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承五千年,除去历代中原王朝之外,“边北关外”还有许多游牧政权;据史料记载,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定都“上京”临潢府,即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一带。
又经40余年发展,“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并一举攻破汴京,由此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辽人虽然入主中原,但上层权贵依然心系北方草原,因此有不少辽国权贵死后,仍会将自己的陵墓迁回北方。
如此,在今天的内蒙古、东三省一带,存在着许多贵族古墓;讲这些并非单纯“说史”,而是为一件文物做铺垫,同时涉及沈阳的一家“废品收购站”!
60、70后的人或许对“下岗潮”不陌生,那时沈阳也曾出现一阵骚动,在机关单位上班几十年的“刘志峰”深陷迷茫,他的未来路在何方?
后经市场调研,据说“收废品”很挣钱,刘志峰顾不得脸面、腌臜了,遂将家里后院腾空,这就着手开起一家废品收购站。
也是赶上了好时候,那几年“废金属回收”很火爆,确实有人挣了钱;奇怪的是,“刘志峰”的废品站生意红火,却面临着破产倒闭。
这不合逻辑啊,既然“生意红火”,又怎会“面临破产”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刘志峰”是文化人,在单位里勤勤恳恳干了几十年,忽然让他做生意,一是不会偷奸耍滑,二是看不得别人受苦。
简单来讲,到废品站的大多是附近老人,看着他们年老体衰的样子,“刘志峰”于心不忍,因此在称头、价格上给的很足;如此一来,老人们都到“刘志峰”这里卖废品,看似生意火爆,其实废品站压根不盈利,这不就“面临破产”了吗?
也曾有同行朋友提点过“刘志峰”,但他脾气耿直,说“在咱们眼里收的是废品,但在那些拾荒老人眼里,这些可是他们的养老钱,我不能丧良心!”
话说到这一步,再往下就没法聊了,由此可知,“刘志峰”压根不是做商人的料。
这还不完,上世纪90年代又出了“钢铁限产令”,废金属的回收价格大跌,其他同行已经禁收铜铁,刘志峰同样受到冲击,之前他还有一堆破铜烂铁没有处理呢!
正发愁时,一位拾荒老人赶在傍晚来卖废品,小三轮里屯着不少废铜烂铁;有心拒收,眼见老人累的气喘吁吁,加之天色渐暗,总不能让老人白跑一趟,再把废品拉回去吧?刘志峰再次心软了。
这位拾荒老人是废品站的老主顾,刘志峰知道对方的一些情况“无儿无女、孤寡一生”,面对此情此景,他真就说不出“拒绝”的词汇。
一咬牙,“刘志峰”还是决定按原价收下老人的废品,但也不忘说明情况“您老下次不要再捡这些破铜烂铁了,现在不让收!”拾荒老人拿到钱,感激地点头答应,这就要摸黑回家。
两人临别时,老人又从身上摸出一块脏兮兮、黑乎乎的“铁疙瘩”,说是送给善良的刘志峰;这算什么礼物,常年跟废品打交道的“刘志峰”怎会稀罕这个?但出于怜悯,刘志峰还是给了老人3毛钱,算是买下那块“铁疙瘩”。
一般来讲,故事说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吧?其实这才刚开始;那天,拾荒老人离开废品站时已然擦黑,“刘志峰”也没收拾那堆破烂儿,径直就去吃晚饭了。
一觉醒来后,“刘志峰”这才想起昨晚收来的废品,一扯袋子准备收拾分类,恰巧“铁疙瘩”滚出,不偏不倚地砸在脚面上。
这一下疼的“刘志峰”抱着脚原地蹦跳了许久,一气之下把那块“铁疙瘩”丢出老远,砸在墙上后又反弹落地;经此一摔,“铁疙瘩”表面的硬壳掉落不少碎渣,在阳光照射下,似乎有点点金光泛出。
好奇心的驱使下,刘志峰跛着脚再次捡起“铁疙瘩”仔细观察;虽然不懂,但刘志峰听同行讲过“废品里经常出宝贝”,难道铁疙瘩就是宝贝?
之后,刘志峰将“铁疙瘩”在水中洗刷了好久,这才看清楚它的真面目;就见这东西上半部弯曲盘绕,好似一条龙形印钮,下半部的“印章”处刻有花纹,形似文字,却又看不懂写的是什么。
虽说看不懂“印章”内容,但黄澄澄、沉甸甸的质地证明,这东西很可能是黄金做的;刘志峰找来电子称称重,“金疙瘩”重达531克,按当时的黄金价格换算,大抵值4、5万的样子,该咋处理?
如果把这块“金疙瘩”融了,能换4、5万,也就解了刘志峰的燃眉之急,但他没有这么做;刘志峰心思缜密,他觉得“金疙瘩”不简单,不能草率的和普通金块混为一谈!
为弄清楚“金疙瘩”究竟是什么东西,刘志峰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一位古玩圈的行内人帮忙“掌眼”;行内人虽然称不上专家,但对“古物”有一定的研究,据他说:“金疙瘩”的确是一件纯金印章,但花纹和印字他也不认识,很可能是古代北方游牧政权的遗物。
“辽或契丹的东西,你发财啦!”
说到“发财”,刘志峰赶紧问:值多少钱?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如果捐给博物馆,那就是奖金加锦旗;如果“圈里拍卖”,少说也要百万起步“印章带龙钮,这东西的原主人至少也是大将军级别的,‘百万’你就舍得卖啦?”
行内人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古代敢用“龙钮印章”的人非富即贵,地位崇高,仅凭这一点就凸显出了“金疙瘩”的历史价值,这时就不能简单用金钱数字去衡量了。
再有,如今出土的辽、金、契丹、女真等文物很是稀少,古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如果这块金疙瘩真的是“游牧政权”遗物,又是“龙钮”、纯金质地,再万一“仅此一件”,其价值就难以想象了。
如果非用数字作为衡量标准,这块金疙瘩的“市价”真就不好说,“千万起步”也不算夸张;行内人另有心思,故意说“这个金印的价值很高,建议你先收藏起来。”
听对方这么一说,“刘志峰”也犯难了,自己不懂文物,更不会妥善收藏;卖了吧,“百万”又可能吃亏,这可咋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行内人”的帮助下,刘志峰最终决定召开一场小型拍卖会,如果价钱合适,他就把“金疙瘩”卖掉。
刘志峰是老实人,活了大半辈也没见过“百万”什么样,更不敢想是怎样的壮观场景;如今要卖金印,起步价就定在“百万”,刘志峰不免有些心虚“行不行啊?”
在行内人的帮助下,“小型拍卖会”如期举行,刘志峰心里忐忑时,就听竞价喊声络绎不绝:120万、150万、200万……
简单讲,“金疙瘩”最终竞得260万,刘志峰觉得已经是天价了;除去“中间费”之外,他又想起当初那位拾荒老人,如果不是人家送他这件宝贝,刘志峰能成为“百万富翁”吗?
有了这种想法,刘志峰开始寻找那位拾荒老人,奇怪的是,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传闻:拾荒老人已经去世了;该“传闻”令刘志峰很是吃惊,老人送他一件宝贝,他还没做出报答呢,人怎么就没了?
“不行,就是人没了也要找到拾荒老人的坟,哪怕磕个头拜拜呢!”
刘志峰就是这么犟,尽管传闻在耳,但他依然不放弃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志峰终于找到拾荒老人的住所,与其说“住所”,不如说“窝棚”。
沈阳的秋冬季节有多冷,这里就不过多描述了,老人住在这种地方,刘志峰心里再次生出怜悯之情;希望听到的只是传闻,或许拾荒老人还在世呢,刘志峰迈步进了脏兮兮的“窝棚”。
果然,老人并未去世,只是生病卧床了许久,因此一直没有出门拾荒;刘志峰看到这一幕,连忙帮着老人操持家务,并说明了真实来意。
刘志峰拿出10万块钱递给老人,本以为老人会因此高兴,至少也能为他看病减轻一些负担;哪知老人又把钱推还给刘志峰,说“我也不知道那东西值钱,当时看你善良就送你了,送你的就是送你的,你怎么处置是你的本事;你看我现在都这样了,还要你的钱干嘛?”
拾荒老人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说的刘志峰哑口无言,他该怎么办?
刘志峰见老人执意不收钱,他环视破败的小屋,墙皮早已脱落,还四处漏风;为了“报恩”,刘志峰出钱翻新了老人的住所,同时买来许多生活物品,临走时又硬塞2万块钱,希望老人早日康复。
做完这些后,刘志峰心里稍稍安定,此时他还不知道惹了麻烦,有专家正等他;依据法律:凡是域内(土地、地下、水域内)发现的文物,均应交由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并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