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广永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法治既是营商环境应有之义,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运用法治思维,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优化制度供给。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制度先行。要运用法治思维,在法治轨道内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要及时修订完善上位法,补充出台相关法,将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有益经验加以固化,保障改革成果,细化、补充原则性规定,使之更具操作性。加强新型领域立法,鼓励创新,加强监管和保护,如出台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绿色转型等领域法律法规,鼓励新型产业发展,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外资吸引力。
落实信用承诺。诚信是最大的财富,政府要带头履约践诺,筑牢诚信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靶向治理新官不理旧账和公共政策兑现不到位等问题,纳入问责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打造诚信政府。
坚持依法执法。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转变执法理念,入企执法“把脉问诊”,帮助企业安全、规范、健康发展。要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严防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要严格公正执法,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中有关原则和规定执法,落实基准裁量制度,避免“一刀切”僵化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落实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等规定,给予各类企业更多容错空间,护航企业发展。
加强普法教育。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人。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增强法治思维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的能力。企业、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培训,重点增强风险意识、法治意识、合规意识,强化风险防控管理,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和法治化经营水平。加强人民群众法治教育,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决策部署、有益做法,法治意识根植群众内心,提高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知晓率、参与率,夯实营商环境法治化群众基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为发展出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系统工程,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我们树立法治思维,共同营造法治化优质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