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的批评越多,孩子越自卑?真相让人震惊!

憨憨说生活 2025-02-09 11:43:34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总是用批评的方式来让孩子们“长记性”,以此来变得优 秀。

实际上父母过度批评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父母的每一句批评都似一把无形的刀,慢慢地割裂了孩子的自信。

01父母的“无心之言”,孩子的“心碎之痛”

每次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看过孩子的试 卷,大 发 雷 霆 到:“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笨!”

“你看看隔壁的小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 一 ,你这样下去,以后还有出息吗?”

有没有同感,有孩子的家庭是不是正在上演这一幕呢?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父母一时情绪发泄,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沉痛的打击。

邻居家小明,小学5年级,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

每次考完试小明的父母都会将小明骂一番,小明成绩原本从80分一直跌落到60分。

父母骂得越狠,小明的分数越低。

最近小明又没考好,饭都没吃就躲在房间里哭泣。

时间久了,小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也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怕自己说错。

一天,小明的一道数学题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后小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把自己关在房间,写了一封遗书。

幸亏妈妈发现得早,没有酿成大祸。

父母觉得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他们犀利的语言恰比刀子在割据孩子的内心。

02批评的背后,是父母的焦虑与无助

很多父母之所以对孩子严格,是希望孩子不再走自己的老路,父母所谓对孩子好,其实是在贩 卖 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无助。

父亲小李就是这样,由于小时候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父母没时间管他,所以他的成绩一直不好。

后来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每次看到儿子的成绩单,父亲小李便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对儿子吼道:我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心血,你就考那么点分数报答我?

后来儿子的成绩依旧如故,并没有因为父亲谩骂而变好。

父母将自身的焦虑,强压给孩子,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时,父母又开始新一轮的焦虑,周而复始。

03批评的代价,是孩子的自我否定

父母批评多了,孩子就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习惯的自我否定。

小明在父母的批评过后,越来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一点闪光点,甚至觉得活着都是父母的拖累。

有一次,小明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取得了第三名。

小明的父母并没有夸奖他,反而说:“这点事都做不好,以后能干什么?”

经过这次后,小明越来越沉默,他不再和同学交流,也不参加学校举 行 的各种比赛。

在父母眼里小明就是个失败者,所以小明也不再尝试任何运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一直打 压 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04如何避免过度批评?

批评并不是不能用,但要用得恰到好处。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用得恰到好处:如果孩子没考好,要具体给孩子指出哪个环节出问题了,而不是一竿子打到底的政策。

父母发火之前,先冷静下来,尽量平和地与孩子沟通,而不是上来先发一顿火。

孩子取得一些成绩,父母要适当地学会鼓励,让孩子明白,你做的好,父母也是有目共睹的。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孩子内心敏 感 脆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力度。

作家奥格慢狄说:“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人生前行的关键。”

一个经常被父母打 压 的孩子,怎么会培养出自信心呢?

做父母的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同,少一些期望,让孩子在有爱的世界里成长。

0 阅读:0
憨憨说生活

憨憨说生活

网店店主 自媒体 喜欢写作 旅游 美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