内心描绘的景象,会真实显现在人生中。

在生活中、工作中勇敢说不,活出自我。

49岁的演员咏梅获得柏林影后时感慨道:“我用了20年学会在镜头前说“不”,现在我终于能说“我就是我”。

自我接纳的力量使得51岁的她依然在电视剧《小欢喜》中绽放自己的魅力。

part 03

03

自我取悦的三重境界

1. 物质滋养:

同学白林以前特别喜欢买奢侈品,自从失恋后,她明白了美丽的外表只是皮囊,内在的投资才是王道。

她说:“当我在瑜伽室流汗,比背着爱马仕更让人觉得舒服。”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真正的奢侈,是选择让自己心动的物品。”

2. 精神成长:

全职宝妈王女士在孩子上幼儿园后,38岁的时候考了心理学硕士。

她笔记的扉页写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她用波伏瓦的名言激励自己。

她在社区开了个心理诊所,帮助更多宝妈走出家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觉醒从来不怕晚。

3. 灵魂自由:

19世纪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尽管饱受躁郁症的困扰,但是她还是仍然坚持写作,创作出《海德公园门新闻》。

她在《达洛维夫人》中,用意识流的手法探讨战争创伤,女性意识以及同性恋议题,将个人精神转化为文学创新。

三毛放弃都市生活,定居撒哈拉沙漠7年,最终将异域文化写成了《撒哈拉的故事》。

荷西去世之后,她《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直面悲痛,通过写作自我救赎。

取悦自己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和自己和解。

当你学会开始爱自己时,全世界也会来爱你。

0 阅读:2
憨憨说生活

憨憨说生活

网店店主 自媒体 喜欢写作 旅游 美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