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上海把川沙县和上海县吞了搞出浦东新区,2009年又把南汇区整个儿并进浦东,活生生造出个面积比新加坡还大的“巨无霸”新区。
不过最近十年上海明显进入“消化期”了!毕竟现在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地盘,开发强度已经超过40%,再想吃肉得看兄弟省份给不给筷子了。
那么假设上海真要动筷子,盘子又在哪?
现在上海西边的青浦、金山挨着江苏浙江,北边的崇明岛还和南通眉来眼去。

但现实是这些边界地区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的格局:昆山花桥镇住着10万上海上班族,嘉兴平湖的楼盘广告直接打“上海后花园”。
真要动行政区划,等于把江苏浙江下金蛋的母鸡抱走。
昆山的GDP早已超5000亿,比宁夏全省还高。嘉兴手握长三角核心区位,正在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别说苏浙两省不答应,中央也得掂量区域平衡。
长三角现在流行“谈恋爱不领证”!
比起简单粗暴的合并,现在更流行“飞地经济”这种暧昧关系。就像上海临港新片区和浙江洋山港,虽然地理上属于浙江嵊泗,但管理权早归了上海。最近火热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绝,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干部共用电话区号,医保卡能跨省刷,但行政区划纹丝不动。这种“政策结婚证”比真领证实惠多了——既不用分家产,还能共享发展红利。
江苏浙江的“防虹吸结界”!
江苏浙江俩兄弟防上海跟防狼似的各有高招!
江苏沿着沪苏边界打造“临沪经济带”,太仓搞德国企业集群,昆山专攻台资电子信息。
最近还在南通砸重金建新机场,明摆着要分流上海航空货运。最狠的是把地铁11号线延伸到昆山花桥,看似方便沪昆通勤,实则把人口蓄水池留在江苏境内。
嘉兴这两年疯狂搞“沪嘉同城”,把沪平盐城际铁路、沪乍杭高铁当尚方宝剑。
更绝的是在杭州湾北岸布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直接和上海临港的产业对刚。杭州自己也没闲着,趁着亚运会把城西科创大走廊整得跟硅谷似的,就差在招牌上写“上海码农请到此下车”了。

上海自己的“中年烦恼”!
其实上海现在更愁的是“减肥”而不是“增肥”。五大新城规划要分流主城区500万人口,临港新片区三年砸了3000亿还没填满。
再加上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占36%),户籍出生率连续七年低于1%,现在合并新区等于给本不富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倒是隔壁的南通、嘉兴天天盼着上海地铁延伸,恨不得把自己挂上上海户口卖房。
未来的剧本可能是这样的!
上海捧着咖啡杯叹气:“不是哥不想吃,是真吃不动了”。
江苏浙江相视一笑,转头把环沪城市全改成“上海特别合作区”——地还是我的,钱一起赚,锅你来背。
最后中央出来打圆场:“都别闹了,长三角户口通用制试点马上来,以后大家都是精神上海人”。
这出大戏演到最后,可能行政区划纹丝未动,但老百姓早就不care那条省界了。
毕竟早上在昆山吃奥灶面,中午到虹桥开会,晚上回嘉兴泡温泉的日子,谁还会在意地图上的颜色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