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植集团宣布破产,这一消息在金融界可谓一个重磅炸弹!
曾经的金融巨头,却沦落到破产清算,其中的负债甚至高达1.14万亿,甚至超过了恒大。还有近15万投资者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那么,中植集团为何会从巅峰到破产的陨落呢?

中植集团的发家还要从印刷厂说起,中植集团的创始人解直锟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当地的印刷厂工作。
起初他还只是一位普工,不过后来解直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直接被任命为厂长。

当解直锟接手时印刷厂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种情况解直锟再次利用自己独特的商业眼光,对印刷厂的管理和经营模式进行大改,在他的运作下印刷厂逐步扭转了困境。看着印刷厂逐步越来越好,解直锟也积累一定的财富。
解直锟利用的独特的眼光开始多元化投资,他先是投资了水泥厂和养殖厂。
除了投资解直锟还开始收购当地的不良资产,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迅速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1995年,解直锟此时已经拥有了大量的资产,他决定要继续做大做强。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解直锟注册成立了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最初仅仅是从事造纸行业,看到国内房地产事业的兴起,他又进军了房地产行业,还有修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直锟都接,在后期中植集团的业务扩展到了全国。
在2001年,解直锟将目光投向了金融行业,利用他的中植集团与多家公司对接后,解直锟成功接管了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
从信托公司步,解直锟的业务还在不断扩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植集团还开始购入基金、矿业等。

解直锟在扩张的同时还发现一个“偏门”,他开始利用资本进行炒作,先低价收购资产,利用中植集团的名声将其包装成一个“成功”项目,利用这些投资者把将资产价格抬高,最终出售给上市公司,这么做同时自己公司的股票还会上涨。
如此明晃晃的一个庞氏骗局却让解直锟一直盈利,那些信任他的投资者都成为了他的收割对象,其中大部分投资者在价格被抬高时被抬高时进入市场,因此他们非但没有获利,反而遭受巨大损失,相反的解直锟的身价却在同比上涨。

那时候整个金融圈都认为中植集团的成功都是解直锟看的眼光准,大家看他多次赶上经济周期吃到了大量红利期,都想纷纷加入其中。
之后解直锟的合伙人也是从四面八方而来,他们都想与其分一杯羹,可殊不知自己也已进入解直锟的收割范围内了。

除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解直锟的个人生活也十分美满,在2003他与歌坛巨星毛阿敏结为夫妇,毛阿敏作为中国乐坛的著名歌手,一个经商一个歌唱的组合让无数人羡慕,在这之后二人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在2008年,解直锟再次将中植集团的进行转型,这次整个集团是以投资为主,依托强大的人脉和经济实力,解直锟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一些跟随他的人确实赚到了钱,也就是这样吸引,为他们后续的血本无归埋下了伏笔。

解直锟作为中植集团的创始人及集团的核心人物,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2021年,解直锟去世,整个中植集团失去了核心决策能力,整个集团的管理层更替和领导权的空缺导致了中植集团面临动荡。
早在在解直锟去世前,中植集团就已经存在一些内部问题,大多数高管已经出现了腐败和贪污问题。在这之后解直锟也进行过整改,但整个企业规模过于庞大,各个管理层人数众多,一时间内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原本贪污腐败的问题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整治还是有机会做出改变的,但在解直锟去世后,集团内部就缺乏了一个强有力执行者,一时间内中植集团群龙无首,这导致了原本的腐败行为进一步加剧,这也彻底影响力公司的正常运营。
同时在失去灵魂人物解直锟后,中植集团内部的决策层未能及时统一,这让整个集团却错失了多次良机,甚至集团还出现了各种领域不合时宜的投资,这一步步的失误使得集团的经营逐渐陷入困境。

中植集团由于其有着和恒大类似的扩张的模式,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中植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和投资,这么做也有不小的隐患,如果并购后没有带来利润或者被卖出,中植集团就会出现各种亏损。
加上少了解直锟那些剩下的投资者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运营,集团收购的项目并未带来预期的回报,甚至成为了集团的负担。正是这种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使得中植集团的资金链逐渐断裂。

在这之前中植集团一直依赖高杠杆盈利,在经济繁荣时适当利用高杠杆确实是个不错的博弈,但同时高杠杆运营本身就具有巨大风险,一旦市场发生变动巨大的负债的压力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后由于疫情原因,全球经济进入下行期整个市场变得萎靡,这时中植集团的负债问题暴露出来,大多数高额债务成为公司运营的负担,整个公司也将开始亏损。
在解直锟去世之前,他就曾尝试把中植集团从困境中拉出来,但由于集团规模太大,单靠一人已经无法扭转局面。

同时公众对于公司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由于中植集团的财产和债务问题受到了民众的关注,之后解直锟的妻子毛阿敏甚至还放弃了继承其260亿财产,作为解直锟的妻子,毛阿敏的放弃的行为引发了外界的猜测,认为中植集团背负了大量的外债,连其妻子都不敢继承。
之后随着而来的就是中植集团的暴雷,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领导的去世到内部的腐败、缺乏决策,再到经济变化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家曾经辉煌的公司最终走向倒闭。

2023年,北京市公安局对于中植集团以及旗下的公司采取立案侦查,中植集团的这个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中植集团曾是金融界的巨头之一,旗下涉及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规模庞大。
中植集团原本就是一家投资公司,在解直锟的代领下整个集团涉及多个行业,为了拉动投资解直锟也是投入更多的项目来吸引更多投资者。
根据统计,目前中植集团投资的企业数量已有5千家,其中单单投资了300万以上的投资者有15万人,总投资金额高达3.6万亿。

中植集团的投资额度甚至比中国首负更大的负债还要多出1.14万亿,可想而知辉煌时期的中植集团的范围有多广。
但最终还是难逃被破产清算的命运,那些原本想和解直锟分一杯羹的的投资者如今却要为其的后果买单。
截止到目前中植集团的负债规模已经达到了4600亿元,根据金融机构的估算目前中植集团仅仅只能偿还2000亿债务,这意味着大量投资者的资金或将为其的亏损买单,那15万投资者的资金也全部打了水漂。

中植集团的爆雷打击了无数的投资者,原本想着攀上了解直锟这棵大树就可以高枕无忧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最终破灭,不过也是这场“暴雷”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曾经金融界的巨头之一也有倒闭的风险,这也是对于那些广泛投资者的一次教训。
可以看出整个金融市场就没有那么稳赚不赔的买卖,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大多数人一开始可能看到中植集团巨大的规模和多次投资赚钱而眼红,纷纷投入资金加入,但都没有看到中植集团背后也是利用杠杆进行牟利。

企业如果依靠过度依赖高杠杆和盲目扩张,最终这么做的风险必将会反噬企业。恒大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没有做出充分的准备和要亏损的决心前不要轻易加入投资。

企业和投资者都应该保持警惕,如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盲目的加入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做好规划才能够确保企业能够稳健成长,经过中植集团的爆雷事件让人们意识到投资的风险是不可预估的。

投资者应该避免盲目跟风,企业也应该稳健的运营,只有一步步慢慢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走得更远。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为投资者和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公平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中植企业集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受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创始人突发心脏病逝世,解直锟身后,中植系走向何方?》新京报
用户10xxx07
“金融牌照”资质、层面、合法性等等也不言。
提奥
这个集中那个集中的,都是负债经营的小玩意
用户10xxx24
谁拿走了?
用户10xxx33
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