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初,在西线,美英盟军攻打到德法比一线。在东线,被誉为战神的苏军最杰出的指挥官朱可夫率部攻击到波兰华沙地区。3月,希特勒下令从东线撤退的德军部队将沿线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通通毁掉,他打算对苏军实行“焦土”策略。如果该策略得以被执行,战后的人民必然面临灭顶之灾。在德军很多官兵的拒绝执行下,希特勒的“焦土”政策只是部分得到了执行。4月中旬,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攻到德国心脏柏林的门户泽劳弗高地。而与此同时,苏军统帅科涅夫率领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向尼斯河方向发动进攻。朱可夫在与科涅夫竞争夺取纳粹帝国首都柏林的荣誉。
泽劳弗高地位于德国都城柏林以东大约五十公里处,这个高地长1.6公里、高46米,它是扼守柏林的门户。纳粹的宣传机器称泽劳弗高地为攻不破的堡垒,将此高地誉为“柏林之锁”!希特勒和朱可夫都十分清楚泽劳弗高地对于双方的重要性,故而,希特勒派遣他手下最擅长防御的军事专家之一海因里希上将去指挥泽劳弗高地的防御战。而朱可夫也出动大量的士兵、坦克、大炮和飞机猛攻这个高地。
海因里希上将极为擅长防守,他也十分了解苏军名将朱可夫的战法。当朱可夫命令苏军炮兵和飞机猛烈轰炸高地之前,海因里希就让防守高地的德军撤退到掩体内。轰炸过后,朱可夫必然派出苏军步兵和坦克发起冲锋。就在此时,海因里希命令躲藏在掩体内的德军又重新回到防守阵地。这样,苏军消耗了大量的炮弹,而德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苏军以为经过如此猛烈轰炸应该给防守泽劳弗高地的德军以惨重损失了,高地防御必然变得不堪一击!但苏军太小瞧海因里希了。重回防御阵地的德军用反坦克火力给向高地上冲锋的苏军坦克和步兵造成了极大伤亡和损失。朱可夫看到高地迟迟攻不下,他也坐不住了。他继续加大了对高地的炮击和轰炸,因为他希望尽快突破高地,以抢在科涅夫前面夺取柏林,从而获得巨大荣誉。
朱可夫越是心急,情况反而越糟糕。希特勒不断加强泽劳弗高地的防守力量,这让高地下方堆满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和苏军尸体。经过三天的猛攻,朱可夫不但没拿下泽劳弗高地,其自身损失却是惊人的。希特勒非常高兴,他大加赞赏海因里希的军事才华。斯大林在另一头给朱可夫打了两个急电:“你要是再拿不下泽劳弗高地,我就要派遣科涅夫从南面攻打柏林了。”朱可夫很看重攻克柏林的荣誉,他给苏军指挥官下了死命令,再攻不下高地,就罚他们进敢死队组织冲锋。
在朱可夫的强令下,苏军终于在4月19号攻取高地。持续四天的泽劳弗高地大血战终于结束了,苏军居然阵亡了三万多官兵,伤20多万人,有800多辆坦克被击毁,可谓损失惨重。苏军士兵的鲜血染红了泽劳弗高地下方的湖泊,苏军的残肢断臂被炸得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