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5e906ccf1173d3292c713ad24076e3.jpg)
独乐寺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观音造像是泥塑金身,其内部支架由一棵大杜梨树切削而成,以谐音而取名。
第二种,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第三种,唐玄宗时,安禄山野心勃勃地想做皇帝,“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也”,后起兵叛唐,在独乐寺誓师,就将该寺定名“独乐寺”虽然三种说法各有出处,但前两种说法还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毕竟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中的主要反面人物,其卑劣的行径最终被世人唾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54c3c44859d969bae925688d820e7f.jpg)
独乐寺的建筑与众不同,它拥有多项全国之最,尤其是它的“建筑三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1153c93acbedc31b50f987c21553d1.jpg)
第一绝,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尊贵的庑殿顶山门。它的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四面坡形式,正脊两端张口吞脊、长尾翘转向内的鸱吻,是我国保存在建筑屋顶上年代最早的鸱吻。庑殿顶在古代建筑中属于单层的最高等级,只有宫殿庙宇中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庑殿顶,采用这种建筑形式说明当时的独乐寺等级是非常高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1ea9eb33b31f993f6cc79c2ef412e3.jpg)
第二绝,独乐寺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从外表看,大阁为上下两层,实为三层,中间夹一平座暗层,是我国最古老的结构层,在暗层中,内圈柱间使用斜撑柱、夹泥墙做法,内外圈柱间施以斜戗柱,加强了整体结构的刚度,达到实用与功能的统一。为了容纳高达16米的巨大观音造像,在内部配置了长方形井口、六角形井口和八角形的斗八藻井,这样不同形式的井口配置,不仅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和协调,同时也收到了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特别是上顶斗八藻井的配置,为我国最早的“斗八藻井”实例。观音阁正是由于设计的独具匠心,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和28次地震的破坏,仍屹立于京东大地之上,这无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观音阁的几个檐角出檐深远,最远处长达5.2米,主要靠斗拱支撑,观音阁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共使用了24种、152朵斗拱,它粗壮硕大的斗拱,如翼的出檐,感顶和缓的玻度,以及古朴壮观的建筑风格,无不让现代人为之叹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b350cc6c7f8bab3ce9d62494771f28.jpg)
第三绝,观音阁内的观音菩萨像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古代冷塑。作为独乐寺的主像,巨大的观音造像共有11面,庄严肃穆这尊巨像通高16米,立于须弥坛上,穿过暗层直达阁顶,呈顶天立地之势。它积累了南北朝、唐朝的敷彩经验,色彩清新淡雅由青、绿、朱、赭、白相交织,使观音人物具有独特的风格。
独乐寺的山门非常独特,它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中间做穿堂,是山门与天王殿的合体建筑,这种将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的建筑形式多是由于寺院规模所限。而通常情况下,寺院的山门与天王殿各自独立存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619e81d340523514d16671957f2e80.jpg)
山门的前两梢间是两尊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左侧为那罗延天(哈将),右侧为密迹金刚(哼将),民间将他们称为“哼哈二将”。他们并没有按佛教仪轨持金刚降魔杵,而是手持长剑,这是辽代门神的特点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149976646c6d30519ffd558cdd120b.jpg)
山门后两梢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他们各执法器象征“风”、“调”、“雨”、“顺”,怒目而视,分别守护东南西北一方,反映出古代人民企盼富裕、平安的美好愿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375b90b131c4d808face9ea1eaaef6.jpg)
独乐寺观音阁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于一身,体现了丰富的建筑内涵,是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从唐天宝年间落成至今的1000多年间,虽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但仍巍然屹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关键原因是大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工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ccb911904ede6818507bbe9f300c57.jpg)
木结构房屋的最大特点是牢固目富于弹性,中国传统建筑即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由柱、梁、檩等主要构件,配以石、砖、瓦等祖成。木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形式相连接,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观音阁外观两层、实为三层,中间夹一暗层,全部结构围绕中间的巨型观音造像设计,用了28根立柱,形成内外两周,其中外檐柱18根,内檐柱10根,柱间以横梁连接,形成圈梁,起到了稳定和加固整体框架的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e36cd255146bbc6033bc8d7bf9fb4b.jpg)
观音阁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据统计,蓟县历史上曾发生过大小地震28次,此阁却能巍然屹立,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观音阁之所以能在大地震中保持屹立,全仗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凡高大的建筑,其最外层四角的四根立柱都会向里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建筑物的横向移动,稳定整个建筑。观音阁不仅四角立柱向内倾斜,甚至侧立柱都是向内倾斜的。“侧脚”可以起到稳定整个建筑物的作用。
2.观音阁的构架由下而上排列,一三五为柱框层,具有刚性,二四六为斗拱层,具有柔性。斗拱结构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于柱与梁之间的连接,斗拱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分解来自上方给柱头的压力,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斗拱间的空隙增加了木构件连接的灵活性;三是美观大方,富于装饰性。这种柱框结构与斗拱结构的完美结合,使整个建筑刚柔相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43e66ca3b995a614a114c6b67141ef.jpg)
3.观音阁的木构件之间全部采用榫卯连接,未用一个铁钉。榫卯结构虽然连接紧密,但构件之间却可以产生微小的形变,拿于弹性。当地震来临时,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减震器,将破坏力分解,使大殿震而不损、摇而不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2de7b06b5607b31936cb8fe65554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