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易传》,包括《周易》上下经,都成书于齐国的黄老道学?

问道化鸣 2024-11-19 18:43:06
迷雾中的《周易》真相:《易传》的出现,是从卜筮到学术转变的转折点

《易传》是中国儒家学者解释《周易》的著作,又名《易大传》《十翼》。自从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之后,孔子作传的说法一直是主流。

但也有不同声音。比如宋代欧阳修、赵汝梅,元代易学大家王申子、考古辨伪学家崔述,直到近人冯友兰、陈鼓应、黄宝先等人,都怀疑司马迁此说。

黄宝先认为《易传》只能出自黄老道学,陈鼓应等人坚持《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王赣、牛力达、刘兆玖等学者则认为,整个《周易》,都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齐国稷下学宫。

根据很简单,易传思想与儒家思想不同;孟子、荀子尊崇并抬高孔子,却不提孔子作《传》之事。

但也有共识:将《易传》10篇与《周易》合而统称《易经》,始于汉孝宣帝以后,并且《易传》出于战国。

但不管怎么说,《易传》成书,是易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一系列理论阐述,使中国古代占筮术趋向完备。由于将阴阳生生之理注入《易传》,改变了《周易》的性质,以占筮为功能的《周易》被伦理化,《周易》理论变得博大精深,无所不包。

正因为此,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登堂入室,被奉为 “五经”之首,成为官方哲学。自此,《易传》的天道思维方式、阴阳变化学说和伦理纲常观念等,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这也是当代称之为“哲学”的根本理由。

汉家制度是外儒内法决定了《易传》必然为儒道阴阳之学

汉宣帝被称为“中兴之主”,他曾警告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武帝虽名为“独尊”,实则“霸王道杂之”,即阳儒阴法,这一汉家制度为历代所袭,只是后人滞于名号,不究其实,只知其“独”,不知其“杂”。汉宣帝之后,《易传》与 《周易》合二为一,成就了易学三大发展高峰的第一次高峰(两汉、魏晋、两宋)。

两汉易学重“象数”,故被称为象数派。但象数派偏重研究象数,导致零碎比附,歧义纷出。魏晋玄学大盛后,出现了被称为“王弼扫象”的易学现象,即王弼、郭象“以老解易”,以老子思想阐释“易理”,使易学研究领域空前开阔,也为两宋易学提供了义理思路。

与汉易不同的是,魏晋易学,引道家思想于《周易》,赋予《周易》以道家元素。

王弼化用庄子言曰:“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他认为:“象”“言”只是工具,“意”才是最终目标。只有抛除“言”“象”的粘滞与牵绊,才能领悟“意”的妙义,这便是所谓的“忘”。

王弼之说,与孔子回答子贡的话是一致的。帛书《要》中孔子回答子贡说:没有德行,才外求神鬼;没有主见,才相信卜筮。而现在的我,却喜欢读周易,但我没有用它卜筮什么,我只是喜欢卦爻辞所含的道理。

即便如此,可能后人也会因此误会我,以为我违背了初衷,老了却来读周易——这说明,孔子时期,周易是用来卜筮的。孔子说自己读易,与他对周易的看法不矛盾。

所以,王弼的“义理”之说才符合孔子真义:不滞于象,而专注于义。

《易传》只有兼收并蓄的黄老道家才能完成

《易传》的功利性与儒学的义利观对立。

《易传》的突出特点是功利性,易学名家黄宝先认为:《易传》对《易》中每一卦的卦、爻、辞解释,都会给人们提供一个关于吉凶利弊的参考意见,这一思想贯穿始终,《系辞》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也就是通过阴阳变化之道,达到为天下利之目的。

这一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与孔孟儒家耻于言利的立场严重对立,因此它不可能是儒学之作,而只能是齐文化。

齐国自姜子牙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思想,田氏代齐后,重功利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稷下学宫作为田齐政权设立的咨询机构或智囊团,目的就是为田齐的社会政治服务,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说其“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为田齐的统治者献计献策。而《易传》思想与之相似。

《易传》以道为主,兼顾诸家,体现了黄老学派的特点。

黄先生认为:《易传》解易的立足点是道,归宿点也是道,道是《易传》的灵魂和生命线。最难能可贵的是《易传》在坚持以道为本的基础上,应时而变,整合了各家学说。

《易传》对当时游于稷下、争鸣于稷下的各大学派的思想都有所接受,并对这些学派的思想赋予了道的内涵。

比如吸收儒家礼、德、仁的思想,其中对不少卦用“德”来解释,并且多处引用孔子之言,但将引言进行了变通,应变成实现天下得治之道,即所谓的“君人南面之术也”。

再比如,《易传》还采阴阳之说,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当成万物之始,并把阴阳家的推衍之法运用到占筮中,把阴阳之法变为“圣人之道”。

《易传》还吸收了墨家的尚贤、兼爱等主张,并以之为“为治”之道,指出“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敦乎仁,故能爱”即泛爱天下。

当然,《易传》还吸收了法家的重法重权主张,吸收了兵家、名家等学派的主张,使各家学说在《易传》里都能得到体现。

正如《太史公自序》所言:黄老学派“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主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可见,《易传》解易思想与黄老学派是一致的。

最颠覆的新说:不仅《易传》,包括《周易》上下经,都成书于稷下学宫

东汉经学理论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概括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也成为后学者的口头禅。

王赣、牛力达、刘兆玖等学者认为,别说《易传》,包括上、下经和“十翼”在内的整个《周易》,都是战国齐国稷下学宫的作品。

他们从八卦与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以及由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的漫长过程说起,围绕着“易图”,即北宋“希夷先生”陈抟所传、被朱熹发挥的“易图”为核心,分析了各种卦序,按照陈抟“易图”所表示的二进制卦序,重新编排了《易经》经文,对经文和“十翼”进行了深入的发掘研究。

“文王八卦方位”被北宋邵雍称为后天之学,这些作者发问:地处西歧的周文王为什么要说“帝出乎震(东方)”呢?在西北方来个“战手乾”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吗?

秦国为了进攻赵国,并进而打击韩、魏、楚等国,与齐国连横,相约为帝。秦昭王在宜阳称西帝后,派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自立为东帝。

东西二帝各怀心事,齐湣王表面上“悦言平兑”,却暗里较劲,要和秦国势不两立。

稷下先生们从齐湣王的政治需要出发,假托文王,因此编造出所谓的后天八卦方位,为齐湣王统一制造舆论。



0 阅读:16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