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远征印度: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为何会在印度多次战败?

早茶月光啊 2025-02-10 14:11:49

在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历史上,曾与蒙古军队爆发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争。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曾让无数强国饱尝战败之苦的蒙古骑兵,却在远征印度时多次受挫,他们未能征服印度的土地,并且在德里苏丹国的反击下损失惨重。

△蒙古骑兵

早在公元1221年时,蒙古西征军就已经和德里苏丹国爆发冲突,在这一年的冬天,成吉思汗在印度河之战击败扎兰丁,导致这位王子被迫逃往德里苏丹国。

为了防止扎兰丁继续制造麻烦,成吉思汗派出两万骑兵渡过印度河,他们一路追击至拉合尔的郊区,并且与当地军队爆发小规模冲突。

不过此时的成吉思汗,已经完成对花剌子模的征服,他不愿在印度开辟新的战场,追击扎兰丁的两万骑兵也撤离印度,随后便和成吉思汗一起返回东方。

而当时的德里苏丹国,也不愿与蒙古军队为敌,他们没有对扎兰丁进行援助,并且在不久后将其赶出印度。

△扎兰丁

公元1241年,一支蒙古军队再次渡过印度河,并且对拉合尔展开了围攻,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完成对克什米尔的征服,但是由于窝阔台和察合台的相继去世,这支蒙古军队最终撤离德里苏丹国。

公元1248年,德里苏丹国爆发内斗,其王子马苏德逃往哈剌和林,当蒙哥继承汗位后,马苏德得到新任大汗的信任,蒙哥汗决定帮助马苏德争夺王位,同时命令驻守在阿富汗的萨里那颜,率军帮助马苏德返回德里苏丹国。

在得到蒙哥汗的命令后,萨里那颜便率军南下至信德地区,当旭烈兀的西征军抵达波斯后,信德省的总督便将土地献给旭烈兀,萨里那颜也开始为旭烈兀效力。

不过此时的旭烈兀,其主要目标则是西亚的阿抜斯王朝,他不允许萨里那颜继续进军印度,此事使德里苏丹国得到喘息的机会,他们不久后便夺回信德地区,使萨里那颜此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当伊尔汗国建立之后,旭烈兀则继续与德里苏丹国保持和平,而再次远征印度的任务,则被交给与伊尔汗国敌对的察合台汗国。

在察合台的曾孙笃哇继承汗位后,曾试图向印度发起大规模远征,可是由于笃哇卷入海都与忽必烈的内战,导致远征印度的行动被暂缓。

直到公元1292年,在一位蒙古宗王的率领下,察合台汗国的军队进入旁遮普地区,但是不久后便被德里苏丹国击败,大约四千名蒙古骑兵沦为俘虏,并且被安置在德里城的郊外生活。

△德里苏丹国的士兵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察合台汗国的军队曾多次南下,但是都没有取得太大成果,因为当时的德里苏丹国,其军事实力并不孱弱。

他们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军事体系相似,其精锐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马穆鲁克战士。这些战士大多是突厥人或者普什图人,他们的骑射水平不亚于蒙古骑兵,并且拥有比蒙古骑兵更优良的装备和战马。

公元1299年,由于此前的数次南下都以失败告终,笃哇集结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大军,他任命儿子忽都鲁为主帅,命其彻底征服德里苏丹国。

当忽都鲁率军出发前,笃哇为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战术,他要求儿子不准劫掠行军途中的城镇,而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占德里城,以此给予德里苏丹国致命打击。

△德里城

笃哇的这个战术,虽然能让蒙古军队在攻打德里城前保存体力,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如果蒙古军队不占领行军途中的城镇,那么这些城镇中的守军,很可能会在德里被围后发动反击,而且在行军过程中不进行补给,也会对蒙古军队的后勤造成影响。

而当时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则是以是非常强势的阿拉乌德丁,他在得知蒙古军队渡过印度河后,便立即向周边的总督传达消息,他集结了一支号称三十万的大军,并且拥有超过两千头战象。

面对蒙古骑兵的来袭,阿拉乌德丁的战术也非常明确,他深知蒙古军队远道而来,在行军过程中一定会缺乏补给。因此阿拉乌德丁便禁止士兵擅自开战,他将部队驻扎在德里附近的基利,以此来消耗蒙古军队的补给,并且希望蒙古军队在补给消耗殆尽后撤退。

当蒙古军队抵达德里附近后,便发现阿拉乌德丁的军队正在基利防御,而忽都鲁此时也不敢贸然攻打德里,他开始与阿拉乌德丁的军队进行对峙,同时派出小股骑兵进行骚扰,以此来引诱敌军进行决战。

面对蒙古骑兵的不断挑衅,一位名叫扎法尔的将领非常愤怒,他随后便违背阿拉乌德丁的命令,开始率领自己的军队追击蒙古骑兵。

而扎法尔的主动出击,则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军队很快便被蒙古军队包围,尽管扎法尔指挥军队奋力拼杀,并且给蒙古军队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最终仍因寡不敌众被全歼,扎法尔本人也被一支利箭射中心脏。

扎法尔阵亡沙场后,忽都鲁便向基利的守军发起总攻,但是很快便被严阵以待的阿拉乌德丁击退,忽都鲁也在此战中身负重伤,蒙古军队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在此后的两天时间里,双方军队都没有贸然出击,由于忽都鲁的伤势加重,蒙古军队最终撤离德里,基利战役也以德里苏丹国的胜利告终,忽都鲁本人也在归国途中病逝。

得知儿子的兵败身亡的消息后,笃哇非常悲伤,为了给忽都鲁复仇,他在1303年再次派兵攻打德里,但是最终仍被阿拉乌德丁率军击退。

到了公元1304年,随着海都之乱步入尾声,笃哇提议蒙古贵族停止内战,他希望元朝与四大汗国组建一支联军,以此来继续远征印度。但是笃哇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其他宗王的响应,察合台汗国也只能独自面对德里苏丹国。

△帖木儿

公元1307年,笃哇患病去世,他在去世前又对印度发起了两次远征,但是都没有取得成果,随着笃哇的去世,察合台汗国对印度的攻势开始减弱,德里苏丹国开始转守为攻,并且不断袭击察合台汗国的边境。

公元1327年,答儿失麻里率军围攻德里失败,此人是笃哇的幼子,这场远征也成为察合台汗国在印度的最后一战。

到了十四世纪末期,出生于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在远征印度时大获全胜,而他的后裔巴布尔,最终则建立统治印度三百多年的莫卧儿帝国。

0 阅读:3
早茶月光啊

早茶月光啊

喜欢讲解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